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精致与精明,全在这座菜场里

有人说过,只有走进菜市场,你才能真正找回生活。

以前的菜场,是鸡犬相闻的热闹,是斤两与唇齿间的计较,是心里想着龙虾拎回家的却是小龙虾的理想与现实。

现在的菜场,是琳琅满目的选择,是打折促销的计算公式,也是刷一下脸点一点手机就能满载而归的便利。

当传统的集贸市场与现代化的商超走在一起,会有什么样的化学反应?


上海的精致与精明,全在这座菜场里

在上海浦东华高菜市场,就有这么一家"二合一"的菜市——往左走三步,是时尚现代的盒马mini,往右走三步,是小贩吆喝的传统菜市,新零售与老菜市成了邻居。

两边有着不同的烟火气——

老菜市里,是菜贩们多年攒下来的人气与和气,腿脚不好的八旬老翁,坐着轮椅也要来方姐的肉摊,不为别的,就为能跟摊主聊点家长里短,男摊主还能推着轮椅把老人送到菜市门口。


上海的精致与精明,全在这座菜场里


没带够钱?没事,下次来再补上;拎不动?没事,摊主一边聊着天一边为你拎到家。

菜贩们做的是小生意,生意生意,对生活必须得先有诚意。

新商超里,是盒马mini带来了新鲜与新潮,更多的老人在刷脸支付智能设备前"一劳永逸",年轻人在鱼缸里一只一只地捡鲍鱼、捞龙虾、抓牛蛙,以前最多嘴上开开玩笑的大餐,早已飞进寻常百姓家。


上海的精致与精明,全在这座菜场里

天冷不愿出门?没事,下个单,半小时到;怕占份量?没事,结账前服务员主动为海鲜沥水?

一边是上海滩对日子的精致,一边是上海人对生活的精明。

在这样的二合一菜市,年轻人学会了货比三家,老年人学会了手机扫码。


上海的精致与精明,全在这座菜场里

时代总在发展,但科技的发展不应只普惠年轻人,节约算计也不应只是老年人的生活方式。

多去逛逛菜市吧,听听吆喝声,闻闻烟火气,看看邻里,也找回生活里最本真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