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價格高背後的邏輯,農民朋友瞭解一下,會恍然大悟

現在幾乎成了全民皆商的時代,你賣點肥料給我,我賣點玉米給你,你賣日用品,我賣農產品,你在線下開店,我在線上銷售。農民也一樣在做生意,買與賣只是一念之間的事。

肥料價格高背後的邏輯,農民朋友瞭解一下,會恍然大悟

農民以糧食為依託,也是在做市場銷售

經常會聽到農民講農產品不掙啥錢,農資產品挺貴的;種地沒啥收入,肥料倒是年年在漲。今天我們就簡單聊一聊肥料價格背後的那些邏輯。

肥料價格高背後的邏輯,農民朋友瞭解一下,會恍然大悟

農民為果樹撒肥料

我在晉北銷售肥料有幾年了,比如在晉北原平,賬面耕地110萬畝,實際在種耕地至少也有60萬畝以上,每年肥料用量在2萬噸以上,保守估計現在的複合肥料銷售也在12000噸以上。每年都差不多,此消彼漲。這說明個什麼問題?肥料的應用已經成了常態,農民用肥的意識也變成了常態,很少有不買肥料,由作物自由生長的。

這就是需求。肥料的硬性需求,不得不由肥料變成了一種賣方市場,價格自然就是由賣方的肥料經銷商決定了。也就是說,不管你買誰家的肥料,買什麼品牌的肥料,是買單質肥料還是複合肥料,市場是存在的,而且不減,價格自然是往上升的,至少是不跌的。

肥料價格高背後的邏輯,農民朋友瞭解一下,會恍然大悟

農戶正在配肥

就從這5年的時間軸來看,細心的農民會發現,複合肥料在春季的市場價格是波浪型的,也就是忽高忽低的。咱以一袋肥料100元的基礎線打比方,今年是100元,去年是95元,大前年是105元,也許明年就又是105元了。為啥是這種狀態,肥料價格幾乎沒有什麼大的變化,這與市場競爭有關係。

一樣的配方,一樣的原材料,肥料的市場價格是差不多的,還是12000噸的市場總量,你會賣,價格低一點,也許就會賣得多一些。你死板,認為品牌響亮,就想賣得高一些,銷售總量就有可能降低了。左右一平衡,發現不對,自己也應該提升銷量的,只好價格往低降。這樣下來,農民就會買到價格比較低的肥料了。農民朋友應該經歷過肥料價格下滑的,比如常見的肥料賒銷,肥料促銷,誰沒事喜歡賣肥料帶點除草劑給農民呢?

肥料價格高背後的邏輯,農民朋友瞭解一下,會恍然大悟

農資商將肥料送到農戶村裡

農民感覺肥料價格高,還有個隱形問題,可能大家沒有注意,就是新肥料越來越多了。新肥料是個相對的概念,原來農民用單質肥料的時候,就認為複合肥料貴,但現在大多數農民還是買複合肥料的多。現在也一樣,在普通複合肥料上,出現了好些別樣的名字,有正規的,有不正規的,比如多肽複合肥、含微量元素複合肥、大量元素水溶肥、含腐植酸複合肥、玉米專用肥、花生專用肥、魚蛋白生物肥......名字挺好,確實是有真的、有假的,有合規的、也有不合規的。這些概念從實質上講有的提升了肥料利用率,有的轉換了概念,有的添加了某些元素,有的改變了你的施肥理念,越是你聽著好聽的,沒聽說過名字的,越會讓你感覺高上大。這些“高上大”的肥料正是增加你肥料投資的源泉。比如一款水溶肥料,有賣4000一噸的,有賣5000一噸的,也有賣8000一噸的,你會選擇哪種呢?

肥料價格高背後的邏輯,農民朋友瞭解一下,會恍然大悟

越是名字新鮮的肥料,在價格上越要小心一些,可以嘗試,但農民自己心裡要有底

有時候,正是我們自己的思想帶動了消費增長,100塊錢的肥料就可以,你就認為130的有把握,有沒有這樣的心理?100塊錢的肥料降到80,你會不會認為有假冒肥料的可能?

肥料價格高背後的邏輯,農民朋友瞭解一下,會恍然大悟

農民在村口買肥料

對於這幾年的肥料價格,我個人認為還是比較理性的,符合市場規律的。但你就是感覺價格高,就得因地制宜,少做“新肥料”的試驗者,少做“新肥料”的高價替罪羊。一袋碳酸氫銨才30來塊錢貴不貴?肯定不貴,因為你知道它值多少錢。買其它肥料也是一樣的道理,知己知彼才會感覺合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