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梳理那些五花八門的大學排名到底是誰排的(國際篇)

最近總能看見一些各種各樣的大學排名,由此引發的話題也是不少。但是大多數相關文章,基本就是把排名列出來,然後就開始抒情感慨,或者開始破口大罵,接著就是喜聞樂見的評論區撕B。

有時候就是一種很奇怪的感覺,你都不知道這個排名,是誰排的,怎麼排的,但是就已經開始罵上了。尤其如今這個時代,推出個排名不是什麼難事,甚至可以說,現在自媒體盛行,誰都可以動動手寫出個排名來,自己給自己貼了一個“某研究機構”的標籤,反正全世界上萬個研究機構呢,沒事誰給你驗證。

舉個極端的例子,你給出一個大學面積排名,民航大學名次比清華高,本身是合理且基本絕對客觀的,但是如果不告訴你排的是面積,只告訴你,民航大學比清華名次高,肯定有很多人想罵人。

帶你梳理那些五花八門的大學排名到底是誰排的(國際篇)

著名大學的logo

當然了,大多數人其實也根本用不到這個排名,上網討論也只是為了消磨時間,也根本不想花精力瞭解排名背後的機制,這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不是什麼事情都值得自己花精力去做。所以本文就代替大家梳理一下,網上那些五花八門的大學排名,都是誰排的,並簡單講解其背後的排名規則。

首先講的是最被廣泛使用的三大世界大學排名的THE,QS,ARWU,當然了,這種東西,沒人給你權威排名,但是就使用的情況看,被稱為三大問題不大,比如維基百科的世界大學排名詞條裡面,主要大學排名,就列的是這三個,其他的所有排名,都只是“其他排名”。

THE

THE全稱為Times Higher Education,即《泰晤士高等教育》,是一家位於英國倫敦的週刊雜誌,專門報道有關於高等教育的新聞和評論,報刊於1971年成立,在這裡需要說明的是《泰晤士高等教育》和大名鼎鼎的《泰晤士報》沒有直接關係,雖然都是英國的媒體。

把Times音譯為泰晤士,是國內翻譯英國名字時的習慣,從翻譯美國的名稱時,通常會把Times意譯為時代,或者類似意思的詞語。

帶你梳理那些五花八門的大學排名到底是誰排的(國際篇)

Times Higher Education

於2004年開始,THE和後面還會提到的英國教育公司QS合作推出世界大學排名,2009年結束合作,2010年開始獨立推出世界大學排名。

THE的評分標準,30%給了教學質量,60%給了科研成果和影響力,7.5%給了國際化程度,2.5%給了工業界產出。

關於THE,我覺得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它的世界第一。通常來說,現在都是會把美國的大學認定為全世界教育和科研水平最高的地方,而美國的大學中,最好的是哈佛,斯坦佛,MIT,耶魯,普林斯頓這幾所。

但是THE的榜單裡,12年開始到16年,把世界第一給了加州理工學院,從17年開始到最新的21年榜單,世界第一都又給了牛津大學。雖然這兩所都可以說是世界頂尖的大學,但是能如此堅定地認可這兩所學校為世界第一,也是非常罕見了,而且瞭解這兩所學校的朋友,都能明顯感覺出來,這兩所的學校的氣質,是完完全全相反的。

帶你梳理那些五花八門的大學排名到底是誰排的(國際篇)

牛津大學

QS

QS排名是一家叫做Quacquarelli Symonds的英國教育及升學公司推出的大學排名,公司於1990年成立,如上面介紹THE時所說,2004年和Times合作共同推出世界大學排名,後來在2009年結束合作,於2010年開始單獨推出世界大學排名。

雖然QS和THE現在是分道揚鑣了,但是口味是極其類似的,尤其是在維護大英的餘暉上,THE把世界第一給了牛津,QS雖然沒有把第一給英國學校,但是前十名裡面給了英國四個名額。

帶你梳理那些五花八門的大學排名到底是誰排的(國際篇)

QS

具體說QS的評分,分為6部分,具體比例為,學術聲望(40%)僱主口碑(10%)教職學生比(20%)教職工平均引用(20%)國際教職工比例(5%)國際學生比例(5%)。

有些指標直接看上去可能會感覺比較奇怪,比如教職學生比,簡單說,就是這個學校的教職工的數量,和學生數量的比,比值越高,說明這個學校的學生接觸到教授的概率越大,有些大學的老師,雖然實力很牛,但是沒時間搭理學生,尤其是在這個學校的學生太多的情況下,真的有機會接觸到大牛老師的人就很少,反過來,如果學生少的話,這個機會就多了一些。

另外,學術聲望和僱主口碑這種東西,其實非常難衡量,尤其是你要把這個數值量化的時候,最後落到實處,其實就是給知名大學的教授,以及大公司的管理人員發調查問卷,然後統計他們回答調查問卷的結果。

