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蘇寧小店發展史,看個人影響力“點線面”構成法

網上有句很火的話叫:把自己活成一家企業

。意在讓我們用公司經營的思維來經營自己的人生。一家公司要怎麼樣做大做強,越變越好呢?有一個關鍵因素就是:影響力。影響力會直接影響客戶對於企業的認可程度,直接影響到公司的發展空間。

影響力不僅對公司很重要,對個人的發展也很重要。在生活中,個人影響力大,不僅意味著你在一群人當中是權威,大家對你的信任度很高,你處理事情就會更方便;另一方面,影響力大也意味著你會迎來更多的資源和機會。


個人影響力這麼重要,你是不是很想提升呢?今天我就結合蘇寧集團旗下蘇寧小店的發展史,幫大家解讀如何通過幾何學中的“點線面”構成法,從“精準定點”,到“串連成線”,多線覆蓋“輻射成面”三大步驟,來幫助大家提升自己的個人影響力,放大自身優勢。


從蘇寧小店發展史,看個人影響力“點線面”構成法


從盲目擴張到深耕地區:抓住要“點”,建立扎實的個人品牌

開闢蘇寧小店,是因為剛開始蘇寧集團想在便利店領域內施展拳腳,闖出一番天地。勇氣可嘉,但是它野蠻擴店,不斷開拓全國版圖,還沒有穩定就在前期大量投入。

短短2年間,門店數達到全國第4,但公司損失慘重。同時導致蘇寧小店在業內和消費者眼中的不被看好,品牌影響力急劇下滑。蘇寧小店門面很棒但是內裡實力不足,名不副實,被大家知道後,無奈關店,也被母公司剝離。

從2018年開始,蘇寧小店吸取了經驗教訓,由原來的野蠻擴店轉變為深耕地區,實現地區精細化運作。這一步幫助蘇寧小店提升了它在地區的品牌影響力。提升的關鍵就在於它抓住了“點”。對於個人影響力培養也是一樣,需要我們不能盲目、不能糊塗,而是抓住“要點”。

在《商業智能二十講》中提到,“點”是面上豐富多彩的角色,是指具體的東西。那我們在提升個人影響力的時候,應該注意哪些點呢?下面我從個人影響力培養的三個板塊幫你分析你需要提升最重要的三“點”。

從蘇寧小店發展史,看個人影響力“點線面”構成法


1. 抓住長板,打造權威優勢點

俗話說,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從人性上來說,越是怪異、負面的消息,越能勾起人的瞭解慾望,在我們生活中傳播的很快。心理學上的首因效應說:人與人第一次交往中給人留下的印象會影響對別人之後行為的評價。所以我們需要注意自己的行為,減少負面消息。

蘇寧小店從一開始就弄錯了商業打法,導致虧損這麼嚴重,給業內人士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基於不好的第一印象,很多業內人士即使看到蘇寧小店後來深耕地區,走向正常的發展道路,對它還是持不看好的態度。一些企業也不願意跟它進行合作。所以我們要減少自己的負面消息。

《影響力》一書提到,權威是建立影響力的重要因素。日本著名的企業管理家士樂敏夫也提到,權威先行,權力後隨,企業就會蒸蒸日上。這個時代任何問題都可以在網絡上搜索答案,變的是答案的數量,但不變的是大家對於權威的信任。

因此,我們要找到個人的優勢,並且努力鑽研,提升自己的個人優勢,讓自己變成某方面的權威人士。因為只有你懂得更多,你更加專業,才會有人願意相信你,被你所影響。打造自己成為權威人士,是打造個人影響力的關鍵。

《延禧攻略》裡魏瓔珞作為一個出身平凡的繡女,要在皇宮裡出人頭地本是件很困難的事,但是她做到了。她憑藉著一流的繡工,面對繡布染上鮮血、織繡的金線失竊這樣的危機關頭,還能沉著冷靜,繡出精美的繡品。這種專業能力被皇后賞識,讓她有機會不斷晉升,獲得大家的廣泛關注。

現在是一個比長板的時代,想要提升影響力,就需要有一處專長。光有專長還不行,目前世界上90%的問題都可以在百度上搜出答案,這就意味著你還需要將自己的能力不斷精進。努力成為領域專家,打造自己的權威優勢,就會有更大的影響力。


從蘇寧小店發展史,看個人影響力“點線面”構成法


2. 精準打擊,找好目標定位點

中國有個成語叫:對牛談琴,就是指溝通雙方的信息不對等,造成溝通困難。連溝通都不順暢,讓別人對我們產生好感,構建個人影響力呢。我們避免對牛彈琴式的溝通,關鍵一步就是不能找“牛”,要找能被你影響的人。

香奈兒就曾犯過這樣的問題。2000年,李玟因為在奧斯卡演唱歌曲火了一把,被香奈兒挑中作當年“亞洲區”的代言人,不過後來因為香港的一群VIP客戶認為李玟的形象和香奈兒的貴婦型產品定位有出入,所以集體抗議李玟代言,引起了一陣不小的風波。

