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餘韻厲害 兩年獲四項專利

貴州餘韻厲害 兩年獲四項專利

黔樂古琴代表畢節文創產品參加深圳文博會

貴州餘韻文化研究發展有限公司充分利用本土資源優勢,融合兩“非遺”藝術載體精髓,緊緊圍繞古琴謀求發展,兩年搏得國家四項發明專利及兩位將軍賞識。

貴州餘韻厲害 兩年獲四項專利

單套件展示

古琴歷史悠久 遺存文化豐碩

古琴是中國最古老和傳統的彈撥樂器,起源於原始社會時期。西周時期,古琴及古琴藝術已在國內廣為流傳,成為重大祭祀的演湊樂器。隋唐時期,古琴及古琴藝術傳入東亞各國,並融入這些國家的傳統文化,從而悄然成了西方人心目中的東方文化象徵。

歷時三千餘年的發展,古琴不僅留下了很多傳世珍品,也沉澱了豐碩的藝術文化,其中古琴專書達170多種,曲譜達3000餘首。

悠久的古琴歷史,豐碩的古琴文獻,不僅蒂造了完整的古琴藝術文化體系,也為古琴名正言順地走國門提供了有力的證據。2003年,中國古琴藝術榮獲聯合國“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的稱號;2006年,入選國務院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從此,古琴的藝術價值再次得到了世界公認,古琴樂器也被推上了“中國樂器之最”的寶座。

貴州餘韻厲害 兩年獲四項專利

成品展示

選材古今融合 質量集體把關

“要做就做好,不能丟了祖宗的臉!”這是貴州餘韻文化研究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登華常掛嘴邊的一句話。不過對歷史悠久,工藝成熟,舉世矚目的古琴再行研發並非易事。弄得不好不僅會實得其反,還有傾家蕩產,甚至債臺高築的可能。

“斫琴上取桐木,下取梓木,以桐之柔配梓之剛,以材之陰陽相合得音之剛柔相濟。”是古代對作琴材料的基本要求。而今,雖然跳出了上桐下梓的束縛,但也絕非一般木材所能為之。

木材是穩定和提升古琴質量的基礎。為從源頭上把好品質關,該公司結合本土資源,對古往今來作琴材料,均一一進行了試製。經反覆實驗和論證,百年杉木和桐木成了作琴的最佳選材,也成了該公司製作“黔樂古琴”的最後選材。

“製作古琴對材料的要求的確很高。同地、同名和同齡的樹,因生長的具體位置、土質和光照不同,材質也有很大的差異。當然,製作的成品也有很大區別。”走訪中,該公司王總經理告訴記者。

為嚴格把好選材關,該公司成立了材質鑑定小組,把材料採購、存放及選用等均全部納入了統一管理,從而全面構建了集體鑑別,領導統籌的用材質監督管理體系。

貴州餘韻厲害 兩年獲四項專利

專利產品及細節展示

致力傳統匠心 融匯八方絕技

倍受世人追捧的古琴樂器,肯定不是釘子和膠水木匠的產物。貴州是我國森林覆蓋率較高的省,從古至今名花好樹數不勝數。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有了豐富的木材資源,何愁技藝高操的木匠。

為全面提升工藝品質,該公司聘用當地名匠組建了樂器研發團隊。為從專業的角度提升古琴質量,公司不僅多次帶著工匠們在北京、西安和揚州等地輾轉拜師學藝,還邀請了北京、廣州、西安、揚州等地的作琴師入廠指導。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不斷學習,公司很快研發出了一套屬於自己的生產工藝流程,實現了從設計到包裝的精細化手工作業。

貴州餘韻厲害 兩年獲四項專利

培訓基地一角

嫁接本土漆藝 打造古琴珍品

古琴是實現藝術價值的載體,實用是固有價值的體現,觀賞是再生價值的延伸。為全面提高古琴的實用性和觀賞性,該公司充分利用鄰縣地域優勢,把大方的漆器藝術工藝及原料全部融入到了樂器中。

東漢年間,大方人發現漆樹的價值,並摸索出了生漆的使用方法。明洪武年間,大方籍女政治家、貴州宣慰使奢香夫人,把土漆研製成“朱漆”上貢朝庭,從而深得皇帝賞識。此後,大方人民自創了觀用兼備的皮胎漆器。

道光年間,大方漆器工藝品盛行全國,生產作坊遍及大街小巷,從而博得“漆城”之名。1915年,大方漆器在萬國博覽會榮獲銀獎,從此,大方漆器與茅臺酒和玉屏簫笛被統稱為“貴州三寶”。

2008年,大方漆器藝術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10年,大方漆器獲得“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2013年,大方被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授予“中國漆器之鄉”的稱號。

“方漆清如油,照見美人頭,蕩起虎斑色,擔起釣魚鉤”是世人對大方漆藝作品的讚賞。名不虛傳,大方漆器的確如此。不過大方漆器藝術能有今天的造化,主要源於漆質和漆技兩個方面。大方生漆的質量的確好,漆酚含量可達70%以上,具有燥性強、漆膜光潔、耐磨、耐溫、耐腐等特點。製作大方漆器共有50多道工序,80多個環節,每道工序和環節都只能靠漆師手工完成。

大方漆器中國非遺藝術的載體,古琴是人類非遺藝術的載體。兩個非遺載體的原料和技藝融合而生的產物,有人還質疑這不是世間古琴極品嗎?

貴州餘韻厲害 兩年獲四項專利

餘鵬翔將軍現場贈書

深受市場青睞 榮獲將軍揮毫

市場是檢驗產品的唯一標準,優與劣只能由消費者說了算。為此,該公司先後邀請北京、廣州、西安、揚州及遵義和六盤水等地的古樂專家和愛好者舉辦了《京粵黔等五省區古琴專題音樂會》和古琴交流研討會。會上,來自省內外的專家和愛好者,很快被“黔樂”和“黔韻”古琴的音效和外觀吸引。

2019年,該公司參加了貴州金沙縣舉辦的《京粵黔等五省區古琴專題音樂會》。會上,該公司推出的“黔樂”古琴,不僅深得消費者青睞,還搏得了國務院原文化巡視員 、中國素質教育協會榮譽主席 、廣東省傳統文化促進會創會會長 、廣東省文化學會顧問 、中國人民解放軍某部原政委餘鵬翔將軍的賞識,並當場揮毫“黔樂”相贈。

同年秋,該公司在北京向申萬勝將軍彙報公司研發情況時,推出的“黔韻”古琴得到了原中國人民解放軍藝術學院院長,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申萬勝將軍的賞識,並揮毫“黔韻”書贈。


貴州餘韻厲害 兩年獲四項專利

公司專利證書

盛世黔樂 餘韻不凡

盛世黔樂,餘韻不凡。據瞭解,該公司成立以來,始終堅持以古琴、蘆笙、架鼓等民間民族樂器,及藝術文化的研發為目標。通過兩年的努力,該公司研發的產品,先後獲得了“一種具有隱蔽擴音孔的古琴桌”、“古琴(黔樂一號)”、“桌椅套件(古琴)”、“古琴琴套(黔樂)”等樂器及配套件的四項專利,完成了“黔樂”和“黔韻”兩個商標的註冊和使用。

目前,該公司研發和生產的產品已暢銷全國,不僅與省內外多家民族樂器公司及專業機構達成了合作共識,還將茶道藝術與古琴藝術融會貫通,形成了集研發、生產、培訓和銷售於一體的運營模式。

黔樂和黔韻古琴的問世,無疑為公司的發展找到了方向,為貴州民族樂器的崛起邁出了堅實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