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從小溫順的狗,長大開始呲牙?決定行為的,可能被你忽視了

寵物狗和其他的動物一樣有著複雜的身體語言,其中讓主人最為頭疼的就是防衛行為和攻擊行為,伴隨著狗狗的呲牙、低吼、狂吠。主人從沒想到小可愛會變得陌生,寵物狗這種天性不需要外界任何指導就能做出,彷彿在說:看到了嗎?這是什麼?你還要繼續向前嗎?

為什麼從小溫順的狗,長大開始呲牙?決定行為的,可能被你忽視了

為什麼狗會做出這種行為呢?狗狗天生有本能意識去守衛自己領土不被侵犯,這是一種天然的“底線”,在狗狗的世界裡齜牙咧嘴的意義可能不是百分百一樣,但無論如何都不是它歡迎某人應該擺出的樣子。主人很容易誤會寵物狗的呲牙行為,往往採取妥協、“好言相勸”,試圖化解尷尬局面,這是一種縱容和溺愛,慣得狗子臭毛病越來越重;更甚至直接暴力相向、棍棒相加,試圖“打服”狗子,這也是一種錯誤的做法。

為什麼從小溫順的狗,長大開始呲牙?決定行為的,可能被你忽視了

為什麼從小溫順的狗,長大開始呲牙?決定行為的,可能被你忽視了

狗狗的齜牙咧嘴是一種警告手段,主人不妨觀察一下狗狗的動作和表情,狗狗再次出現齜牙咧嘴就不至於驚慌失措。該如何正確認識狗狗呲牙的原因,並加以引導,越來也成為主人關心的問題。

天然領土意識,它們是狼的後裔

狗狗經過千百年的馴化,具備了高度的服從性、忠誠性,但骨子裡依然保留野性。狗狗的“領土意識”並未在進化中磨滅,它喜歡在家庭周圍遊蕩,遇到陌生人會低吼警告,繃直筆直的耳朵向陌生人展示:看我,多麼強大!家庭條件好的主子,給寵物無比甜蜜的愛和呵護,吃好的,穿好的,讓狗狗內心越來越傲嬌,心理越來越脆弱,一旦受到威脅等不利的刺激,齜牙咧嘴就成了習慣。

為什麼從小溫順的狗,長大開始呲牙?決定行為的,可能被你忽視了

主人“誤會”狗狗的齜牙行為

主人存在馴養盲區,當狗狗齜牙咧嘴的時候,喜歡更嚴重的挑逗狗狗,仗著自己與寵物相處的豐富經驗,覺得狗狗肯定會喜歡自己,肆意侵入狗狗安全範圍,甚至下手去撫摸它們,妄想讓狗狗臣服和順從,想象是美好的,事實往往會被狗狗咬一口!這是嚴重要制止的行為,狗狗的警告不能被忽視和低估。一旦被咬傷,主人身體痛,心更痛,遇到暴脾氣的主人那肯定給狗子一頓胖揍,主人和狗子的關係更加對立。

為什麼從小溫順的狗,長大開始呲牙?決定行為的,可能被你忽視了

沒有規矩的馴養,缺少獎懲機制

一些人視狗如己出,沒有堅定立場,容易向狗狗妥協。主人在狗狗呲牙立馬就“繳械投降”,這種縱容讓狗子在家是“老大”,出門慫的要死。最常見的表現就是護食行為,在主人好心為狗狗準備好大餐,狗子急切的進食,期間主人對狗狗進行撫摸、移動狗盆都會激起狗狗強烈的反應,低吼、呲牙!可是在家庭生活中,對於幼犬或者成犬要嚴肅的立規矩,主人立場要堅定,不能自毀長城,狗狗無論因為什麼情況而呲牙,就應該立馬嚴肅制止,樹立主人權威。

為什麼從小溫順的狗,長大開始呲牙?決定行為的,可能被你忽視了

狗狗社會性社交能力欠缺

人類是一個龐大關係錯綜複雜的群體,狗也要具備社會性。主人不能長期讓狗狗在家,刻意減少遛狗時間和次數,畢竟狗狗也需要玩耍的夥伴,需要去“交朋友”。長期離開群體的狗狗,會變得膽小,也會跟人類一樣患上“社交恐懼症”。有社交能力,狗狗性格和心理才會保持開朗。

為什麼從小溫順的狗,長大開始呲牙?決定行為的,可能被你忽視了

如何改正狗狗呲牙的壞習慣?

主人端正態度——狗狗絕不能成為家庭的“山大王”

當鏟屎官可以,不當狗奴,主人應該是家裡的“老大”,被縱容和溺愛的狗子更容易攻擊家人,與家庭成員出現隔閡。當狗狗出現錯誤,態度堅定、語氣平和的指出來,甚至給予一定的懲罰措施,比如將報紙捲成桶狀,嚴肅呵斥同時抽打懲罰,既不會弄傷狗狗,也在一定程度對狗狗起到警示作用,讓狗狗逐漸的放下警惕,放鬆之後給予一個食物獎勵,一定要恩威並施。

為什麼從小溫順的狗,長大開始呲牙?決定行為的,可能被你忽視了

尊重狗狗的安全心理空間,預防衝突

主人要適當的學習一些馴養知識,結合狗狗的各種表現,給予狗狗一些行為指導。作為主人應該最能瞭解狗狗性格、秉性等,不要讓陌生人猛然接近狗狗。告知朋友狗狗的情況,比如有些狗狗只願意讓主人摸肚皮,陌生人就不要輕易嘗試這個行為,以免被咬。

為什麼從小溫順的狗,長大開始呲牙?決定行為的,可能被你忽視了

科學馴養的前提是耐心和愛心

主人要擅長把握時機,循序善誘的去引導狗狗,先表揚,再觸摸,最後犒賞。訓練寵物的行為,永遠不是一蹴而就的。主人在未來有了一隻聽話的狗狗,這才是和睦相處的基石。

為什麼從小溫順的狗,長大開始呲牙?決定行為的,可能被你忽視了

主人不要把狗子的齜牙當做彼此底線的試探,作為一個鏟屎官,要盡職盡責呦!歡迎大家留言,共同探討,養狗是一個妙趣,天天喜樂多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