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日語的10個問題

1. 用哪本教材好?

現在市面上主流的教材有3套:新標日、新編日語和大家的日語。各有如下特點:

新標日——最有趣,難度適中,自創了一套有別於傳統學校語法的語法體系;

新編日語——最枯燥,難度最高,為高校日語專業教材,教授傳統學校語法;

大家的日語——挺有趣,難度最低,但由於是日本原版引進,所以為全日語,需搭配輔導書。

那麼,選哪本好呢?我的建議是:去圖書館或書店找到這些教材翻翻看,看看哪個讓你看得最舒服,最感覺學得下去,就是哪本了。因為學習的主體是“人”,而不是“書”,就算給你一本完美的教科書,你學不下去也是徒勞。

如果你選了新標日又擔心語法體系的問題,那你就也去了解一下另外一種學校語法體系(也就是新編日語用的語法體系),你會發現其實同時理解兩種語法體系並不難。當然你不必兩種都學,既然選定了一種就學那一種,以免混亂。等學成歸來,再看另一種,會發現其實道理都是相通的。

但是無論選哪本教材,在學完幾冊後,出於效率考慮,我們都應該實現從依賴教材,到以教材為輔的轉變。在入門之後,教材也只是一個知識點的集中之處罷了,而各類語法書詞彙書,因為其良好的整合和編排,遠比教材能更快地把知識傳授給你。在我們利用教材和參考書打下基礎的同時,更應該多多學以致用,利用網絡和多媒體資源,通過語言的輸入(聽、讀)和輸出(說、寫)來達到實際能力的提高。

初學日語的10個問題

私信【日語】免費領取日語資料


2. 我連五十音圖都學不下去怎麼辦?

這絕對是態度問題……

五十音圖好比小時候背的乘法口訣,剛背的時候覺得是不可能任務,現在還不是照樣脫口而出七八五十六。學五十音,或者說記五十音,最重要最實在的就是要多說多練多模仿,比如說學唱日語歌就會是一個不錯的溫習選擇。

3. 我學了五十音之後就停滯了怎麼辦?

這絕對也是態度問題……

像“私は日本人ではありません。”這麼簡單易懂又能賦予你大量初學自豪感的句子,居然沒能把你引入想要更多更多句子懷抱的征途,不科學啊!

初學日語的10個問題


4. 我都學完一本書了怎麼還是感覺跟沒學一樣?

應該有很多人和我一樣,剛開始學的時候一味貪求速度,單詞也不好好背,很快就把一本教材給翻完了,但是回過頭來看,才發現漏了或忘了很多不顯眼卻異常重要的語法點,而且連練習裡的一個造句題要我獨立完成都顯得異常困難。

所以,我又從頭開始極度仔細地學了一遍,花費了大量的時間,但是這次我把數詞、量詞搭配和課後的重點單詞全部都牢牢背下來了,感覺造起句來非常踏實。所以我建議自學日語的初學者對待剛開始的知識,請務必腳踏實地地打好堅實的基礎,甚至花上大量的時間來重溫基礎,我也認為是非常值得的。


初學日語的10個問題

私信【日語】免費領取日語資料


5. 學日語會影響到我的英語嗎?

世界上有那麼多母語為兩門語言的人,就說明了哪怕你是學十門語言,

最終達到各種外語獨立存在自由切換的境地是完全可能的。

如果你覺得學日語影響到了你的英語發音,那是因為你的英語發音能力不過硬。

同理,如果學英語影響到了你的日語發音,那是因為你的日語發音能力不過硬。

那同時學習這兩門語言會不會有好的影響呢?

因為自己就是英語專業的,所以對這個問題有切身體會。

答案是有的,首先就體現在日語詞彙裡的英語外來詞上。舉個例子,如果你知道

茉莉花的英文是Jasmine,那麼你背起 ジャスミン茶 這個單詞就輕鬆多了。

然後在發音上,我們知道,幾乎所有語言都是要用到口腔和鼻腔發音的。你學的語言越多,使用起這兩個地方就越熟練,所以多學幾種語言對發音的進步是有幫助的。(當然前提是發對音)

6. 一定要發鼻濁音嗎?

為什麼剛開始自學的時候沒人告訴我這點啊!

先摘抄一下度娘百科裡的內容:

【鼻濁音】

“日語所獨有的一種發音方式。(注:吳語中也有此類發音方式,如牙齒的牙,發音為nga)

濁音假名的が行在詞條的非首位時要改發鼻濁音,即在原有發音的基礎上在前面加n,例如:ga→nga。

但是現在年輕一代的日本人大多數不再發鼻濁音而只發它的濁音,因此兩種發音都不算錯。鼻濁音的實用範圍並不廣泛。目前,只有新聞播音員與長野縣的居民會經常使用。”

然後就是我在網上看到各種學了幾年日語的人去了日本或者和日本人對話後吐的苦水:“如果你真的和日本人說話的時候用鼻濁音,他們會說聽不懂啊,會暗暗笑你啊,會跟你說如果你這樣(用鼻濁音)說話,就別想說出一口地道的日語了啊!是什麼音就發什麼音啊!”

