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台商给母亲的信

人在年轻的时候,觉得到处都是人,别人的事就是你的事,到了中年以后,才觉得世界上除了家人已经一无所有了。—— 王小波

一位台商给母亲的信

我的母亲:

母亲是我这辈子看过,最慈祥,温和的人,她用一辈子教了我们几个兄弟姐妹,什么是爱,坚毅,诚朴,善良。

母亲嫁给在乡下的爸爸,那是比较穷困的年代,她需要跟着下田,做各种农活儿,平时要孝顺婆婆公公,也要照顾家里的所有大小事,但是她总是默默的做,弱小的身躯,却要协助父亲,扛起家里的一切,也给了我们兄弟姐妹平凡却是幸福的童年。

五十年代,台湾乡村的条件是困乏的,但是我记得从小家里总是整理得干干净净,印象里,窗户,门都会安上纱窗,就是为了保护我们小孩,不要给蚊虫叮咬。衣服经常是父亲穿旧了的绿色制服,母亲自己改成一件件漂亮的绿色衣服,夹克,有时还会做别致的领结,家里虽然不富裕,但是从小我们就是穿着整齐清洁,也没有感觉过任何匮乏。

我很相信一般人所谓的美味,是从小妈妈就给的品尝标准,很多人,即便走遍天涯海角,但经常最想念的会是妈妈的一些菜,看起来普通,但是,那会是永远的美食。小时候,母亲经常问我们吃什么,我们经常不会回答,但是吃饭时刻,桌上永远都是我们最爱吃的各种家常菜,她似乎永远知道我们想吃什么,爱吃什么。

初中时候,学校离家有段距离,同学早上都会带便当,母亲为了能让我中午能吃上热饭,她要提前准备便当,还要骑上脚踏车近一个小时为我送到学校门口,海边乡下的海风有时非常强烈,母亲每天就这么辛苦的为我送饭,回想起来,她的爱,我真的无以回报。

早些年乡下会有一些乞讨的人,母亲不会让他们空手而返,一定会奉上米粒,她总是量力去协助别人。

除了我们从小的幸福满满,印象里,母亲从没有大声说过话,也没有与人任何的口角,她总是嘴上永远挂着微笑,温和待人,那浅浅温馨的微笑,一直烙印在我的脑海。

我从初中毕业就离开家在外求学,那时候没有各种通讯的便利,她为了我们回家方便,省吃俭用,一个人做多份工作,连晚上都继续做着手工,家里客厅就像工厂,微薄辛苦的积累,才把家搬到车站附近,心里只有子女,没有为自己,一切都为子女考量。

长大后,我们兄弟姐妹就各奔前程,在各地工作,与母亲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少,可以想象母亲对儿女的思念。晚年母亲信佛,每天早上很早就会起来念佛,拜佛,数十年如一日,她的恒心与毅力着实令人佩服,虔诚的她经常参与佛教活动,也经常劝说大家要做好事,存好心,多拜佛念佛。比较巧合的,她也是在朝拜途中往生,永远离开了我们,她生前交代,她往生要海葬,我们按照她的遗言,给母亲送行,亲自将骨灰洒向海洋,连对她每年的祭拜,她都让我们省略了,她就是这样一个处处为他人着想的人。

我的母亲,就像天下的母亲一样,都是平凡而伟大,母爱与母德也正是推动世界向前的摇篮,这个社会应该要经常歌颂母爱的伟大,让世界更温馨更祥和。

我的母亲往生虽已经近二十年,但是她的温暖与爱心一直沐浴着我,让我经常想起她,感激她,也觉得有母亲是世上最幸福的事。奉劝有妈妈的人,一定要照顾好妈妈,孝顺妈妈,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父母总在排练场外等待,或在家里做好饭菜,这永远是深藏在她心底的感动。

我们都知道,有的爱只是默默守候,从不以占有为目的,却成为支持我们成长的精神动力。父母的关心,藏在点点滴滴,但终究会以告别来结束。

人生很长,父母的陪伴却很短。

文章作者: 董炳煌(东莞台商协会松山湖分会 财务长/东莞晋弘医疗器械设备有限公司 董事长兼总经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