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企業累計利潤增速轉正

國家統計局11月27日發佈的數據顯示,1月至10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0124.2億元,同比增長0.7%,累計利潤同比增速年內首次由負轉正。

盈利恢復態勢進一步鞏固

1月至10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0.7%,1月至9月為下降2.4%。“隨著我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市場供需關係日益改善,產業循環逐步暢通,工業企業生產經營持續好轉,盈利恢復態勢進一步鞏固。”國家統計局工業司高級統計師朱虹表示。

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部研究員劉興國認為,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經濟形勢持續好轉、工業企業生產與銷售穩定回升,是推動工業利潤逐月穩定增長、累計利潤增速在10月由負轉正的主要因素;其次,減稅降費政策逐漸落實,政策紅利不斷釋放,企業成本費用下降,盈利空間有效擴大;再次,由於投資收益增加等因素,推動10月當月利潤大幅增長28.2%,彌補了1月至9月同比下降2.4%的缺口,實現累計增速由負轉正。

數據顯示,10月份,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28.2%,增速比9月份加快18.1個百分點。朱虹認為,這主要是去年同期基數較低、當月投資收益增加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剔除短期非經營因素影響後,10月份利潤增速與上月大體相當。

從市場主體看,私營企業利潤和外資企業利潤恢復向好。1月至10月,私營企業利潤同比增長1.1%,1月至9月為下降0.5%;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利潤增長3.5%,增速加快0.9個百分點。

超六成行業利潤實現增長

1月至10月,超六成行業利潤實現增長。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36個行業利潤增速比1月至9月加快或降幅收窄;有25個行業利潤同比實現增長,比1月至9月增加4個,利潤增長的行業面達61%,其中12個行業利潤增速達到兩位數。

分行業看,裝備製造業是對工業利潤增長貢獻最大的板塊。1月至10月,裝備製造業利潤同比增長9.6%,增速比1月至9月加快0.8個百分點,拉動規模以上工業利潤同比增長3.2個百分點。

“電子行業自4月份累計利潤增速轉正以來,一直保持兩位數增長,1月至10月增長12.6%,對工業利潤增長的貢獻尤為突出。”朱虹表示。隨著穩基建投資和促進汽車消費等政策持續顯效,貨車、新能源汽車生產銷售改善,帶動汽車製造業利潤穩定恢復,1月至10月利潤增長6.6%。

1月至10月,受國內需求回暖、出口形勢好轉等因素共同拉動,消費品製造業利潤同比增長4.8%,增速比1月至9月加快0.4個百分點,利潤增速穩定回升。

原材料製造業利潤明顯改善。朱虹表示,隨著下游需求持續回暖,產業內部循環逐步暢通,上游原材料行業利潤快速修復。1月至10月,原材料製造業利潤同比下降6.0%,但降幅比1月至9月收窄9.1個百分點。

復甦態勢有望延續

“總體來看,工業企業利潤穩定恢復態勢進一步鞏固,累計利潤實現正增長。同時也要注意,工業企業應收賬款增速有所上升,現金流壓力加大,不利於企業生產經營的持續恢復。”朱虹表示。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認為,後續工業部門經營復甦的關鍵,還是要看需求端復甦進度。目前國內疫情防控形勢總體平穩,加上政策支持不斷髮力,國內工業部門修復有望延續。

目前工業利潤恢復仍然存在不確定性,例如當前國際疫情仍然在蔓延等。“對中國的工業企業來說,應對各種不確定性,首要的就是加強自身競爭發展能力建設。”劉興國認為,工業企業一要做好技術創新規劃,以持續創新推動產品附加值提升,向產業鏈價值鏈中高端躍升;二要做好市場佈局謀劃,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降低對單一市場的依賴;三要做好發展融資安排,多渠道籌措發展資金,更好提升資金利用效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