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登羅振宇力薦!娃10歲讀完4000本書,這對爸媽教你把書房變成最好的學區房

為人父母總有一種期盼,盼孩子能更好;也總有一種擔憂,怕孩子不夠好。


在遭遇疫情的日子,不少家長的焦慮感更是與日俱增。不難發現不少家長,不是一頭扎進寶媽社群,不停地尋覓別人家的孩子都學會了什麼,就是給孩子排滿了線上課,好像只有這樣才安心,只要這樣孩子就沒被落下。


這樣的教育有沒有效果呢?倒也不能說完全沒效果。可是多少有些急功近利,或者說被焦慮衝昏了頭腦。


要想教養出出眾、向上的孩子,有沒有事半功倍、不勞民傷財的教育呢?如果告訴你有,而且很簡單,很好操作,也不費錢,而且這個答案是經過大師、老師們認可和驗證過的,你信嗎?


樊登羅振宇力薦!娃10歲讀完4000本書,這對爸媽教你把書房變成最好的學區房


我們今天就來聊聊這個培養孩子的秘籍——閱讀。


是不是看起來太過簡單了?


確實簡單,不然怎麼能叫秘籍呢,就像金庸武俠裡的秘籍,到最後無非都是大道至簡。而最關鍵的部分,還是每個理解和領悟的過程。而既然稱得上秘籍,絕對不只是有功利性作用,閱讀對孩子影響超越了僅僅讓孩子變優秀這麼簡單。


林語堂說:“智者閱讀群書,亦閱歷人生。”大師簡單一句話,便點明瞭閱讀和人生之間難解難分的勾連。


說起閱讀,這年頭,就算讓一個明白事理的成年人,在閱讀一本書和手機之間做選擇,也很難保證對閱讀的忠誠,更何況是自控力還未成形孩子。


我們都希望孩子知識淵博、讀萬卷書,但積累並非一蹴而就。這才是秘籍真正“神秘難解”的地方。畢竟,這世上的事多是知易行難。


樊登羅振宇力薦!娃10歲讀完4000本書,這對爸媽教你把書房變成最好的學區房


家長該如何幫孩子從小提高閱讀能力?答案也是簡單的:讓孩子愛上閱讀。


你可以想象,如果孩子真心喜歡某件事,那就不會有培養這麼一說,孩子會主動地、積極地自己去做,去學,去上進。


對很多家長來說,如何讓孩子愛上閱讀,無疑成了一場艱難的修行。不過可別忘了,這可比你穿梭在一大堆摸不著頭腦的“必學推薦”裡強多了。說白了,這是“授人以漁”而不是“授人以魚”的事。孩子一旦有了真心喜歡的東西,那麼逆反、拖沓、注意力不集中,這一切的問題都將不復存在。


那麼又如何讓孩子愛上閱讀呢?我們不空談。


孩子10歲時,閱讀量4000本書的金牌閱讀推廣人徐智明、高志宏夫婦,總結十多年來閱讀推廣和育兒經驗,講解具體話題,總結了培養孩子閱讀興趣和能力的秘訣。


也許作為家長,當你能想通閱讀本質、看透孩子愛上閱讀的根本原因,讀讀這個秘籍詳解才是正經事。小編來帶你先睹為快一下這份,可能成就孩子一生的閱讀秘籍吧。


樊登羅振宇力薦!娃10歲讀完4000本書,這對爸媽教你把書房變成最好的學區房


《閱讀手冊》

真心爸媽 著

中信出版集團

2020年3月


01

把閱讀自主權還給孩子


興趣,是閱讀的第一步。把孩子閱讀的主導權歸還給孩子,就是把孩子的閱讀興趣歸還給孩子。


父母經常犯的錯誤是什麼呢?幫孩子做計劃、定目標,規定閱讀的“標準動作”,然後像監工一樣坐在旁邊,看著孩子一頁一頁往下讀。很多父母可能沒有意識到,孩子這樣的閱讀,跟你上班有什麼區別?你會對上班有興趣嗎?


所以,請把孩子的閱讀主導權還給孩子。


請注意,一個孩子的閱讀主導權應該包括以下這10點:


不讀書的權利

跳頁讀的權利

不讀完整本書的權利

反覆閱讀的權利

什麼都可以讀的權利

沉浸書中想入非非的權利

在什麼地方都可以讀的權利

粗略翻閱的權利

大聲朗讀的權利

不必為自己的品味辯護的權利

樊登羅振宇力薦!娃10歲讀完4000本書,這對爸媽教你把書房變成最好的學區房


要如何把這10件事交還孩子,請做到以下三點:


第一,讓孩子本人親自讀。父母請不要導演閱讀活動,不要掌控閱讀進程,不要做演講者,讓孩子淪為聽眾。


第二,讓孩子想怎麼讀就怎麼讀。他可以自己決定在哪兒讀;他可以自己決定讀多長時間;他可以自己決定從哪兒開始;是按順序讀,還是一目十行跳著讀;他可以自己決定一本書是讀一遍還是讀十遍;可以自己決定要不要做讀書筆記、要不要寫讀後感。


