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能造3萬噸的核動力破冰船下水,為什麼不直接造核動力航母?

俄羅斯3.35萬噸核動力“烏拉爾”號破冰船下水

“烏拉爾”號是俄羅斯第三代最新下水的超大噸位破冰船,總噸位已經達到3.35萬噸,“烏拉爾”號長度達到173米,寬34米,破冰厚度達到3米之深。到了這個噸位就如一艘小型的航空母艦,(現在美軍正在波斯灣的兩棲攻擊艦“基薩奇”就是一艘5萬噸小中型航母,它能搭載30架左右的F35B。日本的2萬噸級“出雲號”能搭載12架左右的F35B)而“烏拉爾”噸位在它們兩者之中。

俄羅斯能造3萬噸的核動力破冰船下水,為什麼不直接造核動力航母?

俄羅斯3.35萬噸核動力破冰船

其實“烏拉爾”號核動力破冰船不是俄羅斯首艘超大噸位的核動力破冰船了,在17年與16年下水的“西伯利亞”號和“北極”號破冰船也是與“烏拉爾”同樣規模的核動力破冰船,這時候俄羅斯的破冰船艦隊數量將達到40多艘,俄羅斯同時也是世界上破冰船最多的國家。

俄羅斯破冰船的用途

俄羅斯有這麼龐大的破冰船艦隊,而且許多是核動力的破冰船,這樣的核動力破冰船7年才需要補充一次核燃料,如果是常規動力的柴油破冰船在7年時間內將需要消耗55萬噸左右的柴油,而且也需要進行繁鎖的燃料補給工作,破冰船是在極地工作,再個燃油船對極地環境也多少會有汙染的情況。

俄羅斯能造3萬噸的核動力破冰船下水,為什麼不直接造核動力航母?

破冰船

俄羅斯擁有世界上最大核動力破冰船,那麼在北極無疑是老大位置,因為在北極地區俄羅斯有許多的石油和天然氣開採項目,俄羅斯國內經濟的發展五分之一要靠北極石油天燃氣資源帶動,所以俄羅斯打造龐大的破冰船艦隊主要是開採資源之所需。

俄羅斯能造3萬噸的核動力破冰船下水,為什麼不直接造核動力航母?

俄羅斯北極油田

俄羅斯有核動力破冰船技術為什麼不直接替換“老爺”型常規動力航母“庫茲涅佐夫”號

還記得那艘冒濃煙的俄羅斯“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嗎?被西方媒體被為“博物館的古董”。已經用了三十年了,不過據瞭解這艘庫茲涅佐夫號艘母在2018年已經被拖到俄羅斯摩爾曼斯克州第82造船廠進行大修,至少3到4年之內不能使用,從此俄羅斯進入無航母時代。

俄羅斯能造3萬噸的核動力破冰船下水,為什麼不直接造核動力航母?

俄羅斯“庫茲涅佐夫”號航母

庫茲涅佐夫”號正在第82造船廠給航母換全新鍋爐,準備動力系統也要全換,換全新的武器防空系統,新的通訊和電力設施,總的來說除了航母外殼,其餘是全換新的。這樣換來換去很麻煩,那麼俄羅斯有現有的破冰船的核動力技術為什麼不直接造一艘核動力航母呢?

相信俄羅斯的核動力技術是夠了,因為俄羅斯的破冰船艦隊中很早就有小型的核動力破冰船了,到現在己經下水了三艘3萬多噸的超大型的核動力破冰船,也是越造越大,所以說無論是技術還是經驗俄羅斯都差不多了。

最主要的原因是俄羅斯還是被經濟所困擾,缺錢才是重點,這時候可能有人會問,俄羅斯都造了三艘三萬噸級的核動力破冰船了,還缺錢?噸位加起來相當於美國一艘10萬噸級的尼米茲級航空母艦。俄羅斯造核動力破冰船主要是為了在北極開採石油天然氣來用的,是用來及時賺錢的,是用來解決俄羅斯經濟問題的,首先錢的問題解決了,想要搞什麼都可以。

俄羅斯能造3萬噸的核動力破冰船下水,為什麼不直接造核動力航母?

有錢才是硬道理

而航空母艦造好擺在就是花錢的,光花錢不掙錢,隨便兜幾圈幾萬美金沒了,所以把舊航母修修用吧,能省就省一點,現在俄羅斯造一艘新型航母確實是俄羅斯的急需,但是錢,維持經濟更是現在俄羅斯急需的,光北極石油,天然氣的開採量能負擔起俄羅斯一年20%的GDP。不過覺得如果打算要造核動力航母,就不會再造滑躍型的甲板,就要用上配套的蒸汽彈射或電磁彈射。你覺得俄羅斯的電磁彈射器技術突破了嗎?

俄羅斯能造3萬噸的核動力破冰船下水,為什麼不直接造核動力航母?

電磁彈射航母

國際那些事 歡迎關注 點個贊 指點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