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個快件要花近20分鐘 豐巢快遞櫃的諸多神操作遭吐槽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蔣永霞 文/圖)

智能快遞櫃在人們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它的功能也在不斷拓展,除了收件,還可以寄件和存包等。但是相比收件,寄件功能有著更多的槽點。

近日,北京消費者王先生在使用自家小區內的豐巢快遞櫃時發現,寄件的流程十分複雜,並且操作很慢,這讓他對快遞櫃的“智能”程度產生質疑。王先生稱自己原本想趁著下樓扔垃圾順便寄個快件,可以省2元錢,可沒想到大冷天的在櫃子前站了將近20分鐘,才把快件放進去。這個經歷讓王先生對豐巢快遞櫃的自寄業務失去了興趣。

王先生介紹,在他的印象中,用豐巢櫃寄件應該是下單、支付、寄件這樣一個簡單的程序,畢竟快遞櫃也是智能櫃的代表。事實上,豐巢櫃對外宣傳的操作流程也並不複雜,包括手機下單、輸入寄件碼、選擇格口、支付運費、投遞關門,但實際操作時卻沒有這麼簡單。王先生在線上下單後就下樓去扔垃圾順便寄件,在豐巢快遞櫃上選擇寄件輸入寄件碼後,就進入人臉識別環節(先是微信掃描進行人臉識別驗證,這個過程用戶要一邊拿著手機人臉識別一邊大聲讀四個數字),人臉識別成功後,豐巢櫃還要進行拍照驗收採集,在這個環節王先生操作了五六遍。“快遞櫃反應比較遲鈍,點擊拍照根本沒有反應,反覆操作幾次後終於有了反應,可是又因陽光照射問題,畫面不清晰,又要重新操作……”這讓王先生有些急躁。在他身後等著往快遞櫃投遞包裹的快遞小哥也很著急:“你為什麼要用這個櫃子寄東西啊?它特別慢的。”

寄個快件要花近20分鐘 豐巢快遞櫃的諸多神操作遭吐槽

目前,快遞櫃更多發揮的是收件功能,為了提升快遞櫃的利用率,快遞櫃企業也在拓展其他業務。如今,豐巢智能櫃就在大力推動無接觸寄件業務發展。和上門取件相比,快遞櫃寄件不僅使消費者節省了等待快遞員取貨的時間,更節約了寄快遞的費用。據悉,豐巢快遞櫃自寄一般要比順豐上門取件便宜2元,還會時不時地針對寄件業務搞促銷活動。理論上看豐巢快遞櫃寄件業務有較大的市場空間,既方便又省錢,但事實上,目前消費者對豐巢櫃寄件業務的體驗並不好。

近日,網友“可愛醬1122”在微博上吐槽稱,第一次使用豐巢快遞櫃寄件體驗很差,整個過程將近20分鐘,“累得我滿身大汗後取消寄件”;網友“awei”也被豐快遞櫃複雜的操作流程“折服”,“我要發個快遞,看了一下豐巢寄件要比快遞員上門取件便宜,便溜達到附近一幢樓外的豐巢快遞櫃前,掃碼後要求人臉識別驗證,大聲念出屏幕上的四個數字。捧著手機在來來往往的行人旁邊唸了一遍又一遍,可能陽光過強有干擾,也可能聲音不夠響亮,或者嘴型動作不明顯,總之多次努力都失敗了,最後告知只能明天再試”。

除了對豐巢櫃的諸多“神操作”不解,還有很多網友對豐巢快遞櫃按照體積收費的方式不滿。據悉,豐巢櫃有小、中、大三個格口,不同的格口接收的重量與價格不一樣。比如:北京同城的順豐快遞,小格口(限重1kg)10元,中格口(限重3kg)12元,大格口(限重5kg)14元。收費說明中明明是按照重量收費,但實際上卻也對體積有要求。不懂豐巢快遞櫃這個規則的很多用戶,在第一次使用豐巢櫃時就踩坑了。網友“棉花糖豆子”在淘寶買了一雙鞋需要退貨,順路就在小區門口的豐巢櫃寄件。“一雙運動鞋不超首重,就點了小櫃,結果鞋盒放不進去,放進中櫃就得支付更多的運費。”該網友對此很不解——寄件不是按重量收費的嗎?現在智能櫃按照體積收費,很不智能。

另外,豐巢櫃還時不時出現一些技術問題,比如:因為快遞櫃系統問題開錯櫃,導致消費者放錯櫃子,或者完成投寄後櫃子自動彈開造成丟件。

原本智能櫃應該給消費者帶來安全便捷高效的體驗,可是最終豐巢快遞櫃的寄件服務卻邁不過複雜的操作程序與技術門檻。就算比上門省錢,可是如果花費較長時間去操作,還有多少人願意用快遞櫃寄件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