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我來人間大鬧一場,鬧夠了,便悄然離去

柳永18歲時,背起行囊從家中出發,前往京師(今河南汴梁),他相信在那裡可以實現他的理想抱負。

從“佔盡人間美”的家鄉武夷山出發,途經“人間天堂”蘇杭,再經“美女如雲”的揚州,遊遍了祖國的大好河山,也讓他這顆心變得自由而灑脫。

而這一趟旅行中,江南煙雨是他最為之沉醉的,在錢塘江畔,他有感而發,大筆一揮,寫下了流傳後世的這首《望海潮》: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柳永:我來人間大鬧一場,鬧夠了,便悄然離去

多少年來,江南煙雨令無數文人墨客沉醉其中,在這裡或多或少留下了自己的筆墨,可是年紀輕輕就名滿天下的,也只有柳永一人。

江南一帶,美麗富饒,商人云集,或許是醉心於這裡,初來乍到的他竟決定不走了。那麼,哪裡才是他的好去處呢?尋尋覓覓之中他找到了那柳花煙巷之處。這樣,才子佳人同醉,一醉就是6年。有詩詞,有酒,有佳人,這6年的時光是他人生中最快樂的時光。

柳永:我來人間大鬧一場,鬧夠了,便悄然離去

可惜恰逢風華正茂之年,不甘於過這種“花天酒地”生活的他決定入朝為官。鄉試和會試都輕鬆過了的他,心想殿試應該也不會有問題,於是他躊躇滿志地來到了帝都汴梁。

然而在1009年的黃金榜上,卻始終也找不到自己的名字。他心有不甘,卻沒有表現出來。心裡想著:怕什麼,我柳永既然能夠名滿天下,還會出過不了這小小的考試,大不了我從頭再來。

柳永:我來人間大鬧一場,鬧夠了,便悄然離去

終於,公元1024年,不惑之年的柳永終於中榜,似乎命運即將改變,似乎自己的人生抱負終於可以實現,可是不幸又接踵而來。

多年沒中進士的他只能通過寫詩詞的方式來打發無聊的時光,不經意間,在繁華的京城,他的詞傳遍了大街小巷,也傳遍了皇宮。

柳永:我來人間大鬧一場,鬧夠了,便悄然離去

他的詩詞大膽而又細膩,充滿了許多豔情的色彩,人們在欣賞的同時也會想入非非,或許因為他的影響力太大了吧!以至於後宮的人走路都哼著他的詩詞,而宋仁宗知道這件事以後,自然是大為惱火,遂將他從榜單上劃去,並終身禁考。

仕途是走不通了,那何不如換條路走,於是他想到了少時常去的煙花巷陌。在古代,青樓的歌妓能歌善舞,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落魄文人,那裡都是尋歡作樂的好去處。

柳永:我來人間大鬧一場,鬧夠了,便悄然離去

雖然表面上人人叫好,風光無限,可是背地裡的心酸只有自己來默默承受,這便是歌妓們的命運,而那些表面上懂她們的人也只不過是把她們當做傾訴的對象罷了。只有柳永,做到了與眾不同,做到了非同凡響。

他把真心化作筆墨,把她們的真實感受刻印在潔白的牆上,方方正正的宣紙上。“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這種身在異鄉的孤獨感受,或許只有彼此之間心有靈犀的他們能懂吧!

柳永:我來人間大鬧一場,鬧夠了,便悄然離去

或許我們會感到疑惑“既然想家那為什麼不回家呢?”,可是,當初那個說好要在人間大鬧一場的年輕人還沒有實現自己的諾言呢!又怎麼能夠回家呢?心是年輕人的心,夢是年輕人的夢,人卻已不再年輕,他明白:自己這輩子都不可能再做官了。

不知不覺間,不惑之年的他已經來到了風燭殘年。往年的他,多了幾分悲傷,幾分淒涼,他泛舟於江南河畔,望盡人間美景,卻不忍登高遠眺,因為遠處是故鄉,是他這輩子牽掛卻再也不曾到過的地方。而往事,只能隨著那遠處的縷縷炊煙,淡淡地隨風而逝。不經意間,他寫下了人生當中的最後一首名詞《八聲甘州》: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悽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顒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闌干處,正恁凝愁。

柳永:我來人間大鬧一場,鬧夠了,便悄然離去

1053年,69歲的他離開了人世,他走時,是一個無人的夜晚,直到第二天才有人在船上發現了他已不在人世。最終,還是懂他的歌妓們草草地把他葬了。

他的墳墓位於一個偏僻的地方,沒有墓碑,但冥冥之中,有幾個字一直圍繞在墳墓旁:我來人間大鬧一場,鬧夠了,便悄然離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