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報:電子業強勢轉增 農牧景氣度最佳

2019年報:電子業強勢轉增 農牧景氣度最佳

作者:股市動態分析研究部

來源:股市動態分析


截至2020年4月28日收盤,3311家上市公司已經發布了2019年年報,僅剩500餘家暫未公佈,《股市動態分析》對此專門進行了統計和分析,以求將年報的概況和反映出的特點更全面地呈現給廣大讀者。


數據顯示,總體看,A股扭轉了2018年盈利小幅下降的頹勢,盈利重回增長,美中不足的是營收增速繼續下滑。分板塊看,滬深兩市個股的營收增速進一步放緩,但滬市盈利增長加速,深市則繼續降速,不過幅度大幅收窄。我們進一步發現,創業板和科創板盈利增速顯著強於其它板塊,創業板更是扭轉了2018年大幅衰退的不利局面。細分到行業看,電子盈利強勢迴歸增長,農林牧漁則營收、盈利雙景氣,主要得益於養豬業爆發。

創業板盈利趨勢反轉


從表一的數據不難發現,經歷了2018年慘淡的一年後,A股整體盈利重回增長,但營收增速繼續下滑,並且歸母淨利潤的增速小於營收的增速,這主要是受ST板塊的拖累,非ST板塊2019年的營收與歸母淨利潤增速基本一致。


按兩市劃分,滬市A股盈利能力得到了提升,在近四年中排第二,營收方面則連續第三年回落;深市A股營收增速走勢與滬市相同,但歸母淨利潤增速仍在下滑,好在下滑速度顯著收窄。


中小板與創業板營收方面與大勢一致,繼續放緩,但盈利雙雙重回增長,尤其是創業板幾乎呈現V型反轉,雖然這與2018年基數較低不無關係,但趨勢向好顯然吸引了資金的關注,今年創業板指數牛冠全A(甚至全球)並不是無的放矢。再來看2019年全新設立的科創板,從絕對數看,營收與歸母淨利潤增速都很突出,但從趨勢上看不太理想,營收增速同樣是連續三年放緩,盈利增速則是連續四年放緩,因此,眾多科創股上市後股價一路下行,甚至還有破發的案例出現,這與基本面的趨勢是相吻合的。

表一:A股分板塊營收與歸母淨利潤增速一覽

2019年報:電子業強勢轉增 農牧景氣度最佳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電子業強勢轉增


從申萬一級行業來看,可以用冰火兩重天來形容,我們既可以看到汽車這樣營收與盈利雙降的“悲慘”行業,也可以看到電子盈利增速V型反轉,達到了四年來的最高,還可以看到食品飲料這樣相對穩健的行業,最後不得不提農林牧漁,營收和盈利增速雙雙來到近四年的高點。


具體來看,農林牧漁在2016年-2018年三年間的營收增速穩定在10%左右,但2019年快速提升近6個百分點,更顯著的是盈利增速,從表二可以看到,行業盈利增速波動極大,既可以從2016年超過1倍的增速連續兩年兩位數下滑,也可以在2019年暴增至2倍以上。


電子行業盈利勢頭強勢扭轉,從此前連續三年增速下滑中強勢轉增,達到了近四年的最快速度,但營收增速卻來到了近四年的最低點,反映出電子業2019年整體上更關注盈利提升而不是一味擴大規模,一季度電子元器件個股的大漲與此不無關聯。計算機也有扭轉的趨勢,但力度顯然不如電子,僅為剛剛轉為增長而已。


與電子行業較為類似的是家用電器,也是廣大讀者或投資者關注的另一熱門行業,數據顯示,家用電器營收增速繼續下滑,來到了個位數的增速,但盈利增速逆轉了2018年下滑的態勢,過去四年當中,家用電器有三年的盈利增速在20%以上。

食品飲料持續穩定,穩定性首先體現在營收增速和盈利增速持續為正,營收增速甚至達到了四年來的最佳,盈利增速雖然在2019年有所下滑,但依然保持高於營收的良好狀態。房地產也保持著穩定狀態。


近期火熱的醫藥生物在去年則不溫不火,營收增速繼續保持兩位數增長,但盈利增速並未扭轉下滑趨勢,僅降幅有所收窄。


與人們印象中存在差異的是銀行,雖然經濟增速下行,銀行承壓的各種報道不絕於耳,但從營收和盈利增速看,上市銀行仍然過著“好日子”,營收和歸母淨利潤增速持續上升,雖然速度不快,但趨勢完美。


重點行業中,汽車整體較為“慘淡”,不但營收增速四年來持續下降,2019年更是陷入負增長,歸母淨利潤增速也不佳,而且已經連續兩年超過20%的降幅。2020年一季度的疫情爆發後,汽車行業顯然受影響極大,雖然國家近期出臺減免購置稅、補貼等措施鼓勵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但接下來三個季度要想追回一季度的損失難度仍然極大。