ARWU

ARWU全稱為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即《世界大學學術排名》,為上海軟科教育信息諮詢有限公司所發表的年度世界大學排名,此排行榜原先由上海交通大學高等教育研究院的世界一流大學研究中心編制及發表,於2003年首次對外公佈,是第一個多指標的全球性大學調查。

很多人習慣性地不認可國內的東西,但是實際上,這個排名是可以說是所有現行的世界大學排名的開端,而且可以說,這個排名,如果你按照它對自己的定位,僅就學術排名而言,在現有的大學排名裡,ARWU可以說是相對來說“最公平”的了。

在ARWU的四大評分項目,六個評分指標中,沒有一項“國際化”指標,完全由科學界高端獎項(諾貝爾獎,菲爾茨獎等),高水平學者,論文發表和引用量組成。你只針對學術表現來說,這個排名槽點是要比QS,THE,USNEWS少很多的。

但是,排名公平,並不代表你應該完全按照這個排名去評價學校。因為大多數人,並不打算從事科研事業,而且這個社會的社會結構也註定了,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才能做科研,大多數人只是想借助學校的平臺去找一個賺錢多一點的工作,這個時候,這個排名不是那麼有效。

帶你梳理那些五花八門的大學排名到底是誰排的(國際篇)

ARWU

因為國內一些風氣的原因,導致很多人都下意識認為,國內的東西就不入流,不如國外“客觀”,還有很多人覺得,中國自己排的名,那必然“自吹自擂”,國內大學名次要更高。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我們可以列舉,幾個排名裡,幾個主要的中國大學的名次:

  • 北京大學:QS-23,Times-23,ARWU-49,USNews-51
  • 清華大學:QS-15,Times-20,USNews-28,ARWU-29
  • 復旦大學:QS-34,Times-70,ARWU-100,USNews-160
  • 上海交大:QS-47,ARWU-63,Times-100,USNews-122
  • 中科大:ARWU-73,Times-87,QS-93,USNews-124

這麼說吧,以總體情況看,最看得起中國大學的是QS排名,然後是Times,然後才是ARWU,最後是USNews。但是你說USNews最看不起中國大學吧,工科世界排名,USNews是把清華大學排在世界第一名的。只能說在制定標準的時候,很多結果也是排名者自己無法預見的。

USNews

說完了三大排名,然後再說一下,最經常被和這三大列在一起的第四大排名,USNEWS。不過其實就世界大學排名的權威性來說,USNEWS並不是那麼高,被廣泛關注和使用,主要是因為USNEWS的美國大學排名是最被廣泛使用的。

中國的留美留學生群體是最大的,而且美國大學的科研水平綜合來說又是世界最高的,很多人因此關注USNEWS的排名,因此順帶關注了USNEWS的世界排名,所以特別火。

帶你梳理那些五花八門的大學排名到底是誰排的(國際篇)

USNEWS

USNews,看名字就能看出來,這是家美國的媒體,成立於1948年,後來逐漸發展成一個專門出排名的媒體,其中大學排名應該是目前最出名的產品了,1983年,首次推出該媒體的“美國大學排名”,之後從1985年開始,每年會更新一次大學排名,USNews的大學排名一開始要是專門針對美國國內的,包括綜合排名,學科排名,而且非常具體,雖然就和很多國內大學排名一樣,有很多不如人意的地方,但是一直都是使用最多的美國大學排名榜單。

從2014年起開始推出世界大學排名,要說明的是,在美國大學排名和世界大學排名中,USNEWS使用的是不同的標準,所以兩個排名裡,同樣的大學的相對位置是不同的。

比如最明顯的就是,伯克利的世界排名第4,但是國內排名只有22。當然,這個也可以理解成,國內大學排名主要參考的是本科生教育,世界大學排名,則要綜合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

帶你梳理那些五花八門的大學排名到底是誰排的(國際篇)

伯克利

USNEWS的世界大學排名的評分規則相較於前三個排名,顯得比較複雜,一共分13項,不過整體上,還是離不開科研和論文,具體參考的指標及其佔比為,國際科研聲望(12.5%)區域科研聲望(12.5%)論文發表(10%)出版書籍(2.5%)學術會議(2.5%)引用量前10%的論文數量(5%)引用量前10%的論文比例(5%)國際合作(5%)區域內合作(5%)總引用數(7.5%)規範化引用影響指數(10%)在本領域引用量前1%的論文的數量(5%)本全領域引用量前1%的論文的比例(5%)。

但是指標複雜,也並不意味著,排名就沒槽點,實際上,前幾天USNEWS就被罵慘了,因為把曲阜師範大學的數學學科排名,排到了全亞洲第一,世界第19。

CWUR

CWUR全稱The Center for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即世界大學排名中心,是一家阿聯酋的諮詢公司,從2012年開始每年推出世界大學排名。

