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澄:舅家的自行車

編者按:郭澄是萬榮縣一位多才多藝的文化工作者,他在萬榮,我在河津,因為同為萬榮人,同對文化的喜好,同是電影人,所以特別崇拜這位身上閃著萬榮文化光輝的兄長。今天看了他的一文章,感到特別接地氣,推薦給大家一讀。一一編者

舅家的自行車

小時候,走舅家對我和弟弟來說是一件很美的事。舅家在北牛池村,距我們太賈村十公里左右。那時候,二十里地左右的舅家,對我們來說是個很遠的地方。一年四季,也就是在逢年過節的時候去。其中,有步行去的,也有坐上爸爸的自行車去的。因為每去一次都要離開村莊,和小朋友分別一天或幾天,就像到外地停了幾天,回來了有“故事”講;再就是舅家院子大,有棗樹、杏樹、果樹能解饞;最重要的是每次去能穿新衣服。可讓我最難忘的是去舅家“要”自行車……

七十年代,每到深秋入冬時,生產隊根據各家各戶人口多少,把紅薯、棉花柴按行數分給各家各戶,讓大家自己去刨、去拔。那幾年,父親剛去世,我們兄弟姐妹多年齡又小,紅薯和棉花柴又是按人頭分的,媽媽一個人收不了,舅舅常到家裡幫忙。那年,記得三舅和四舅到家裡,給我們刨紅薯。刨完、裝車拉回家,再簡單吃一口飯,天就要黑了。辛苦了一天,他們倆合騎著一輛老式自行車急忙趕路。這時,我和弟弟卻“謀”上了自行車,他們前腳出門,我們倆便悄悄地跟在了後面……

郭澄:舅家的自行車

舅家這輛自行車很舊,手把彎得很特別,聽大人說是一輛日本貨。但在當時,這輛自行車卻是家裡一件很重要的交通工具。我和弟弟在舅家時,用這輛自行車學會了在大梁下面掏著騎,俗稱跨著騎。

三舅和四舅走到了村口,正準備騎上走時,發現我們跟在後面,便勸我倆回去。我倆沒有聽,他走我們走,他停我們停,無奈的兩個舅舅走走停停。我倆個為了能騎上自行車,不顧他們疲勞,不怕他們發火,反正是堅定“信念”決不回家。就這樣,堅持走了二十里地,晚上八九點到了舅家北牛池村。因為我們是偷偷跟上舅舅走的,勞累了一天的媽媽並不知道。為了不讓媽媽擔心,好像他們又到大隊,給我們村打了個電話,告訴媽媽,我倆跟上他們到北牛池了……舅爺和舅奶一點都沒有責怪我倆,急忙讓我倆喝水吃飯,並答應我們明天把自行車騎回去。這樣,我倆才心滿意足高高興興地睡覺了。

第二天一大早,我便跨著車子,弟弟坐在後面,在一路下坡的土路上一路春風高高興興回了家……

郭澄:舅家的自行車

到家沒幾天,由於年齡小腿太短勾不上腳踏,不能在座墩上騎,我們先學會了在大梁上騎。有一次媽媽到解店趕集,我放學知道後,騎上自行車去接她。好像老天安排的一樣,剛從村裡土路上拐到縣城到稷山的石子路上,就碰見了媽媽。我讓她坐到車子後面,她擔心我的技術不高半天不坐。最後在我的軟磨硬泡下,才無奈地坐了上去。因為我是在大梁上騎,她便把座墩緊緊抱住。我三下兩下便腳搭過大梁騎開了。這時的成就感、自豪感、勝利感一起湧上心頭,身體在樑上左搖右擺,僅僅幾分鐘就到了村口敬太坡上。可能是怕巷道路況複雜出事,媽媽從後坐上跳了下來……現在想想,當時媽媽身上肯定出了一身冷汗。但她歡心地笑了,坐上了十三四歲兒子的自行車,一種滿足感,一種喜悅感,很自然從心頭流露了出來……

最後,這輛自行車再也沒有回過舅家,就在我們家慢慢爆胎、斷鏈,最後悄無聲息地消失了,至今也想不起它的部件最後去向何方,但那時的情、那時的景,卻深深留在了心裡…

作者簡介

郭澄:舅家的自行車

郭澄,1962年生,萬榮縣太賈村人,就職於萬榮縣電影放映管理中心。熱愛文學創作,曾有多篇小文散見報刊《萬榮人》、《后土文化》《飛雲》雜誌和軍山文化傳媒、故鄉萬榮登載。

(來源:潑墨青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