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登山终极梦想中国第一人:34年前来深圳闯一闯开启追梦历程

完成登山终极梦想中国第一人:34年前来深圳闯一闯开启追梦历程

攀遍世界高峰,张梁觉得,最微妙的时刻,依然是回到深圳的那一刻,“从冰天雪地回到繁花似锦,朋友说这有点铸剑淬火的意思,我觉得挺形象”。从2000年开始登山,到2018年完成“14+7+2”的人类登山探险终极梦想,每年,张梁都会有几个月在雪山上,雪山是冰天雪地,是生死考验,是前路未卜。但深圳不同,每次从雪山归来,飞机落地深圳,车辆行驶在深南大道上,马路两旁树影婆娑,高楼林立,张梁就知道自己到家了。

本期追梦人:

完成人类登山探险终极梦想的中国第一人张梁

完成登山终极梦想中国第一人:34年前来深圳闯一闯开启追梦历程
完成登山终极梦想中国第一人:34年前来深圳闯一闯开启追梦历程

“14+7+2”:

两年前完成人类登山终极梦想

张梁上一次被媒体广泛报道,是2018年他完成“14+7+2”的时候,这三个数字,指的是登顶地球上全部14座8000米以上山峰、七大洲最高峰,并以探险方式徒步滑雪抵达南北极点。在张梁之前,全世界只有韩国人朴英硕一人在2005年完成。张梁,是完成这个登山梦想的第一个中国人。

“英勇事迹”当然有很多,若真要说起来,大概好久也说不完。比如2010年,攀登尼泊尔道拉吉里峰时,下撤途中发生意外,6名队员有3人遇难,张梁最终几乎是自己一人下了山。2013年,张梁挑战干城章嘉峰,虽然12人最终成功登顶,但有5名队友在下撤时不幸遇难。

张梁亲眼看着太多队友受伤、遇难的事故发生,雪山上充满未知,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有可能把人带向死亡。但他从没想过放弃登山这件事,“我只会放弃差的探险公司,但不会放弃登山”。2000年,张梁第一次开始登山,选择的是玉珠峰,“当时发生了山难,反而触发了我和一群朋友想进山看一看的想法”。那之后,张梁就登“上瘾”了,登山是一个挑战性很大的运动,只有这么大的挑战性,才能让人真正看到自己、了解自己。

“与众不同”的攀登者:

放弃的哲学很重要

功利的心态不可取

登山并不完全是运动性的,这项运动给张梁带来了更多哲学的思考,“这么多年我依然健康平安,每次四肢健全地回来,我觉得是平和的心态和懂得放弃的态度帮助了我”。

2018年完成“14+7+2”时,张梁的心情并没有太大的起伏,他说自己更喜欢用平淡的心态来对待攀登这件事,登山不是攻克一个课题,也不是跑一场马拉松,无法用目标性的概念去诠释。他更倾向于认为,攀登是没有止境的,登顶某一座山不是终点,“14+7+2”,更不是终点。他说自己喜欢循序渐进、随遇而安,失败的时候不会过分沮丧,因而完成的时候也没有欢呼雀跃。

张梁和所有户外运动家一样,有着精壮的身材和黝黑的皮肤。他说话语速很慢,不急不躁,说话的间隙,会停顿、思考,更多时候,这名登山家给人一种淡淡的感觉。他觉得,登山家需要这样的特质,“平和的心态是对登山者的基本要求,登山家不需要短跑那样的兴奋,极限高海拔的攀登更要求平稳淡定”。

温和的性格,也让这名登山家更懂得“放弃”的哲学。他自己大致数过,十几年间,他不少于10次,因为危险的特殊情况放弃登顶。对登山者来说,放弃并不容易,攀登前期需要进行大量的、漫长的准备,进山后又面临许许多多的考验,如果在接近顶峰时遇到特殊情况,放弃就意味着前面所有的付出都白费。心态不够平稳的登山者常常不甘心放弃,而许多山难,也正是因为这样才悲剧性地发生。