也是一個常用的世界大學排名,可能僅次於上述四個,而且若拋開USNEWS的美國加成光環,其世界大學排名這一塊,應該是更有價值的。

CWUR的前五名依次是哈佛,MIT,斯坦福,劍橋,牛津,就第一印象觀感來說,個人感覺可能是最舒服的了,另外這個排名裡面,北大排名第62,清華第71,應該是主流排名裡面,清北排名最差的了。

這個排名的打分主要分四部分,25%的教學質量分數,25%的校友工作質量,10%的教職工質量,40%的科研表現,其中又分為4小項,論文數量,頂級刊物論文發表數量,高影響力刊物論文發表數量,高引用率論文數量四項各佔10%。

帶你梳理那些五花八門的大學排名到底是誰排的(國際篇)

CWUR

除此之外,還有G-Factor,Nature Index之類的,是按照一些特定的數據指標來排的,比如說,Nature Index是按照科學界選出的最權威的一些頂級刊物上發表文章的數量和引用數來排的,完全由客觀的指標來決定,不含任何主觀因素。

但是其實,這個東西越看客觀指標,老百姓越未必買賬,因為大學排名這個東西,普通人就是心裡的印象分最重要,客觀指標那麼多,只要是好大學,總能找到對自己有利的指標。

就算買帳了,其實對他們來說指導意義也不大,說個最簡單的道理,很多家長,包括學生自己也是,想去學個計算機,金融,當個程序員,基金經理,這種情況下,這個學校出了幾個諾貝爾化學獎,或者說,發表了幾篇Nature,Science,真的對這群人沒什麼意義,而且這些人還是大多數。

還有那種,孩子去讀一個計算機碩士,在那列舉這個大學出過幾個英國國王,美國總統的,那就更是邊都不挨著。

帶你梳理那些五花八門的大學排名到底是誰排的(國際篇)

nature雜誌

一些主要排名介紹完了,最後再補充一些其他的評論。

首先需要補充說明的是,有些排名說,參考了教學質量之類的話,並不代表它考慮的周全,因為它只是想要參考這個指標,但是具體怎樣應用的,那真的就是各家有各家的用法。它真正使用的這個東西,就未必讓人滿意了。

比如一些排名裡用本科生讀博士的比例衡量一個大學的本科教育質量,這個標準有一定道理,但是又明顯偏向於一些特殊學科,比如文理科,學生更傾向於繼續深造,而工科和商科的學生讀博,無論是需求還是位置,本身就很少,對於不同類型的大學,這個指標就顯得不太公平。

所以當一個排名說自己參考了XXX的時候,不要輕信,你要多看看它具體是怎麼操作的。

帶你梳理那些五花八門的大學排名到底是誰排的(國際篇)

各種學位袍

另外,各種世界大學排名,共同特點,就是對英語系國家的排名比較高,你也可以很容易地發現,俄法德三國的大學排名過低。

不如美國的排名高可以理解,不如英國,也可以用偏好來結束,但是不如新加坡,香港,澳大利亞的大學,除了排名的系統性偏見,你很難用別的道理來解釋。無論是歷史沿革,頂尖人才數量,還是學生就業,真的找不到什麼理由說,俄法德的大學不如那些英語國家。

唯一的原因,就是英語是世界通用語言,世界上幾乎所有的頂尖學術會議和期刊都是用英語發表的,這就導致了他們在科研分數上壓倒性的劣勢。

另外,俄法德本身體量夠大,人均財富量足,在自己的語言體系下的閉環也搞得風生水起,有老本可以吃,不太積極參與美英主導的科研體系,這種情況下,俄法德,甚至排名還不如日本和中國這種積極參與英語科研體系的國家。

帶你梳理那些五花八門的大學排名到底是誰排的(國際篇)

慕尼黑大學

還是要強調的是,無論哪個大學排名,都是非常側重於科研和學術的,大多數家長只是希望孩子能借大學這個平臺,找一個好工作,這種情況下,真的沒必要太過在乎這些排名高一點低一點的問題,反而不如結合就業市場瞭解一下。

另外就是,很多真的關心世界大學排名的朋友,應該都是有把孩子送出國的意願,這個願望我不評價,我只是建議,你應該,首先選國家,然後再看本國的排名。

就比如,如果你想去美國留學,那麼那些30-50名的大學,世界排名肯定不如新加坡和香港的高排名學校,但是這個時候,這個排名是沒意義的,你不可能,也沒必要因為這個排名,放棄美國去新加坡或者香港。

再比如,你想去德國工作,選一個德國本地的好大學然後在本地找工作,比你去排名高個30,50名的英美大學然後再去德國找工作,靠譜100倍,哪怕這個學校是什麼哈佛,劍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