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百年(六) 最佳二五仔:意大利

眾所周知,一戰前,德、奧、意結成三國同盟,與英、法、俄結成的三國協約勢不兩立。但一戰爆發後,意大利不僅沒有和德奧一起對英法俄宣戰,反而於1915年加入了協約國集團,最終拿到了“戰勝國”名號。

在二戰中也是同樣,意大利起初參與軸心國集團,但在1943年7月盟軍登陸西西里、兵臨城下之時,羅馬的國王、政客和將領果斷髮動政變,推翻了執政21年的法西斯黨,加入了盟軍陣營,同德國和意大利法西斯殘餘進行了一年多的戰爭。結果,意大利沒有像德日那樣被嚴肅清算,反而也成了“戰勝國”。

一戰百年(六) 最佳二五仔:意大利

☝與虎式坦克或大和號戰艦比起來,意大利麵的生命力顯然更持久

回顧歷史,我們可以看到,雖然意大利早在1860年就實現國內統一、建立現代民族國家,但在列強名單中始終居於末位,連埃塞俄比亞都能吊打意大利,連處於列強瓜分狂潮下的大清國都完全不怕意大利的威脅。

一戰百年(六) 最佳二五仔:意大利

☝1896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亞,沒想到卻被孟尼利克二世皇帝率領的落後軍隊吊打

然而就是雖成這個鳥樣的意大利,在兩次大戰中均機智地變換了陣營,實現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身為弱國,卻沒有遭遇像德、奧、俄、日那樣分崩離析或遭受征服的厄運,也不像英法這些殖民大帝國那樣,在民族獨立運動的浪潮中受到很大的損失。以至於意大利至今仍維持歐洲第四、世界第九大經濟體的地位,GDP接近2萬億美元,直到幾年前才被巴西和印度先後超越。

應該說,意大利雖然沒有出色的軍事家和經濟專家,卻有世界頂級的外交大師。意大利以並不充實的國力,在各個陣營間巧妙轉圜,為自身謀得了最大化的利益,艱難而有效地維持著世界強國、富國的地位。

一戰百年(六) 最佳二五仔:意大利

☝歷史充分證明,意大利雖然打仗菜,搞經濟菜,但外交卻是一把好手,天賦異稟,智商爆表,絕不是什麼呆梨

意大利的“外交勝利”自有其深刻傳統。19世紀初,意大利半島的精英們產生了統一祖國的願望,在威尼斯、兩西西里王國、撒丁尼亞王國等地先後發生了多次起義,但均被地方封建主鎮壓,或被外國干涉軍擊敗。1852年出任撒丁尼亞王國首相的加富爾伯爵匠心獨運,引入英法勢力對抗反統一的封建主、教皇、奧地利人,通過一系列堪稱經典的外交操作,四兩撥千斤,成功實現了意大利統一。

一戰百年(六) 最佳二五仔:意大利

☝加富爾伯爵卡米洛·本索(1810-1861),意大利首相,意大利統一的操盤手

1854年,撒丁尼亞積極參加聯土抗俄的克里米亞戰爭,換來了英法的好感和奧地利的孤立。1859年,他煽動奧屬意大利(倫巴第、威尼斯)叛亂,誘使奧軍入侵意大利,從而換來法國干涉,擊潰強大的奧軍,收復倫巴第(首府是米蘭)。之後利用北意大利的民族主義思潮和奧地利尚未恢復元氣的時機,發動北意諸邦(托斯卡納、帕爾馬、摩德納等)脫離教皇國、建立共和制的北意聯合省,再在英法支持下通過“公投”兼併北意聯合省,為此竟不惜將撒丁尼亞王國起家的薩伏伊和風景秀麗的尼斯割讓給法國;1860年,面對英雄加里波第想組織義軍收復尼斯、薩伏伊,加富爾伯爵極力勸說,讓他出兵兩西西里,並以教皇政權、天主教廷的存亡,脅迫法國(天主教為主)幫助加里波第打擊兩西西里王國,實現了南意併入撒丁尼亞王國。

1861年加富爾伯爵逝世後,他的接班人有效利用了奧、法衰敗的時機,繼續著統一進程:1866年,利用奧地利被德國擊敗的時機,通過“公投”一舉奪取威尼斯;1870年,利用教皇庇護者法國被德國擊敗的時機,進軍羅馬成功,撒丁尼亞升級為意大利王國,定都羅馬。

