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孩子受教育,谷歌創始人謝爾蓋·布林的父親居然可以

我是耐撕爸爸,兩個孩子的爸爸。在這裡有許多我自己的育兒心得和感悟,也經常邀請許多大牛朋友開公開課或者撰稿分享。尤其是STEAM教育,比如兒童編程、機器人教育、3D打印、藝術設計、創客活動等等。希望我寫的東西您能喜歡。

今天,耐撕爸爸要好好扒一扒谷歌(Google)的創始人之一——謝爾蓋·布林。翻閱了這個科技大神的前世今生,你會發現這個了不起的男人背後,站著一個偉大的——

爸爸!!

為了讓孩子受教育,谷歌創始人謝爾蓋·布林的父親居然可以

謝爾蓋·布林

謝爾蓋·布林的父親——老布林,為兒子的成長可謂是費盡了心思。他一步一步地為小布林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引導他走向成功。

第1步

-THE FIRST-

不遠千里移民美國

只為兒子不受歧視

謝爾蓋·布林1973年出生在前蘇聯首都莫斯科。爸爸邁克爾·布林是前蘇聯計劃經濟委員會的經濟學家,而媽媽則在石油天然氣公司從事實驗室工作。在那個年代,他們家的生活也算得上衣食無憂了。

然而,猶太人的身份,卻讓他們屢屢遭受不公正待遇。當時的蘇聯正在與美國冷戰,對猶太人也十分排斥。老布林上大學的時候,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沒能就讀自己熱愛的天文和物理專業,最後無奈的學了數學。

為了讓孩子受教育,谷歌創始人謝爾蓋·布林的父親居然可以

塞吉·布林的父親——邁克爾·布林

小布林出生以後,老布林非常擔心悲劇會在兒子身上重演。為了給小布林一個更好的大環境,讓他在一個不受歧視的地方自由自在地成長,老布林在兒子5歲的時候,毅然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舉家移民美國

要知道,在那個時候的蘇聯,想要移民美國簡直就跟叛國沒什麼兩樣!老布林剛開始申請赴美的簽證,就跟妻子一起雙雙被單位開除了。在接下來的一年時間,布林一家失去了經濟來源,過著朝不保夕的生活......

為了讓孩子受教育,谷歌創始人謝爾蓋·布林的父親居然可以

即使這樣,也絲毫沒有讓老布林的決心動搖!他帶領全家歷經千辛萬苦,跨越整個歐洲和大西洋,先後輾轉奧地利維也納、法國巴黎,終於在1979年10月25號抵達美國紐約

第2步

-THE SECOND-

換完國家換學校

老爸為布林操碎了心

按理說,布林一家到了美國就萬事大吉了,但事實是,種族問題依然在困擾著他們。老布林把兒子送進了一所猶太學校,希望兒子能夠儘快融入美國社會。然而,小布林在這裡再次被歧視了,原因很簡單——他有很重的俄國口音。

為了讓孩子受教育,谷歌創始人謝爾蓋·布林的父親居然可以

謝爾蓋·布林小時候

老布林把心一橫:“那就繼續換!”為了兒子,他搬家已經跨越了半個地球,這點兒問題算個啥!雖然剛到美國的老布林連地皮都還沒踩熱,他還是成功地把兒子轉到了一所名為Paint Branch Montessori School的學校就讀。

為了讓孩子受教育,谷歌創始人謝爾蓋·布林的父親居然可以

布林的母校——Paint Branch Montessori School

這所學校以老師、同學友愛,學習環境自由、寬鬆著稱。成名後的布林,在採訪中曾多次提到這所學校。他非常感謝父母能夠移民美國,並幫他選擇了適合自己的學校。他一直認為,轉學到這所學校是人生中相當重要的一步。

第3步

-THE THIRD-

不惜下血本買電腦

讓兒子站在時代前沿

布林美國讀小學的年代,個人電腦才剛剛起步,擁有一臺電腦簡直是一件奢侈品。但是老布林是個非常具有前瞻性的父親,他很快意識到了電腦這個科技產品在未來的重要性。小布林過9歲生日的時候,老布林就為他買下了人生中的第一臺電腦。

為了讓孩子受教育,谷歌創始人謝爾蓋·布林的父親居然可以

這臺電腦售價是600美元。在上世紀80年代,600美元可不是一筆小數字,應該能抵得上現在的6萬美金了。現在一個iPad在美國才只賣 $499。作為一個才到美國兩年的家庭,老布林可真是為了孩子的教育花了血本!

為了讓孩子受教育,谷歌創始人謝爾蓋·布林的父親居然可以

少年布林

也正是這臺電腦,在幼小的布林心中深深種下了熱愛科技的種子。

1998年,也就是擁有電腦的16年後,謝爾蓋·布林和他的一位斯坦福大學大牛校友——拉里·佩奇搭檔,一起創立了偉大的公司——谷歌(Google),成就了互聯網時代的神話。

為了讓孩子受教育,谷歌創始人謝爾蓋·布林的父親居然可以

谷歌的兩位創始人

古有“孟母三遷”,今有“布父移民”,可以說謝爾蓋·布林今天的成功,他的父親功不可沒。試想一下,如果當初老布林不排除萬難帶著全家移民美國,給小布林提供一個自由成長的環境,何來今天的谷歌,何來能戰勝圍棋世界冠軍的Alphago?

為了讓孩子受教育,谷歌創始人謝爾蓋·布林的父親居然可以

作為父母,我們不需要去培養下一個布林,但是,我們的確能夠從老布林身上學到很多——為孩子創造最好的成長和學習環境,只有當你擁有了良好的,適合的環境才能促成孩子自身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