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月齡寶寶早教重點

孩子生長過程中,有很多敏感期,如果父母錯過這個敏感期的教育和引導,會給孩子將來帶來不可挽回的遺憾。在特定時期,給孩子提供認知世界、情感培養、語言能力、個人愛好、面對困難等引導和措施,能夠為孩子以後的生活和工作質量打下堅定的基礎。早期教育實施者是家長,和諧的家庭環境能促進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

由此可見,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他在孩子們的成長過程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如果孩子們在很小的時候接觸早教,可以多方面的讓他們得到發展,而且對於以後的學習也是有幫助的,他們會在日後的學習過程中比較輕鬆,認知能力也會比較好,相對於那些沒有早期教育的孩子有很大的好處。但是有一些不懂得家長們不知道該如何去教寶寶們,那麼14個月寶寶早教內容有什麼?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14個月寶寶早教內容有什麼

可以陪寶寶做一些親子游戲。這個遊戲訓練寶寶聽覺,鍛鍊寶寶腰部靈活性。選擇四種能發出不同聲響的玩具。讓寶寶坐在中間,四個大人從四個方向依次搖鈴。第一個人搖響後,可以呼喚寶寶轉頭轉身尋找搖鈴人。搖五六下,再換第二個人搖,看寶寶的轉動情況,再依次到第三個人、第四個人,鈴聲依次響起。隨著鈴聲的變化,寶寶會進行視覺和聽覺的追蹤,身體也會扭動起來。

14月齡寶寶早教重點

和寶寶比賽走路。寶寶有時候僅僅覺得走不動,也可能比較懶,所以孩子喜歡讓爸爸媽媽抱著自己。爸爸媽媽能夠想一些好辦法,比方說把走路當成是一場比賽,在保證周圍環境比較安全的情況下,讓寶寶自己走路,然後跟爸爸媽媽實行比賽,調動起孩子的積極性。也可以和寶寶數步數。

從小鍛鍊寶寶自理自立的好習慣。爸爸媽媽總有一天要放手,寶寶到了兩三歲的時候就進入幼兒園了,所以一些好習慣應該要早點養成。不然,寶寶過度依賴家長,爸爸媽媽自己會很累,寶寶也無法學會獨立。不能因為擔心孩子“受苦”而不敢放手讓寶寶嘗試新事物,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就是應該多多實行鍛鍊。同時,要從小養成協助家長做家務的好習慣,如此一來能夠增強寶寶的責任意識。

14月齡寶寶早教重點

閱讀激發靈感。閱讀能夠讓智力發展地更快,並且也能夠協助激發孩子的想象力。爸爸媽媽能夠讓孩子多看看那些有著非常多豐富多彩的圖片的書籍,其實書裡面的文字在這個階段對孩子起得作用還不是非常大,所以是能夠讓孩子多看看圖片,然後自己編故事。爸爸媽媽也能夠和孩子一起創造情節,時不時實行一些角色扮演,增加趣味性和參與感。

唱歌、敲打、吹口哨。結構化的音樂類型確實不錯,爸爸媽媽能夠給孩子買一些玩具樂器,讓孩子跟著音樂跳舞,和他一起唱歌,甚至鼓勵他即興演奏等,通過玩玩具能夠讓孩子充滿創造力,能夠無限激發孩子的想象力。

限制屏幕時間。

科技發展的過程中,電子產品充斥著我們的世界,非常多的爸爸媽媽給孩子玩手機或IPAD,不過為了孩子的發展,不要給2歲以下的嬰幼兒玩手機、IPAD或其它電子產品,同時2歲多的孩子每天玩電子產品的時間也不要超過半個小時。

14月齡寶寶早教重點


  

設置一些限制。偶爾打破規則確實很有趣,不過一定要讓孩子知道,規則是我們一定要遵守的,就像想象的火車最終也會進站。平常生活中,你能夠允許孩子在餐桌下玩海盜船的遊戲,但是吃飯的時候就要好好吃飯,不能玩玩具。


訓練孩子上廁所。講清楚人體的排洩的部位和功能,在開始訓練孩子使用坐便器前,要對孩子己講清楚身體都有哪些部分還有功能,尤其是人體的排洩部位,讓孩子明白自己的身體構造,並對他們實行技能的訓練。當然,這些事情讓媽媽代為操辦,女性天性中的溫柔會給孩子潛意識的安慰,讓他們能更好的接受。選擇一個可愛,逗趣的坐便器能夠激發孩子自己如廁的興趣。另外媽媽要在孩子如廁完後教會他們怎樣擦拭自己的小屁屁。尤其是大便後,一定要從前往後擦,以免細菌入侵體內,造成尿路感染。有很大一部分孩子有尿意時都不會用語言表達,導致父母“施救”不及時,往往拉在褲子上,所以父母要教孩子學會用語言或者是手勢告訴父母他們的需求,剛開始,孩子怎麼表達都沒有關係,例如尿尿,尿急,要拉拉等都能夠,只要能夠表現出自己的意思即可。在訓練孩子如廁期間,不要給孩子穿難脫的服裝,這樣會讓他們感到非常緊張,孩子一緊張就會哭鬧,家長若是沒有及時趕過來安撫,會讓孩子造成獨自如廁的恐懼。不利於接下來的培養。當孩子上完廁所,家長要提醒他們用水沖沖小手,對於寶寶每一次順利如廁又自己洗手後要給予充分的表揚,這樣也能讓寶寶感受到自己的如廁的舒適和快捷。

 更多科學育兒小知識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本頭條號,小編將日常更新與大家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