一戰百年(六) 最佳二五仔:意大利

☝朱塞佩·加里波第(1807-1882),意大利民族起義軍領袖。

雖然掛著“軍事家”的名頭,但他基本沒有現代化大兵團指揮能力。

從撒丁尼亞出兵倫巴第算起,僅僅11年,犧牲不足萬人,撒丁尼亞就實現了意大利的統一,建立了近代意大利民族國家。相比法國革命、普魯士統一、日本倒幕運動、美國獨立戰爭和南北戰爭、俄國1917年革命,這個損失實在是微不足道,就連印度的“非暴力”革命死的人都比這多得多。意大利奇蹟般順利的統一,不禁讓人為加富爾伯爵傑出的政治策略和外交手腕擊節叫好。

然而,意大利過於輕鬆的勝利也給這個國家留下了許多後遺症。在內政上,意大利保留了相對保守的政治經濟結構,保留了君主制和貴族制度,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時代其經濟潛力完全無法與英、法、德等國相比,政府對經濟調控能力低下,南北地區間貧富差距難以彌補;在外交上,總是高估自己的力量,以為自己的統一和法國、德國的革命具有相同的含金量,在加富爾伯爵死後明顯出現了自我膨脹的趨勢,妄想像舊殖民大國一樣滿世界佔據殖民地;軍事上,由於沒打過幾場正規戰爭,導致軍事經驗匱乏,出身志願兵的將領對傳統戰爭和近代化戰爭都沒有正確認識,指揮能力也十分低下,武器裝備技術落後,軍事理念幾乎沒有。

一戰百年(六) 最佳二五仔:意大利

☝1900年庚子戰爭中,作為八國聯軍一部分入侵中國的意大利騎兵。

意大利曾於1899年謀得中國浙江三門灣,派炮艦來脅迫中國,結果被浙江巡撫拒絕,向清朝發“最後通牒”清朝也完全不虛,反而積極備戰。意大利不敢開戰,只得撤了駐華公使的職,堪稱最慫列強。不過,意大利侵華的野心最終還是在《辛丑條約》中得逞,獲得天津特許經營權。現在天津所謂“意式風情街”便是那時建設起來的。

1882年,德奧同盟把意大利拉了進來,從而建立了三國同盟。意大利加入同盟的動機是對抗法國在北非的殖民擴張(1881年侵佔突尼斯),因為意大利佔領了利比亞(1911年從土耳其手中奪取),並將北非其他地區看作它建立“新羅馬帝國”的天然領土。作為交換,意大利與宿敵奧匈帝國握手言和,並同意與它共同對抗俄羅斯帝國(俄奧矛盾集中在巴爾幹半島,而意大利對巴爾幹也有野心),與德國則是共同對抗法國。

一戰百年(六) 最佳二五仔:意大利

☝1913年非洲殖民狀況

☝1913年非洲殖民狀況,意大利獲得了利比亞西部、索馬里及厄利特里亞(綠色部分),與法國殖民地(藍色部分)矛盾尖銳。

不難看出,意大利在這個同盟中獲得利益甚少:德、奧在北非都沒有領土,很難想象它們會為意大利在北非的殖民地出力,當時德奧海軍的力量也無法和法國對抗,這種“承諾”只是空頭支票;而且意大利連“龍興之地”薩伏伊、尼斯都能割讓給法國,實際上並不會為了更加次要的殖民地而和法國動武。相反,德國與法國、奧匈帝國與俄國的矛盾卻要現實得多,意大利隨時有可能被捲入對自己無利益的戰爭中。更何況意-奧矛盾只是緩和,並未徹底解決,意大利始終認為奧匈帝國佔了自己的巴爾幹領土(特倫蒂諾、伊斯特拉、達爾馬提亞等地)。

一戰百年(六) 最佳二五仔:意大利

☝三國同盟諷刺漫畫:巨人德國拉著奧匈,奧匈想拉意大利,但意大利卻和公雞(法國)勾搭著

因此,意大利早在一戰爆發前很久,就已經在尋求退路了:1902年,意大利秘密同法國達成中立條約,如果其他國家(暗指德國)攻擊法國,意大利將保持中立(反之亦然)。這就避免了意大利在德國入侵法國時的參戰義務。意大利和英國、俄羅斯本無矛盾,解決與法國的矛盾後,意大利留在三國同盟中已無任何意義,它隨時做好了出賣盟友的準備。

1914年7月28日,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宣戰。緊接著,到8月3日,德、英、法、俄先後履行各自外交義務,投入了戰爭。消息傳到意大利,總理薩蘭德拉於8月3日宣稱,由於三國同盟是防禦性同盟,而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的行為是侵略,因此意大利不履行所謂同盟義務,保持中立。

其實,意大利的這種表態,不過是個說辭。薩蘭德拉自己創造了“神聖利己主義”(sacro egoism)概念來解釋意大利的外交方針,認真研究怎麼做對意大利最有利。意大利同時與德奧集團和英法俄集團開展談判,兩邊取利。德奧向意大利許諾了突尼斯和特倫蒂諾地區,但拒絕交出其他意大利想要的奧佔領土;英法則承諾意大利可以得到所有奧佔意大利領土,還能獲得部分德國非洲殖民地。加上英法俄在戰爭中處於上風,薩蘭德拉決心參戰。儘管國內一度不穩,意大利最終還是於1915年5月23日對奧宣戰,後又於1916年8月28日對德宣戰。

