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至上的時代,如何保持清醒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

是啊,

現在是個娛樂至上的時代。

《反全球化》著作中寫到,1995年9月27日至10月1日,美國舊金山舉行過一次會議,集合了全球500多位政治、經濟精英,包括撒切爾、老布什、各大頂尖企業的董事長等等。

會議的主題是,如何應對全球化。

會上,與會者一致認為,全球化會加劇貧富差距,會使財富集中在全球20%的人手上,而另外80%的人被“邊緣化”。

那麼,如何化解這80%的人和20%精英之間的衝突?如何消解這80%人口的多餘精力和不滿情緒,轉移他們的注意力?

當時的美國高級智囊布熱津斯基認為,唯一的方法,是給這80%的人口,塞上一個“奶嘴”。

讓他們安於,為他們量身訂造的娛樂信息中,慢慢喪失熱情、抗爭慾望和思考的能力。

他說:“公眾們將會在不久的將來,失去自主思考和判斷的能力。最終他們會期望媒體為他們進行思考,並作出判斷。”

這就是聞名遐邇的“Tittytainment”戰略,由Titty(奶嘴)與 Entertainment(娛樂)合成。

“Tittytainment”戰略共兩點:

一、發展發洩性的產業。

具體而言,包括色·情業、賭·博業,發展暴力型影視劇、遊戲,集中報道無休止的口水戰、糾紛衝突等等,讓大眾將多餘的精力發洩出來。

二、發展滿足性的產業。

包括報道連篇累牘的無聊瑣事——娛樂圈新聞、明星花邊、家長裡短,發展廉價品牌,各種小恩小惠的活動,以及偶像劇、綜藝等大眾化娛樂產業,讓大眾沉溺於享樂和安逸中,從而喪失上進心和深度思考能力。

一言以蔽之,那些被邊緣化的人,只需要給他們一口飯吃,一份工作,讓他們有東西可看,便會沉浸在“快樂”之中,無暇進行深度思考,更無心挑戰現有的統治階級。

這個戰略目前來看,挺成功的。

01

缺乏深度思考的人

總是“想當然”

一位公安局長,在路邊同一位老人談話。這時跑過來一位小孩,急促的對公安局長說:“你爸爸和我爸爸吵起來了!”

老人問:“這孩子是你什麼人?”

公安局長說:“是我兒子。”

請你回答:這兩個吵架的人,和公安局長是什麼關係?

這一問題,在100名被試中,只有2人答對。

後來對一個三口之家問這個問題,父母沒答對,孩子卻很快答了出來:

為什麼那麼多成年人,對如此簡單的問題解答,反而不如孩子呢?

這就是

“想當然”的思維定式:按照成人的經驗,公安局長應該是男的,從男局長這個心理定勢去推想,自然找不到答案;而小孩子沒有這方面的經驗,也就沒有心理定勢的限制,因而一下子就找到了正確答案。

很多人依賴經驗,在有的時候,經驗確實非常管用。但世上的事情往往是這樣——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聰明反被聰明誤。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

微博網友柴門人語,就分享了一個自己的經歷:

這樣細小的事情,在我們的生活中雖然微不足道,但它告訴我們,遇到問題一定要仔細觀察,認真思考,不要按照老經驗輕下結論,否則,就會貽笑大方。

由此可見,缺乏深度思考,你就會過於依賴經驗和思維定勢,限制自己的思維寬度,難以走出困境。

02

沒有深度思考的努力

是低效的

有人說,我每天很忙,忙得焦頭爛額,但依然沒有成果,感到很迷茫,不禁想問:努力真得有用嗎?

很明確地說:努力有用,但有一個前提,你的努力必須是高效且有方向的。

很多人每天喊著自己很忙,但是當你問他每天忙什麼的時候,他又回答不上來,就一句話:反正挺忙的。

而且,這樣的人往往還有些症狀,就是不太喜歡目前正在做的事,也不太願意離開做出改變。

很忙,卻不知道為什麼忙,忙什麼,這種奇怪的狀態就是因為思想上的惰性:懶得去思考自己真正想要什麼;懶得直面自己的內心需求;懶得與自己對話。

曾讓一位實習生做一份表格,結果過了大半天都沒做好,我過去一看,他的excel操作基礎很差,一百多行的數據需要算一個總和,他竟然一個個算過去。

其實兩秒鐘就可以解決,一個求和的公式一拉就出來,但他足足算了半個多小時,結果還不一定準確。

你能說他不努力嗎?

不能,他很努力地在算,但是方法不對,這種努力是很低效的。

懶得去思考和總結,這對一個人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當你發現自己忙而低效的時候,應該停下來尋找更高效的方法,而不是一味埋頭苦幹。

不愛動腦是人的本性,但你要克服這種惰性。

我們的大腦也是用進廢退,不動腦子,能帶來短期的輕鬆,但長期來看,它只能導向空虛和無聊。

03

沒有深度思考

就沒有質疑和進步

我們總是會產生一種誤解,閱讀了一篇文章,看了一個科普,聽懂了一個道理。就以為自己掌握了真理,瞭解了其正確的內涵。從不質疑也不深究。

猶記得高三刷題那段時期,爭分奪秒的做試卷,到後期老師已經無法每張試卷都講到,便讓我們做完了參照標準答案給自己打分。

我們班的同學,無論是學霸還是學渣都對標準答案深信不疑。

有道題,怎麼算都與標準答案對不上,即便如此也沒有人懷疑答案是錯的,於是只好去找老師解惑。

老師在講題之前說道:這道題,整個年級,只有三個班有學生堅信自己的答案是對的,標準答案是錯的。而我們班,沒有一個人提出質疑,但事實證明,標準答案確實錯了。

那時候我才意識到,我們學了這麼久,學到的竟只是答題模板,我們就像工廠統一加工的產品,標準化、機械式,死板且毫無思想可言。

反觀歷史上那些取得成就的人物,都是在“深度思考-質疑-探究-繼續思考”的過程中發現真理。

1590年,意大利物理學家伽利略,在比薩斜塔上做自由落體實驗,將兩個重量不同的球體從相同的高度同時扔下,結果兩個鉛球同時落地,由此發現了自由落體定律,推翻了此前亞里士多德認為的重的物體會先到達地面,落體的速度同它的質量成正比的觀點。

