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識的王蒙先生

我認識的王蒙先生

2018年10月19日傍晚時分,華燈初上,街上已是週末匆匆下班的人群,東高地萬源路顯得比平常熱鬧些。我如約到達報刊亭領取了一份頭一天刊發的《北京晚報》,主要為了收藏王蒙先生的全版介紹《王蒙的中國氣度與文化自信》。“‘我不追星,但是我追海。我不是粉絲,而是海帶’80多歲的王蒙每年夏天都要在北戴河裡暢遊數十日。游泳成了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部分。”文中的題照這樣寫道。

最早見字識面與王蒙先生結下書緣,那是我年少時的往事。那時我有一個摘抄本,每個月家裡訂的《讀者》來了,我都會欣欣然捧起它如獲至寶地閱讀一番,以慰我那顆沙漠般乾渴的少年心。一日讀到一篇很美的詩文~“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來吧,讓我編織你們,用青春的金線和幸福的瓔珞編織你們……”瞬間我的心融化了,喃喃地跟著誦讀起來。拿起摘抄本,迅速地收藏起這份少年記憶,詩歌不老,青春萬歲!

我認識的王蒙先生

我認識的王蒙先生

時光荏苒,對大師的回憶彷彿被我雪藏了,藏在一個秘靜的深處,那裡也曾是陽光明媚,鳥語花香;那裡也曾有狂風驟雨,跌宕起伏;然歲月中依舊守候著那份靜好,做該做的事,讀該讀的書。

一日交大校友會,匆匆趕去的我,推門而入,只見一位博雅老先生端坐其中,侃侃而談,激動時揮舞著手臂,振臂高呼,我肅然起勁,不由小聲問及此人來歷,願聽其詳。

“他是王蒙啊!”我瞬間石化了。原來他就是王蒙,果然氣度不凡,灼灼然一君子也!

席間,先生又用維吾爾語演繹起新疆解放初期族人的精美名篇,並全文口譯詳解,更令我對王蒙先生的造詣、豐富的語言交流能力欽佩不已!

那次見面後,王蒙先生與我便開始了微信往來,每天固定的曬步數成為我們主要的聊天內容,先生的步數少時6、7千;多則1萬2、3千,也是風雨無阻,一如既往。而我總是知會一個小表情符,呆萌讚歎。

先生博覽群書,涉獵龐雜,然文風永遠是飄逸自然,行雲流水;那些字裡行間蘊藏的文化基調又是那樣低調內斂,彷彿猶抱琵琶半遮面一般,欲言又止又或再揭開一些面紗,方能端其詳,令讀者無限遐思。有時先生的文字改變了節奏,洋洋灑灑,浩浩蕩蕩,一發不可收。 紀實散文《維吾爾人》將自己困難時期的親身經歷娓娓道來,在時代大背景下折射出人性的光輝,而不是選擇沉淪厭世,消極麻木,在新疆的一片熱土中辛勤耕耘,結下多少善緣和感動的瞬間,使珍貴的民族友誼代代相傳。短篇小說《夜的眼》曾被大都市的霓虹燈照亮;又被黑暗的深溝絆倒;爬起來擦擦身上的塵土,不問來路,只顧前行,被當時辦事員的潛規則和玩世不恭驚倒,然回去的路依舊相信真善美,依舊相信生活中那些美好的時刻。夜的眼在黑暗裡要將都市看清楚,美的醜的變革的時代,80年代的中國。“不要過分地依賴語言。不要總是企圖在語言上佔上風。語言解不開的事實可以解開。語言解開了而事實沒解開的話,語言就會失去價值,甚至於只能添亂。”王蒙先生的諸多短文哲理簡單,又集聚起多少寶貴的與人之道、處事之理……60多年來王蒙先生筆耕不斷,創新不斷,推動新老讀者一起與他跨步行進向前。

84歲的華誕,耄耋童顏,王蒙先生的心該是有多年輕呢。“在生活中我快樂地向前,多沉重的擔子我不會發軟,多嚴峻的戰鬥,我不會丟臉……”默誦著他的《青春萬歲》,向前,向前,走向回家的小路,不覺想起王蒙先生的生日才剛剛過去幾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王蒙先生,生日快樂!

2018年10月20日中午 柯芳寫於北京家中

後記:2019年10月15日,我認識的王蒙先生從這一天起正式成為85後。寫於上文的我又一次感慨時間的飛逝,不禁遐思,彷彿只輕輕劃過一頁的書本的時間,一年飛逝……然而這一年對於每一箇中國人又是那樣地不平凡,特別是祖國70華誕的這一天,14億中國同胞的心每一分每一秒都緊緊地挨在了一起!對於我認識的王蒙先生這一天意義重大,獲得共和國人民藝術家光榮稱號,登上城樓,觀看閱兵。“有一天,擦完了槍,擦完了機器,擦完了汗,我想念你們,招呼你們,並且懷著驕傲,注視你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