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於凡諾說:小區的路為何如此古怪

故事:於凡諾說:小區的路為何如此古怪


文/於凡諾

於凡諾說:有些人的惡,就是一種習慣。

話說,自從陽光小區如期交付使用之後,

半年過去,

居民們發現了一個很明顯的問題,那就是小區的路。

房子質量如何,暫時還未知。但是小區通往外邊的一條唯一的大路,問題卻非常顯著。

首先是路面斷裂,一條大約一千米的路,竟然出現了十多處大裂縫。這些裂痕有的寬兩三釐米,有的寬五六釐米,最寬的地方竟然有十幾釐米,最長的已經橫穿大半個路面。

然後修路面的坑坑窪窪,凹凸不平。

最嚴重的是,

一旦遭遇下雨天,就是一片沼澤地。

再加上小區設計,人車沒有分流,共用一條通道。

於是,每次下雨,整條道上到處是水,汙水,黃泥水,附近有垃圾的,更是腥臭難聞。

一不小心,就沾上了行人的褲腳,衣袖,頭髮等等。

在一些水深漫過鞋面的地方,一些好心人從各處搬了一些廢棄的石塊和磚頭,鋪成了一條水上小路。

早出晚歸的人們,一個個好似練雜技似的小心翼翼地從這些石頭上快速趟過去,

遠遠的看去,一個個彷如身懷絕技一般。

如果有人不熟悉情況,或者誰著急開車,車輛速度稍快,

那麼行人只有遠遠躲避的份,

隨著時間推移,路面更多的問題開始顯露。

怎麼辦?

一開始是大家紛紛反映情況,向物業投訴。

物業是一位溫柔漂亮的小姑娘,一直很是熱情地接待大家,然後就說一句話,好的,先登記一下,我們馬上解決。

然而這馬上,

直到最後,堆積在物業的投訴已經一籮筐,大約10多棟樓,3000多戶,只要居住在這裡的人家,基本上都投訴了。

小區,終於來了一幫施工隊。

只見他們虎頭虎腦地從工程車上下來,首先順著路面從頭到尾勘察了一遍,然後在裂縫嚴重的地方外圍都刷上了油漆,並因地制宜,或利用路邊的綠化帶、綠化樹幹,或用警戒膠帶和橡膠路錐以及其他一些可以隔離的障礙物圍住裂縫處。

然後,然而居民們發現,似乎沒有然後了。

據說是物業和施工隊沒有談攏價錢。

這一下,居民們更慘了。

因為路面的隔離,

大家早出和晚歸都得排上半天隊,一個個從狹縫中慢騰騰地一步一步挪動。

怎麼辦?

物業仍然是拍著胸膛保證:正在聯繫,馬上維修。

又過去了大半個月,

終於又來了一幫施工人員,

只聽見,

叮叮噹噹,

啌啌咣咣,

咚咚鏘鏘,

人們開始看見,好幾個工人進場,有的地方他們開始攪拌水泥和填充沙石,有的地方,他們挖開了進行疏通……

真是一場好活。

十幾天過去。

終於撤了警戒膠帶和橡膠路錐。

路修好了?!

小區幾乎所有的居民,大家心裡都很高興。

有的人家還專門開了香檳慶祝。

不過很快,大家發現了新問題。

小區的路很奇怪!

原來,所有新填充維修的路面與之前的路面基本上都有垂直五六釐米的高度,甚至更高一些,而且都是垂直的,非常刺眼辣耳。

好在,

一般走路問題不大,小車也是或有點顛簸而已,

最痛苦受折磨的是自行車,還有電動車,他們就麻煩了,大部分人無奈只得下來推車步行。

這不是專業隊嗎?

為什麼一條路給修成了這樣?

為何不修復稍微平緩一點呢?

就在人們納悶的時候,

幾個修路工人們正在遠處聊天,

聊到熱鬧處,清晰地傳出幾聲故意壓得很低的聲音:“哈哈,就是不讓你們太舒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