歐幾里的《幾何原理》中的一條定理:三角形內角和等於180°。

兩千多年中,人們一直以為這是天經地義、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定理,科學家對這一定理的真理性更是深信不疑。

德國數學家須外卡爾特在研究中,質疑該定理。德國數學家黎曼從須外卡爾特的思路中得到啟發,使非歐集合破土而出。

黎曼指出,歐幾里得幾何並不是在所有空間都適用,例如在地球面上,三角形的內角和就大於180°。

17世紀下半葉,世界的科學權威是牛頓,牛頓認為光是一種微粒流,並用它解釋光的直線傳播、鏡面反射、界面折射等現象

但是,惠更斯卻持不同看法,他認為微粒說不能解釋更復雜的繞射、干涉等現象,主張光是以太波,而且講得頭頭是道。

由於牛頓的聲望高,多數人支持微粒說,惠更斯成了孤立的少數派。

但他並不隨大流,不迷信權威,堅持獨立見解。隨著研究的深入,到19世紀初,波動說戰勝了微粒說。

非典剛出來時,中國許多醫學權威都認為是衣原體病毒,但鍾南山院士另有發現,他大膽質疑,屢次堅持自己的觀點,認為是冠狀病毒,為當時快速確診,救治病人立下了大功勞。

種種案例都充分凸顯了深度思考的必要性。只有進行深度思考,我們才會去質疑、去深究,思想和觀念才會更新進步,人類的認知才會得到發展。

04

深度思考的養成——記住這兩點

一、給自己安排深度思考時間

時間是進行慢思考的前提條件。有人以星期為單位進行安排:

領英公司的CEO傑夫·韋納,每天留出90分鐘到兩個小時,進行深度思考,他將這段緩衝期視為“最重要的生產工具”。

路創公司董事長兼聯合CEO蘇珊·哈卡琳說,“我通常利用步行的40分鐘進行深度思考,同時我會在每天早晨喝咖啡時,讀一些提升自我的文章。”

達爾伯格全球管理合夥人雅納·卡卡爾,每週要進行三次深度思考,每次持續兩個小時。她說,“思考這件事是指派不了他人代勞的。即便還有一堆重要的電話、會議、郵件等著我,我也要守護住我的思考時間。”

還有一些人,是單獨花一天的時間進行集中思考。

布里恩•斯丘達莫爾是易城通品牌的創辦者。每週他都會騰出週一這一整天的時間,用來思考以及安排下一週的一系列會議。

他還給自己創造了一個非常合適的環境,進行深度思考,所以每個週一他都不用去公司上班。

所以,無論多忙我也建議你,抽出一點時間,不受外部干擾,摒棄所有雜念和瑣事,專注在你認為最重要的事情上面,去深入地思考和練習。

很多人認為,上班就是為了掙錢,下班後還動腦子,多累啊,休息娛樂不好嗎?

但我要告訴你:你的一天裡面,其他的時間都是被動的,只有這段真正聚焦、專注的時間,才是你這一天最有價值的部分。

二、多觀察,多問為什麼,質問真的嗎。

懶得思考往往又跟懶得觀察,聯繫在一起,從來沒有孤立的事件,每一個社會新聞都有前兆。

就像每次地震前都有徵兆,水異常、氣象異常,生物異常;鯰魚瘋狂遊動,雞停止下蛋,蜜蜂離開蜂巢、老鼠搬家等等。

在觀察後,我們要針對一個點,不斷地追問“為什麼”,直到沒法再繼續深入為止。

例如:

為什麼今天的工作沒有做好?

因為沒有事先弄清楚標準流程。

那麼你就應該繼續追問:為什麼沒有事先弄清楚標準?是因為沒有時間,還是自己不夠重視,還是不知道如何獲取相關信息?

如果是不夠重視。那麼為什麼不夠重視?我在執行的時候,心裡是怎麼想的?我是通過哪些因素來判斷優先級的?是這些因素不正確,還是我對這項工作的理解不到位?

諸如此類,一步步深入,剖析自己的信念,這樣你才能真正發現,自己的問題出在什麼地方。

最後,質問真的嗎?

儘可能從相反的角度,去看待問題,不斷去消解、解構自己的認知框架,減少偏見和盲區。

有時候,一個深刻的真理的反面,可能是一個更深刻的真理!

堅持這幾點,並逐漸內化成為習慣。你會發現,深度思考是有力量的。它將穩健而堅決擴大你的認知邊界,不斷推動你上升。

努力很重要,怎麼強調都不為過,它是優秀結果的必要非充分條件。那麼如何讓它變得充分必要?

答案是——拒絕思維懶惰,習慣於深度思考,提升自己的認知水平。

愛因斯坦說過這麼一段話:

如果給我1個小時解答一道決定我生死的問題,我會花55分鐘來思考這道題到底是在問什麼。一旦清楚了它到底在問什麼,剩下的5分鐘足夠回答這個問題。

亞聖孟子說,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這裡的勞心者就是動腦子的人。

願大家都能多進行深度思考,成為勞心者,治人而不受治於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