但是,新標日和新編日語的錄音都是有鼻濁音存在的,於是我們這些自學者就理所當然地去模仿了啊,實在是……

只能說,這個問題還是早發現早好。我覺得對待鼻濁音,不要抱著一定要發或者一定不發的想法,就讓語音自然流動就好了,因為雖然很多日本人不知道“鼻濁音”這個概念,但還是不自覺地會發類似的音,為了語言的流暢。日語很多音在詞頭和詞中發不同的音(如詞中的た發成類似だ的音),也都是為了語言的流暢。

總之,對於發音,我們只要爭取——標準(不特意發鼻濁音)、流暢和自然就行了。

另外附上兩個初學者易犯的發音錯誤的糾正:

1. 發う音時,嘴唇不要向前突出。

2. 發ふ音時,不要咬嘴唇。

初學日語的10個問題

私信【日語】免費領取日語資料


7. 背單詞的時候有什麼要注意的嗎?

(一)

很多初學者記憶新單詞的時候只單純地去記它的寫法而沒有去記它的聲調,這樣的後果是比較嚴重的。(關於聲調的知識在:新編日語1的69頁;新標日初級上的入門單元)

有很多的單詞,例如讀作“かみ”的這個單詞,當用不同的聲調讀它的時候,它的意思也會隨之不同。

所以我們記憶新單詞的時候,要連同它的音調也一起記憶,當然不是叫你記住它是第幾型音,而只是記住它讀出來的各種“樣子”對應的意思。(可以類比英語中重音的不同引起的詞性的不同。)

(二)

很多初學者(特別是用新標日的同學)在自學了一段時間後(新標日初級上18課出現)才發現動詞是有自動詞和他動詞之分的,可是這個時候已經學習記憶了許多動詞了,於是問題來了,到底我們之前學的那些動詞裡,哪些是自動詞,哪些是他動詞?要重新翻回去確認和記憶又耗費了大量時間。

所以初學者應該從剛開始接觸動詞的時候就關注和記憶它到底是自動詞還是他動詞,養成以後的良好習慣,畢竟這個用起來區別還是很大的,也容易出現要你辨析的情況。關於自動詞和他動詞的區分和概念網絡上面有很多(也可參考新標日初級下冊第33課),我就不贅述了,搜索一下即可。

初學日語的10個問題

私信【日語】免費領取日語資料


8. 單詞裡的長短音真的那麼重要嗎?

在日語裡,當長音出現在單詞或者句子中的時候,如果你稍有不慎把長音發成了短音,或者把短音發成了長音,這個單詞以至於整個句子的意思就都改變了。和人說話,抑或聽別人說話的時候,如果不稍加註意的話,可是會鬧笑話的噢~

所以,注意發對單詞中的長音是非常重要的。

舉幾個例子,讓大家體會下長音和短音的區別:

おばあさん(ば髮長音,意思為奶奶) おばさん(ば發短音,意思為阿姨)

ビール(ビ髮長音,意思為啤酒) ビル(ビ發短音,意思為大樓)

そこ(そ、こ兩個短音,意思為那裡) そうこ(そ髮長音,意思為倉庫) 

そこう(こ髮長音,意思為品行) そうこう(そ、こ兩個長音,意思為草稿)

9. 日語單詞好難背怎麼辦?背了又忘怎麼辦?

其實那些讓你頭疼的假名其實是有規律的,一般人我都不告訴他。

不復習,就會忘——簡單的道理。複習很重要!

但由於人的惰性,複習很難堅持。

所以,儘量不要生硬地啃書上的詞表,用軟件,用網站,用App,這樣才可以有效地複習。

並且同時通過做題、聽力或者閱讀等手段,不斷激活我們學到的新單詞,才更加印象深刻。

另外,想真正掌握一個詞,請多多用它來造句!


初學日語的10個問題

私信【日語】免費領取日語資料

10. 我的日語水平進步很慢或者停滯不前怎麼辦?

不要在“舒適區”學習!所謂在“舒適區”學習,就是說你學習的過程毫不費力。

每天背幾個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就忘了的單詞,每天做做完全聽得一清二楚的聽力,每天看看每個句子每個語法都明明白白的小短文…… 確實不需要什麼力氣就收穫了成就感,也可以美其名曰”學習“,但是,你有在進步嗎?

如果我們持續在“舒適區”學習,我們進步的速度和質量都變得非常低,因為我們始終沒有突破自己所在的水平,沒有走出當前的知識圈,而是一直在原地畏手畏腳地徘徊。如果我們想要進步,想要到達一個新的高度,就必須踏出“舒適區”,進入一些讓我們感覺到不那麼輕鬆的區域學習,進行一些或困難或枯燥的練習和挑戰;從一開始就勇敢地學以致用,大量地犯錯犯錯再犯錯,通過犯錯來激活一個又一個新的知識區,才能把水平真正提高。

但是,難度也不能夠太誇張到完全超出自己的水平,這樣也是不合理的。我們要做的,就是要在“舒適區”和“不可能區”之間找到一個雖困難卻又可以克服的難度來學習,這樣才能順利走向進步。

必須注意的是,在進行有難度的學習前,請務必先打好當前水平的基礎,在目前高度裡的良好基礎是你能夠順利進入到下一個高度的前提,不然只能是空中樓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