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藏物丨玉禁步

“玉禁步”是從明初的“白玉雲樣玎璫”發展而來的,標準的“白玉雲樣玎璫”飾件較少,綴在長長的絲組上,顯得有些稀疏,後來在實際製作時不斷豐富細節的裝飾,所綴玉件逐漸增多,最後定型為多排成對玉葉與各式小玉墜、玉橫樑的組合,相關實物多出自明代后妃及藩王妃妾墓葬中,如梁莊王妃與明神宗孝靖皇后的“玉禁步”。

說文藏物丨玉禁步

陽信縣文物管理所收藏的明代毛思義妻劉氏畫像上繪有形制標準的“玉禁步”

說文藏物丨玉禁步

明初 白玉雲樣玎璫

梁莊王妃玉禁步有二組,復原後通長59釐米和60釐米,二組均缺少頂部的荷葉形提頭,現存玉飾件用四根絲組穿連,共有八排。孝靖後的“白玉雲樣玎璫”通長61釐米,頂端綴鎏金銅鉤一個,下為荷葉形鎏金銅提頭,兩面均浮雕雲龍紋,每面各嵌紅寶石二塊、藍寶石三塊,底邊有四鼻環,分別系四根黃色絲組穿玉飾件,共有十排。慈聖皇太后冠服中有“金鈒雲龍嵌寶石珍珠荷葉提頭漿水玉禁步一副”,所描述的荷葉提頭與定陵實物一致。

說文藏物丨玉禁步

梁莊王妃玉禁步

說文藏物丨玉禁步

孝靖皇后玉禁步

現在博物館或圖錄中展示的“玉禁步”絕大部分是復原後的效果,原本附屬的絲織物大都腐朽無存,因此很難反映出下葬前的真實狀態,劉氏畫像中的“玉禁步”每一組都綴有紅色絲穗,應是當時通行的做法。

如清宮舊藏的明晚期“玉禁步”(故宮定名為“玉組佩”)就是一件難得的實例。該件禁步通長53.6釐米,由53件玉飾串成,題材為“八仙捧壽”,頂部有壽星騎鶴式玉墜和金質雙龍提頭,下垂四串玉件,每串由上下5組構成,上4組玉飾每串各為3件,其中2件為玉葉,1件為玉鏤件,玉鏤件造型有鳳、卍字、壽字、雙魚、壽桃、戟磬等,第5組應是八仙人物,各玉件用黃色絲組穿連,以盤長結相間,上部與底部均綴有黃色絲穗。

說文藏物丨玉禁步

明晚期 玉禁步

說文藏物丨玉禁步

明晚期 玉禁步 局部

說文藏物丨玉禁步

明晚期 玉禁步 局部

說文藏物丨玉禁步

明晚期 玉禁步 局部

說文藏物丨玉禁步

明晚期 玉禁步 局部

說文藏物丨玉禁步

明晚期 玉禁步 局部

從畫像與晚明實物來推測,大部分出土的“玉禁步”可能都曾裝飾有類似的絲穗。這些成組的玉飾件和男子的玉組佩一樣,在行動時會互相敲擊,發出“丁丁當當”的清脆聲響,所以人們用其聲音來命名,稱為“丁當(玎璫)”。《客座贅語》雲:“又以玉作珮,系之行步聲璆然,曰‘禁步’。皆古之所謂‘雜佩’也,古取其用,今取其飾也。”與禁步外形相似但細節和佩戴方式均不同的還有墜領、七事等物,常被今人混作一物,以後再另作介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