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與管理,釋迦摩尼的蜂蜜故事

上文中說過人除了要有知足之心、反省之心以外,還要控制“貪慾”之念,貪慾也就是人心中最難對付,深入內心深處的魔,不易拔除,腐蝕人的靈魂,把人引向歧途。

心與管理,釋迦摩尼的蜂蜜故事

釋迦摩尼講一段有意思的故事來形容人的貪慾:深秋時節某一天,有位行者趕路回家。走到某處突然停下腳步,一片白乎乎的東西,低頭仔細一瞧,竟是人骨。此處怎麼會有如此大量的人骨呢?他不禁毛骨悚然,又不得其解。只顧往前奔走,抬頭看時,迎面走來一隻體格巨大的老虎向他逼近。行者驚得魂飛魄散,急忙調頭回跑,想到剛才看到的白骨,原來是老虎吃剩的殘物,不覺背後發涼,然而慌不擇路,一陣猛跑竟然跑上了懸崖峭壁,峭壁之下是怒濤洶湧的大海。前無去路,後有猛虎追通,發現崖邊僅有的一棵松樹,便不顧一切的爬了上去,但那惡虎緊隨其後,張開巨爪也開始爬樹,正當他萬念俱灰時,忽然看見樹上垂下根藤條,便順著藤條往下滑去,那藤條卻不著底,旅人被懸在半空之中。上面是老虎盯著他“虎視眈眈”,再看下面怒濤洶湧的大海。

心與管理,釋迦摩尼的蜂蜜故事

忽然,又聽到上方呲牙之聲,黑白兩隻老鼠正在啃咬那藤條的根部。藤條一旦被鼠牙咬斷,行者就亡命大海。命懸一線之際,行者想到將老鼠趕跑於是拼命搖晃那根藤條,搖擺之下,竟然有溼漉漉液體落到他臉上,用嘴一舔,是甜美的蜂蜜。原來藤條根部有一蜂果,一經搖動,蜂驟就掉落下來。舔著甘露般的蜂蜜,行者居然陶醉起來,以致忘記了自己身處絕境——搖動救命的藤條,忘情地享用美味的蜂蜜。

釋迦摩尼的故事描述了的人類利令智昏的實相。死到臨頭竟然沉醉於蜜汁之中而不能自拔,這就是我們人類無可救藥的宿命。 故事把人類的貪慾表達得淋漓盡致。在這裡,老虎暗喻死亡和疾病;松樹代表世上的地位、財產和名譽;白黑兩鼠表示白晝和黑夜,也就是時間的流逝。人在不斷逼近的死亡的威脅中拼命求生,而維繫生機的僅是一根藤條而已。而這根藤條也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磨損。人類的不顧生命的貪慾也要去吸食“蜜汁”,切不斷那可憐、可鄙又可悲的慾望。人類赤裸裸的醜陋本性暴露無疑,但仔細想想,慾望又是人的原動力,完全消除也不可能,只能努力的抑制和控制他們。養成理性判斷事物人習慣,只要把這一習慣知足,反省,感謝持續的實踐就行。感謝之心是幸福的源泉,下回分解。

心與管理,釋迦摩尼的蜂蜜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