魚類在什麼情況下覓食最積極?新手必學知識

(點擊右上角的關注,天天更新釣技釣法!)

魚兒在什麼情況下活動覓食最積極?老手們估計都知道這個問題,可能有些新手釣友們就會有一些疑問了,今天就給講講魚類最喜歡的幾種情況,希望能幫到釣友們。

1.水中氧氣充足的情況

魚類活動的首要條件就是氧氣,水中氧氣充足的話魚類的活動是很活躍的,如果氧氣很少就會出現魚離底浮頭的情況,甚至有造成缺氧窒息的情況。水中的氧氣含量受氣壓、氣溫、水質的影響。氣壓和氣溫決定了我們是否出釣,而釣友們初到一個釣場,同樣不要忘了看水質的情況是優是劣。若水質過肥,氧氣較稀薄,甚至嚴重缺氧,魚兒會很敏感地出遊,去尋找比較清新的水域棲息。


魚類在什麼情況下覓食最積極?新手必學知識


2.適合魚生存與覓食的水溫

天氣的變化,特別是氣壓、氣溫的變化對魚情有巨大的影響。氣溫的變化產生夜間溫差、晝夜溫差、時段溫差、水層溫差等等。各種溫差對魚情都有影響。

夏季的氣溫水溫高,在烈日炙烤之下,水錶層溫度陡然升高,水層溫差大大增加,午時水層溫差最大,溶氧量嚴重不足。由於最底層缺氧嚴重,所以午時魚難釣。夏季,一般來說,比較適宜的釣魚時間是上午9時以前和下午5時以後,或者夜間為好。夏季的中午時段,也可以採用釣底浮或者半浮的方法,來釣草魚和鰱鱅魚。


魚類在什麼情況下覓食最積極?新手必學知識

3.魚兒喜歡弱光下覓食的習性

在夏季,萬里無雲的大太陽下,應該是強烈的陽光;多雲、陰天、雨天、早上、傍晚和晚上應該是弱光。對於光線,釣魚者最樸實的語言是,大太陽、多雲和陰雨天。大太陽,當然是指萬里無雲,陽光刺得人眼睛睜不開,這時魚兒都躲到深水中去納涼了。一方面是深水中涼爽,另一方面是深水中光線弱。

淡水中因魚種不同,喜歡的光線強度也有所不同。底棲魚類,如鯽魚、鯉魚、鯰魚、黃顙魚等喜歡在弱光下嬉遊覓食;中上層魚類,如草魚、花白鰱,它們適宜在較強的光線下生活攝食;上層魚類,如鱤魚等,在強光照射下非常活躍。

談到弱光肯定是早上、傍晚、晚上、陰雨天等,小編僅從夜釣和陰雨天這兩方面談點看法。

夜釣的光線都比較弱。夜釣與白天相比,主要有以下幾點注意事項:

在夏季和其他季節,如是火辣辣的三伏天裡,強烈的光線刺得人眼睛都睜不開,釣者還得戴濾光鏡,這時魚兒都躲到深水區納涼去了,光線強度便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

夜間是一天中最安靜的時候,白天覓食的魚十分小心,夜間人類活動少,加之光線暗淡,使魚的自身安全感增強,因而攝食積極。

夜間是一天之中溫度最低的時候,在高溫季節,白天光照強烈,氣溫很高,魚兒為了躲避高溫和強光紛紛逃到深水區域,由於高溫,水中微生物成倍增長,使得水中氧氣供不應求,魚兒密集處更是如此,天黑之後,強光消失、氣溫下降,魚兒從深水區四散游出到溶氧較多、散熱較快、餌料豐富的近岸淺水區覓食,此時下鉤收穫是最適合的時間。

由於夜間魚兒覓食主要依靠嗅覺,因此避開了鉤、線、墜對魚兒的視覺影響等,所以,在夜間垂釣很符合魚兒的覓食特點。


魚類在什麼情況下覓食最積極?新手必學知識


在陰雨天垂釣,沒有強光照射,光線較弱,正適合魚類喜暗的規律。雖然此時天氣比較涼,但溫差小,水溫仍然高,魚在溫度相對穩定的狀態下,都是貼底覓食。天陰光線較暗,增加了魚的安全感。加之天陰時風力相對減弱,使水溫下降的速度減緩,也使魚在一定時間內仍處於相對穩定的溫箱,給底釣創造了有利條件。

選擇陰雨天釣,即氣溫比較穩定,日夜溫差也比較小,氣溫、水溫、地溫也比較穩定,有利於垂釣。夏季陰雨天,氣壓增高,注入新水,自然的水域水質變得清新爽適,氣溫、水溫下降,光線柔和,魚兒同樣覓食積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