反觀《安家》裡的房似錦,常年霸佔銷售榜榜首離不開她精準打擊的能力。有一次她給婦產科醫生宮蓓蓓推銷房子,考慮到她是孕媽媽,對氣味敏感,房似錦每次見她都會噴口氣清新劑;考慮到她收藏了很多大寶的畫作,房似錦就專門給她房子的牆上貼上小孩的畫,佈置的很溫馨。

生活中,我們也要建立這樣的“銷售思維”,寫文章要寫給合適的讀者,演講要對有興趣的人說,分享要跟願意聽的人講,只有精準打擊,找到對的人,才能影響到對方,才能構建你的個人影響力。

從蘇寧小店發展史,看個人影響力“點線面”構成法


3.培養個人粉絲,抓住核心關鍵點

想要構建個人的影響力,你還需要培養核心粉絲。核心粉絲就是指像父母、愛人、孩子這樣永遠支持你,基本不會脫離你的影響力圈之外的人。擁有核心粉絲的好處就在於你在面對影響力下降難題時,自己的影響力圈穩定還在。

就像前些年火起來的粉絲經濟,支撐起了多少明明很不值得一看的爛片。影片雖然評分很低,但是因為有一兩個流量明星在,電影票房還是很不錯。粉絲經濟背後說明了核心粉絲到底有多重要,有一群永遠支持你的人對於職場、生活的幫助很大。

如果你的下屬是你的核心粉絲,你們之間的處事效率就會很高;如果老闆因為你的能力成為你的核心粉絲,你在職場上會越走越順利。總之,培養核心粉絲,讓小部分人始終在你的影響圈之內,對你給人來說既是保障又是機會,非常關鍵。

比如,我國知名企業華為,它的員工不僅工作壓力大,還要面臨被辭職再競爭上崗的殘酷選拔制度,但是華為的員工大多數都會尊重公司的意思,並且被辭職之後依然選擇繼續留在華為。這是為什麼呢?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華為的管理、工作機制激發了大家的熱情,大家對於老闆、公司都是崇拜的,所以才會不捨離開,全體上下勠力同心,創造輝煌的業績。

總之,我們在剛開始提升個人影響力的時候,一定要抓住要點,把握好自己的優勢、定位和粉絲。這三點不是僅僅抓住就夠了,爭取做到最好,避免自己被別人取代。這樣我們的個人影響力才能紮實的建立起來。


從蘇寧小店發展史,看個人影響力“點線面”構成法


從“點”連成“線”:豐富內容,升級服務

深耕地區之後,蘇寧小店著手實現服務內容的調整升級,從最開始的1.0版本的純便利店業務,現在已經升級到3.0版本,再加上很多服務內容,幫助他們吸引了很多顧客。這一舉措背後的核心就在於它有“升級思維”,豐富自己,增“點”成“線”,擴大影響。

培養個人影響力的時候也是這樣。光是落腳在幾個點上不足以快速提升影響力,因此我們要有連點成線的思維,不斷豐富、不斷擴寬。接下來我就和大家說說,我們如何從自己和他人兩方面來做到增“點”成“線”,擴大影響力。

1.增加自己出場頻率,升級影響力傳播線

在心理學領域有一個曝光效應,也叫接觸效應。它指的是我們會偏好自己熟悉的事物。“影響力之父”西奧迪尼也說過,構建影響力就需要你在別人大腦裡植入一個無法拒絕你的開關。而依賴感正好是這個開關,打造依賴感的核心又是增加熟悉感,一件事物出現的頻率越高,人們對其的依賴感更強。

知名自媒體人,《一年頂十年》作者彪悍一隻貓,在2016年運營公眾號有了10萬讀者之後,又開闢了公眾號矩陣,喜馬拉雅音頻節目,“一起聽聽”付費課,“樊登課堂”付費音頻課等多個平臺。在多平臺開花的他,在網絡平臺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個人影響力也越來越大。

我們總說人容易被周圍環境所影響。那麼想要擴大個人影響力,你就可以多出現在別人的環境中,可以是多次參與也可以是擴展多個平臺,讓你的不侷限在一點,而是增加更多落腳點,並且連成線,擴大個人影響力傳播。

總之,想要增強自己在別人腦海中的印象,需要我們學會“曝光效應”,頻繁出現在別人的視野中。出現的頻率越高,別人對你就會越熟悉,更能聽進去你的話,成為被你影響的人。

從蘇寧小店發展史,看個人影響力“點線面”構成法


2.更加考慮對方利益,升級影響力鞏固線

“滴水之恩,湧泉相報”,是人的本性。從古至今,不欠別人人情,一直都是人際交往中的一個共識。我們要是得到了別人的幫助,對那個人的印象肯定很好,這時候他在我們心裡的分量更重,影響力也會更大。

