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散記|埋葬巴頓將軍的地方 (33)

(在盧森堡美麗的大峽谷公園不遠的地方,埋葬著一個二戰赫赫有名的將軍巴頓,引起了我對二戰的思考。歷史永遠不能忘記,二戰使5120萬軍民失去了生命。盧森堡是當初兩軍激戰的地方,巴頓將軍和5000多名烈士永遠留在這裡不能回家了。)

歐洲散記|埋葬巴頓將軍的地方 (33)

盧森堡像個小寶貝一樣被比利時、法國和德國簇擁著。整個國土南北最長不過82公里,東西最寬不足60公里。全軍只有700人左右。首都也很簡單,坐落在一個狹窄的街道里的並不高的樓中,辦公樓猶如我國的一個鄉政府,如果不在門口設立一個來回行走的衛兵,你走到跟前,也不知道這是盧森堡的首都。來到盧森堡首先看到是聞名於世的大峽谷公園,站在憲法廣場上面往往下看,這條大峽谷將盧森堡一分為二,221米長弧形阿道夫大橋與秀麗景色構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

在你欣賞美麗景色的時候,如果你是軍人出身,聽到導遊介紹,這裡的東南方向是埋葬巴頓將軍的地方,你的興趣馬上就會轉移,你這時一定會想到“二戰”。也一定會問,為什麼在“二戰”中立下赫赫戰功的四星上將,被安葬在盧森堡的美軍公墓裡。也不知道美國人是怎麼想的,沒人告訴我。

巴頓和他的第三集團軍的5000多名烈士埋葬在盧森堡,永遠不能回家了。盧森堡美軍公墓墓區的最前面的墓碑上寫著:喬治·S·巴頓、第三集團軍上將,軍號02605。

喬治•史密斯•巴頓,1885年11月11日生於加利福尼亞豪門,1909年畢業於西點軍校。1942年任第一裝甲軍軍長、少將軍銜,同年8月率4萬鐵騎渡大西洋登陸北非。1943年與蒙哥馬利聯手肅清了北非德軍後,晉升為中將,任第一集團軍司令,指揮了西西里戰役。1944年任第三集團軍司令,作為第二梯隊參加諾曼底登陸,並率軍橫掃歐陸,直至奧地利。9個月間,所部殲敵140萬,解放大小城鎮13000座,且相對傷亡最小。

巴頓戰後擢升四星上將,任巴伐利亞州軍事長官,15集團軍司令。1945年12月9日,這位身經百戰,沒有犧牲在戰場的赫赫有名的將軍,卻在打獵途中遭遇車禍而身亡於海德堡。來到歐洲,提到巴頓就自然會引發對二戰的思考,因為,歐洲是二戰的主戰場,瞭解二戰對於瞭解歐洲還是有益的,畢竟那是誰也抹不掉的一段歷史。

1937—1945年,為擺脫危機而走上軍國主義道路的德、意、日三國,相繼發動了局部侵略戰爭,最後終於導致一場人類歷史上空前規模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軍民死亡5120餘萬人,最後以德、意、日三個法西斯國家的徹底失敗而結束。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日本侵略中國、德國吞併奧地利,繼而佔領捷克為序幕。1939年9月1日,德國進犯波蘭引起世界大戰全面爆發。9月3日,英、法對德國宣戰,雙方實力又極為懸殊,波蘭的騎兵沒法阻擋德國戰車,波蘭很快就被德軍佔。

1940年春天更是一片殺氣。4月9日,德軍輕取丹麥,兩個月後佔領挪威。5月10日開始,對盧森堡、比利時、荷蘭和法國實施閃電攻擊。5月14日,佔領荷蘭。5月28日,佔領比利時。號稱“歐洲第一陸軍強國”的法國,300萬大軍不堪一擊,短短6個月就敗下陣來,“固若金湯”的馬其諾防線沒派上半點用場。6月10日,法國政府放棄巴黎,6月22日,德軍佔領法國。德軍從法國一路北上,11天就達到他們在一次大戰中用了4年時間也沒有達到的目的。8月開始,德國航空兵開始把大量的炸彈投向英國倫敦。

1941年6月22日,德國進犯蘇聯。6月22日、24日,英國丘吉爾、美國羅斯福分別發表聲明,支持蘇聯反擊。 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然襲擊美國在太平洋的軍事基地珍珠港,挑起了對美戰爭。

1942年11月19日,蘇軍在斯大林格勒實行全面反攻,粉碎了33萬敵軍的合圍,改變了二戰戰場格局。從1941年6月至1943年12月,對德宣戰的國家由15個增加到36個。 從1942年秋開始,英、美集中航空兵轟炸德國的城市、工業目標和軍事目標。7月25日,意大利墨索里尼政府倒臺。

1945年5月8日午夜,盟軍攻克柏林,德軍無條件投降。 美國於8月6日和9日對廣島、長崎投下了兩顆原子彈。9月2日,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宣告結束。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歷史上破壞性最大的一次戰爭。僅在歐洲,戰爭破壞造成的物資損失達2600億多美元;各交戰國的直接軍費支出佔其國民總收入的60—70%。軍隊死亡1690餘萬人,居民死亡3430餘萬人,合計死亡5120餘萬人,僅蘇聯就達2000餘萬人。這對人類物質文明是一次巨大摧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