第三,不要監控孩子的閱讀活動。你想想如果你的老闆在你身上裝個監控器,天天看你幹活兒,你是不是興味索然。同理,對剛開始閱讀的孩子來說,有興趣比什麼都重要,父母的監控和批評,很容易會造成孩子的挫敗感,閱讀一旦成為痛苦的事,那麼後果就不堪設想了。

02

讓閱讀融入孩子的日常生活


首先要為孩子打造支持閱讀的環境。家裡有書,有閱讀的環境,孩子才會自然而然地讀書。


所以,家長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多買書。很多人可能會質疑了,是不是想騙大家買書?其實這個賬很好算,一個孩子一年在課外班上的支出,怎麼也得小几千到過萬了吧?但是如果你花小1萬買書的話,那麼不出幾年,你買的書就夠他讀一輩子了。


閱讀的環境也很重要。如果你家裡每天都有麻將攤,那麼你怎麼指望你的孩子閱讀,他也是讀不下去的。所以,還是要給孩子準備一個安靜的、適合閱讀的環境。另外,孩子喜歡學習父母的行為,所以父母的閱讀習慣對他們也有很大的影響。


樊登羅振宇力薦!娃10歲讀完4000本書,這對爸媽教你把書房變成最好的學區房


其次要提升閱讀的優先級。


孩子每一天的活動有很多。閱讀在這些項目裡的排序是靠前,還是靠後,這取決於父母對閱讀是否重要的判斷。既然您覺得閱讀很重要,那麼就請把閱讀的優先級稍微提高一點。


真心爸媽給出的建議是:除了不可以因為閱讀影響按時上幼兒園,不可以因為閱讀影響正常的學校學習,其他任何日常活動都不必排在閱讀活動之前。


如果飯做好了,孩子在忙著看書,你就等他一會兒;如果你規定的上床睡覺時間到了,而孩子還想再看一會兒書,那就讓他再看一會兒;如果孩子想要多點時間在家裡看書,不想你給他報某個興趣班,你就別非得報那個班兒。


當然,這個“不必”,不是強制性的要求。要重視閱讀,就要尊重孩子自己的決定,讓孩子來自己決定什麼是“必”和“不必”。


在這裡,必須強調一下,父母總是習慣於認為“好習慣”具備兩個特點:一是“定時”,另一個是“定序”。但習慣不等於定時,也不一定非得按照固定的順序進行。所以,請父母早日改變這個習慣。

03

理解並尊重孩子的閱讀體驗


做閱讀計劃、設閱讀目標、制定閱讀時間表、參加閱讀打卡,這些都可能會影響孩子的閱讀樂趣,無助於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


馬斯洛說:“幾乎每個人都確實有過高峰體驗,但並不是人人都能夠認識到這一點。有些人把這些小的神秘體驗弄丟了。”


那些讀了很多年繪本,但最終沒有愛上閱讀的孩子,在他們的親子共讀生活中,肯定也在某個時刻有過這樣的體驗。遺憾的是,父母常常過於注重在孩子身上培養出作為一種簡單的行為習慣的“閱讀習慣”,卻常常並不足夠留意孩子有沒有經歷讓他愛上閱讀的各種神奇體驗。


獲得過這些體驗的孩子可能不會每天都在固定時間坐下來,讀上半小時、一小時,但他會在想看書的任何時候,或者拿到一本特別喜歡的書時,不需要任何準備、任何督促,非常自然地開始閱讀,直到獲得一種滿足、釋然的感覺。


所以,當我們說起如何讓孩子愛上閱讀,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時,所指的、所關注的不應該是如何讓孩子養成“坐下來看書”的行為習慣,而是如何幫孩子與上述這些閱讀體驗相遇。不是有那麼句話嗎,最好的學區房就是你家的書房。


樊登羅振宇力薦!娃10歲讀完4000本書,這對爸媽教你把書房變成最好的學區房


看了這些你可能會發現,真心爸媽的觀點可是頗具犀利的。


他們確實是混沌時代的清醒者,他們身體力行地大聲疾呼,家長們,與其焦慮地花錢,不如淡定地讀書。而正是他們犀利、獨到的觀點可能會幫到你,一個苦惱於教育孩子的寶媽/寶爸。


會自己選書的孩子自然有判斷力;有自己讀書習慣的孩子,自然有自己的學習方法;熱愛讀書享受文字的孩子,自然心裡有愛,懂得管理自己的生活。


真正的愛好會一直生長,直到它成長為生命的大樹,可以讓孩子在底下享受成果。父母需要做的,只是遵從關於閱讀的最基本的常識,讓這件事自然而然地發生。


樊登羅振宇力薦!娃10歲讀完4000本書,這對爸媽教你把書房變成最好的學區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