心理學上有個“參與性偏見”,是說我們對於自己參與過的事情會更加的重視。比如當你做了一次演講或分享,對於個人成長幫助很大。但是聽到你分享的人,和在別人嘴裡聽到你分享內容的人,被影響的程度是不同的。顯而易見,前者受到的影響更大。

同樣在職場裡,一個親眼見證你高效處理文件的同事,肯定比旁人更覺得你是厲害的人,更佩服你。所以,當我們要擴大個人影響力時,要注意接受者的感受,我們離接受者越近他們的感受就會越發強烈,就更容易被我們所影響。

用一句話來說就是利他就是利己。要是想提升個人影響力就得學會利他,但是簡單的利他還不夠,如果想要擴大自己的影響力,還需要個人能夠給到接受者更多的幫助,或許是一個更大的平臺,或許是更好的機會。

你越是考慮對方的利益,給到對方更多的幫助,你的個人影響力就會更加穩固。

總的來說,從點變成線,進一步擴大自己的影響力,我們就要學會升級。為自己拓展不同的平臺,讓個人影響力傳播的更廣。此外,多為他人著想,穩定別人對你的認可,鞏固好自己的影響力。

從蘇寧小店發展史,看個人影響力“點線面”構成法


從“線”輻射成“面”:打造個人“內外影響面”,擁有更廣泛的影響力

最近,蘇寧小店全國首家加盟店落戶南京。加盟業務的推廣意味著小店的經營模式將被個人商家不斷複製,推廣至全國。有了這一政策,小店的影響力將會穩步提升,逐漸擺脫之前的不良境遇。

這一舉措背後,我們可以看到,利用別人對於自己經營模式的多從傳播、推廣,就能將此前影響力的單條線擴展成多條線,不斷增加,之後輻射成“面”,擁有廣泛影響力。下面我還是來說一下怎麼從自己和他人兩個方面入手,形成“面”式的影響力。

1.用可留存的形式推廣自己,擴大個人“內影響面”

要想提升影響力,不能缺少的一步就是推廣。說到推廣,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對於企業來說,推廣是承辦活動,是投放廣告。那對於個人來說呢?

在《奇葩說》中,羅振宇說到這樣一句話:影響力怎麼構成,最重要的是兩個能力,第一寫作,第二演講。現實生活中就是這樣,通過短視頻爆紅的李子柒、李佳琦,通過公眾號文章火起來的咪蒙、劉潤,他們都離不開內容。

寫作可以變成實體書,變成電子版;演講也可以通過視頻、音頻等方式進行傳播。看到這些內容的人,作為直接接觸你的人,被你所影響,這就是內影響面。現在網絡平臺那麼開放,採用這些形式記錄我們,可以讓我們有可能被更多的人看見,擴大自己的內影響面。

通過這些形式,讓你的智慧、你是價值能夠被更多人看見;讓更多人接觸到你,被你的思想所影響。倘若沒有這些可留存的形式,能被你直接影響的人只有身邊一部分人,你會失去一片很寬闊的內影響面。

從蘇寧小店發展史,看個人影響力“點線面”構成法


2.利用“轉介紹”環節,打造個人“外影響面”

銷售領域有個“轉介紹”理論,簡單來說就是指購買了一個產品的顧客又把產品推薦給了自己的朋友購買了這個產品。其實這就是我們熟知的一傳十、十傳百,如果個人品牌通過這種方式進行傳播的話,影響力也會大大提升。

“轉介紹”的方式對擴大影響力來說很重要。目前市面上有家做少兒思維課的公司——火花思維,其總營業額中,有75%的營業額是轉介紹促成的。就像我們小時候聽到的大人的流言,哪一個不是在幾個人議論完之後再傳給其他人的。沒有這些“轉介紹”環節,流言也不會傳到你這。

當個人影響力在小範圍內形成後,就要注意那部分人的作用,無論是請他們幫忙做推薦還是宣傳,都意味著將會以某個人為重點再開闢出一塊新的影響範圍,利用這種依靠他人宣傳的“外影響”方式,你的個人影響力越會越來大。

“面”是指環境,是指平臺。個人影響力提升就需要將自己推向一個更大的平臺上,讓自己的影響力輻射更廣。所以,你不僅要讓更多人接觸到你,被你所影響;也要利用介紹、口碑宣傳這種方式,讓你被更多人熟知,不斷擴大自己的影響面。

寫在最後

源於幾何學的“點線面”,可以細化為成精準定點;增加落腳點串連成線;多線覆蓋輻射成面三大步驟。對於個人影響力也是這樣從精確的小範圍出發,不斷加速,不斷擴大,最後成為覆蓋一大片區域。

“點線面”構建法促進蘇寧小店從之前一落千丈的悲傷中跳脫出來,逐步改善了影響力情況。大家在生活中,也可以利用本文提到的“點線面”結構,抓住優勢、定位和粉絲三方面要點,把握住影響力傳播及鞏固這兩條線,最後通過打造“內影響面”和“外影響面”,實現個人影響力的快速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