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大學研究:人體溫度正在不斷“涼涼”,或成“低溫”群體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近日,美國斯坦福大學醫學院教授朱利及團隊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雜誌上發表了一篇研究論文,論文題目是《工業革命以來美國人體溫的下降》。

該論文指出,經過長期的數據和調查整合發現,自從工業革命以來,美國人總體上,平均體溫一直在持續下降,在不到200 年間裡持續下降了 0.4℃,也就是說,標準體溫從 37℃,一直下降到如今的 36.6℃。

也就是說,人的體溫平均每10年下降0.03攝氏度。

人體體溫的標準由來已久。

1851 年,德國一名醫生卡爾,在行醫過程中專門對接近25000多名患者進行了數百萬次的體溫測量,在取得這些巨量體溫數據後,卡爾基於這些數據得出一個結論:37 攝氏度,是大多數人正常體溫的“生理點”,也就是說,當人類無病無災的時候,身體會處於恆溫狀態,即37攝氏度上。

斯坦福大學研究:人體溫度正在不斷“涼涼”,或成“低溫”群體

基於這個數據標準,醫生卡爾緊接著發明了一種專門測量人體溫度的“溫度計”——這是一種玻璃儀器,裡面裝有水銀,利用水銀的溫度敏感特性來測量體溫。

這種溫度計被髮明出來之後,人們開始用它來測量異常體溫,但是這種溫度計比現代數字溫度計的測試較為繁雜,而且測量的準確性略差。儘管這一標準在今天看來不夠嚴謹,但的確為充分利用體溫,在臨床上為病人判斷健康狀態開創了新標準。

研究成果發佈後,朱利教授表示,“根據這個數據調查,我們可以發現,從生理上講,人類和過去的確已經所不同。”那麼,究竟是什麼因素導致了人體體溫逐漸降低這種變化呢?

斯坦福大學研究:人體溫度正在不斷“涼涼”,或成“低溫”群體

環境因素

近200年來,人類體溫的下降極有可能與地球大氣環境變化有關。自然環境的變化不斷助推人在身體和生理上的變化:人類新陳代謝速度以及日漸消耗的能量相比蠻荒時期或者以前,都有所下降。

在過往的時代,由於醫藥缺乏,人們普通的損傷容易形成感染,炎症的發生是經常的。

而因為缺乏藥物的抑制,人體體溫抑制會伴隨著炎症的存在而不斷升高,直到炎症在人自身的抵抗之下痊癒,體溫才會重新恢復到正常狀態。

朱利教授解釋說,“人體各種炎症會產生各種蛋白質和細胞因子,這些蛋白質和細胞因子,會促進新陳代謝並使人體的溫度直線升高。”

斯坦福大學研究:人體溫度正在不斷“涼涼”,或成“低溫”群體

此外,科研人員還推測,由於人類發明了空調等調節溫度的工具,所以人處在恆定環境下的時間也較大幅度增加。在恆定溫度下,人肢體懶散,生活舒適,這些因素也有助於降低人體代謝率。

朱利教授表示,縱觀我們目前所居住的環境,已經與19世紀時的樣貌完全不同。日常我們自己家中設定的溫度,我們經常接觸的各種微生物,我們經常吃的食物。都已經與過去發生了巨大的不同。因此,也可以說,我們人類在進化過程中,目前,仍然在發生微妙的變化。

心理及社會學原因

教授只是客觀地做了溫度變化的研究和結論,卻沒有更深一層的基礎上去研究人性。

畢竟人性與人體是一體的,只是研究外圍因素,不瞭解內在實質性的變化,這樣的研究也不能算是全面的。

斯坦福大學研究:人體溫度正在不斷“涼涼”,或成“低溫”群體

人體感應非常敏銳,會隨著環境的變化而不斷變化。正如醫生們測量和相信的溫度一樣。

當社會整體蓬勃向上,人與人之間和諧共處,更多的真善美被不斷激發昂揚,人的情緒激動昂揚時,溫度是不一樣的。

升高、發燙、出汗、大汗淋漓、情緒高漲,這些被充分調動起來的人性激情澎湃起來最為明顯的標誌,就是體溫飆升了。

不信你可以去酒吧蹦迪人群處觀察一番,在自己K歌K到盡興時感覺一下,在和自己喜歡的人在一起愛意濃烈時體會一下,在這些令人愜意、歡喜的場景中時,你的體溫是不是並不那麼冷,甚至完美超越了基礎體溫

是的,當然會如此。

斯坦福大學研究:人體溫度正在不斷“涼涼”,或成“低溫”群體

人是社會性動物,人也有自己獨特而與眾不同的細膩心理體驗和情感閾值。

當人處在能夠激發自己或感覺悸動不已的場景中時,身體新陳代謝會加速,體溫會上升,以配合起伏不已悸動不已的心境和情緒。這是人對環境的適應,更是人對環境的主動性主觀性影響。

沒錯,人在環境中,並不總是被動的,我們總是在被動適應中主動而努力地改變著外界。

當經濟越來越發達,物質越來越豐富,人們會驚覺:為什麼很多簡單的事情變得越來越複雜?人心也變得越來越詭譎?乃至於,已經越來越不敢在任何非私人場合,洩露一丁點自己的情緒、熱度、態度、觀點。

斯坦福大學研究:人體溫度正在不斷“涼涼”,或成“低溫”群體

包裝完整,適應日漸冰冷的人際關係和環境,是如今許多社會人一張冷漠臉背後的真實心態。

畢竟,哪怕僅有一點溫度,這珍貴的體溫和對生活的熱度,也只能留給自己,何必要浪費情緒給其他無關緊要的人呢?

人體體溫不斷下降,可能降低的不只是新陳代謝,更多的是人性中對溫暖與愛的期望值。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編輯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Field T, Vega-Lahr N, Scafidi F, Goldstein S. Effects of maternal unavailability on mother-infant interactions. Infant Behavior and Development. 1986; 9:473–478.10.1016/0163-6383(86)90019-6

微信公眾號:第一心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