张梁却认为,学会放弃,是一个登山家必备的素质,“功利的心态在攀登中是绝对不可取的”。

34年前来到深圳:

“深圳是一个很大的平台,

让每个人去追梦”

1964年出生,张梁今年56岁了。他的头衔有很多,中国著名登山探险家,中国农业银行深圳市分行员工,深圳市登山户外运动协会会长。他始终认为,这样丰满的人生,只有在深圳才能实现。

1986年,张梁大学毕业,从小在石家庄长大的他,在分配单位时选择了深圳,“特区是最大的吸引力,就想自己闯一闯”。坐了整整一天多的火车,张梁从石家庄到了这座南方城市,初到之时,深圳依然是渔村状态,“国贸都没有建成,整个城市还是非常原生态的状态”。从那一年开始,张梁就在深圳一步一步,奋斗出属于自己的人生,也一年一年,见证特区的发展。

“只有在深圳,我的探险欲望才如此强烈”。从石家庄到深圳,从深圳到世界,是这座城市给了张梁更开阔的眼界和探索的勇气。张梁喜欢这里鲜活的生命力,也喜欢敢闯敢拼的城市精神,更喜欢深圳的开拓包容,“深圳是一个很大的平台,大到足以让你去尝试各种不同的东西,让每个人去追梦”。来到深圳的时候,他形容自己是一张白纸,如今他已饱经雨雪,把深圳当成了第一故乡。

寄语新生代:

脚踏实地,做好人、做好事

“14+7+2”的巅峰之后,很多人好奇张梁会做什么,登顶人类登山的极限后,还有更大的挑战吗?两年前接受采访时,张梁就说,那不是句号,只是逗号。这两年,张梁没有再挑战8000米以上的雪山,但小山的攀登倒是没有断过,他也参加很多群众性的户外运动,从点滴约束自己的精神状态。

除此之外,这两年张梁做得更多的是和各种人群交流分享,感受不一样的人生状态,“这样的交流更有温度,我自己收获很大,促使我不断去思考”。张梁觉得,做这样的交流,尤其是和年轻人分享自己的故事,哪怕只对其中几个人产生影响,意义都远大过攀登8000米。

今天的深圳依然脚步匆匆,年轻人们感受经历着属于新一代的焦虑,攀登、远行、环游世界,也许是很多人的梦想,但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未必能实践。作为“过来人”,张梁更想建议今天的年轻人脚踏实地,做好人、做好事,“我也是经过了很多年的积累和付出,才能达到另一个境界和顶点”。

这又何尝不是所谓“深圳精神”的奥义?在张梁在深圳奋斗的这几十年里,深圳的实干精神始终鼓舞着他前进。最近,他很喜欢尼采的一句话,“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追梦人说:

深圳带给自己什么?

特区是最大的吸引力,就想自己闯一闯。只有在深圳,我的探险欲望才如此强烈。

深圳是一个很大的平台,大到足以让你去尝试各种不同的东西,让每个人去追梦。

登山者要有怎样的心态?

平和的心态是对登山者的基本要求,登山家不需要短跑那样的兴奋,极限高海拔的攀登更要求平稳淡定。学会放弃,是一个登山家必备的素质,功利的心态在攀登中是绝对不可取的。

追梦故事:

在宁静的山间思考如何活着

登山运动的另一个迷人之处,在于山间的宁静。张梁觉得,探险过程看似壮怀激烈,但远离了都市喧嚣,在白茫茫一片的雪山中,他获得了更多思考的时间,攀登的过程中,他更多在回忆人生,思索应该如何活着。活在深圳,张梁见惯了行色匆匆和都市生活,“常常看到写字楼的灯光亮到凌晨,我常思考那是为了什么?”

统筹:南都记者 蔡宇晴

采写:南都记者 吴灵珊

受访者供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