一戰百年(六) 最佳二五仔:意大利

☝安東尼奧·薩蘭德拉(1853-1931),一戰開始時任意大利總理

意大利和奧匈帝國的戰爭屬於菜雞互啄水平。意軍設想從該國東北部出師,直取維也納,但實際上只攻進邊境幾十公里。面對敵人的塹壕,意大利軍隊不斷地實施正面強攻,不僅徒勞無功,而且犧牲甚巨。1915年6月-1917年10月,意軍連續12次進攻邊境上的伊松佐河,損兵十幾萬,未能攻下。在其他地方的攻勢也是傷亡慘重。

1917年夏季俄國戰線崩潰後,德奧得以騰出東線兵力集中打擊意大利。10月24-28日,德奧軍隊從意大利戰線西側發動穿插突擊,4天前進150公里,佔領意北部重鎮烏迪內,促使意軍伊松佐戰線全盤崩潰。是役,德奧殲滅意軍30萬(其中被俘26.5萬。就算是30萬頭豬,德奧抓四天也抓不完!)

一戰百年(六) 最佳二五仔:意大利

☝1916年8月第六次伊松佐戰役中,意奧軍相互廝殺

如果再打下去,意大利怕是連威尼斯都保不住。好在英法此時在西線取得突破,吸引了德軍主力,因此放鬆了對意大利的壓力。儘管如此,奧匈仍有能力對意大利發動局部攻勢。直到1918年10月24日,意大利軍隊才在英法美的援助下發動反攻,奪回皮亞韋。29日,由於奧匈帝國國內革命的爆發,其被迫與協約國停戰。這樣,意大利取得了一場不光彩的慘勝。

一戰結束後,意大利加緊進軍巴爾幹,利用奧匈帝國瓦解的時機奪取了大量領土。脅“勝利”之威,意大利總理奧蘭多參加了巴黎和會,與英、法、美、日的領導人並稱為五巨頭(日本退出後為四巨頭)。但是,奧蘭多實際上完全被排斥在和會決策之外,成了一個可有可無的花瓶,他後來於1919年4月憤而離開巴黎,由外交部長索寧諾代替。

英法最後弄出結果只滿足了戰前許諾給意大利的部分要求:特倫蒂諾、伊斯特拉、南蒂羅爾等地劃給了意大利,但達爾馬提亞和阜姆卻沒有(給了克羅地亞,阜姆後於1920年被割讓給意大利);德國的非洲殖民地沒有一塊劃給意大利,全由英法瓜分。這使得意大利十分不滿。

一戰百年(六) 最佳二五仔:意大利

☝一戰後意大利獲得的土地

☝一戰後意大利獲得的土地:北邊深綠部分(特倫蒂諾和南蒂羅爾)是1919年通過《聖日耳曼條約》從奧地利獲得的,東邊淺綠部分(伊斯特拉一帶及達爾馬提亞沿海島嶼)和紅色部分(阜姆市)是1920年同南斯拉夫(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王國)談判所得。

更要命的是,法國向德國索取了鉅額的戰爭賠償,但卻以新成立的奧地利、匈牙利政府沒錢為由,免除了他們的賠償義務。結果,意大利一分錢的戰爭賠款都沒拿到,反而欠下了鉅額的外債。

“勝利”後的意大利,得到了一些自認為本該屬於自己的領土,卻面對債臺高築、失業高企、無錢安撫老兵的局面。同時,對戰爭勝利成果“被竊取”,民族主義者十分不滿。這樣的社會現實導致了法西斯黨1922年上臺,墨索里尼對意大利進行重新整頓,並將它帶入二戰,又一次當了坑德國的二五仔。

一戰百年(六) 最佳二五仔:意大利

☝一戰中意大利得到的利益太少,左右翼都對政權不滿,保守派勢力衰退。

墨索里尼成為右翼領袖,通過1922年“進軍羅馬”運動一舉奪取政權,之後清洗左翼,建立了法西斯獨裁體制,把意大利帶入了又一場戰爭。

沒有永遠的朋友,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這句話雖然出自英國人之口,但把它實踐到出神入化的地步,莫過於意大利。意大利不夠強,因此不能像美英法俄那樣有效保障意識形態擴張、維繫傳統關係;意大利又不弱,因此不像許多小國那樣不僅無力經營複雜的大國外交關係,反而常常玩脫。對於中等強國來說,在大國之間反覆橫跳、沒事欺負一下小國,意大利的外交路線或許是最優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