其它行業的情況參考表二,不一一細寫。


表二:申萬一級行業營收與歸母淨利潤增速情況

2019年報:電子業強勢轉增 農牧景氣度最佳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近七成個股營收、利潤雙增長


從個股來看,共有2299家公司2019年年報的營收為增長狀態,佔已公佈公司的69.44%,歸母淨利潤為正增長的個股共2177只,佔已公佈公司的65.75%。有54只個股營收增速超過100%,468只個股歸母淨利潤增速超過100%,其中有18只超過10倍。同時,有9只個股營收降幅超過90%,甚至出現了唐德影視(300426)這樣的負收入個股,另外還有258只個股的歸母淨利潤降幅超過100%。


中迪投資(000609)的營收增幅達到17.58倍,為幅度最高的個股(見表三),同時,它的歸母淨利潤增幅也達到148.05%。中房發展(600890)、*ST津濱(000897)、華麗家族(600503)的營收增速也超過了500%,歸母淨利潤增長幅度同樣在100%以上。

表三:營收增幅前十名

2019年報:電子業強勢轉增 農牧景氣度最佳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營收降幅前十名中(見表四),僅有唐德影視(300426)、匯通能源(600605)、寧波東力(002164)三隻非ST個股,值得一提的是唐德影視的營業收入為負,2019年年報顯示,其營業收入-1.15億元,同比下降130.9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07億元,同比增長88.49%,基本每股收益-0.27元。這還是其修改後的年報,此前的4月26日晚間,唐德影視披露《2019年度業績快報修正公告》,調增2019年度營業總收入20476萬元,調減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6963.49萬元。

圖一:唐德影視近8年來的營收及增速情況

2019年報:電子業強勢轉增 農牧景氣度最佳

資料來源:東方財富網、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表四:營收降幅前十名

2019年報:電子業強勢轉增 農牧景氣度最佳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受益於ETC的普及,萬集科技(300552)金溢科技(002869)的營收和歸母淨利潤呈現爆發式增長(見表五),前者股價年漲幅近5倍,後者超過3倍。另外兩隻百億級營收的個股出現在前十中,分別是中海油服(601808)聞泰科技(600745),尤其是後者,營收還增長了近140%,股價2019年度上漲337.77%,前者為126.68%。


聞泰科技的業績與上文提到的電子業經營狀況相呼應。聞泰科技主要業務系通訊終端產品的研發和製造業務,主要為手機品牌廠商包括華為、三星、小米、聯想、魅族等提供研發設計、生產製造服務。然而ODM市場畢竟處於生產製造環節,無法獲得高額利潤,2017年和2018年,儘管公司營收分別達到169.16億和173.35億,其歸母淨利潤卻分別僅有3.29億元和6101.93萬元。


對於業績大幅增長的原因,聞泰科技表示,一方面,受益於通訊業務進行國際化佈局優化了客戶結構,新建工廠擴大產能,2019年國內國際一線品牌客戶出貨量實現了強勁增長。其二,則是因為2019年11月聞泰科技已實現對安世半導體的控制,將安世半導體納入合併範圍。有鑑於此,2018年,聞泰科技籌劃以268.54億元的對價收購安世半導體相應股份。

表五:歸母淨利潤增幅前十名

2019年報:電子業強勢轉增 農牧景氣度最佳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廈門信達(000701)領銜歸母淨利潤降幅榜,數據顯示,該公司2019年雖然營收大增29%,金額超過800億元,但歸母淨利潤虧損近25億元,降幅達111.68倍,煉石航空(000697)、八菱科技(002592)、藍黛傳動(002765)也陷入營收增長但虧損的不佳經營狀態(見表六)。

表六:歸母淨利潤降幅前十名

2019年報:電子業強勢轉增 農牧景氣度最佳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前文提到農林牧漁景氣度最高,事實上依靠的養豬板塊的貢獻,從表七可以看到,牧原股份(002714)、溫氏股份(300498)、新希望(000876)、正邦科技(002157)等幾大養豬權重股歸母淨利潤增速幾乎都在2倍以上,牧原股份增速更是達到了10.75倍。從豬肉價格走勢看,今年養豬企業效益仍然可期。資本市場對此表現出了很大的做多熱情,統計顯示,牧原股份在2019年漲幅209.37%的基礎上,2020年至今仍上漲45.17%,市值一度上破3000億元。新希望在2019年上漲175.17%的基礎上今年再漲68.67%,市值站穩1400億元。正邦科技去年上漲207.40%,今年再漲13.27%,市值接近500億元。

表七:主要養豬概念股2019年業績一覽

2019年報:電子業強勢轉增 農牧景氣度最佳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茅臺持股機構數和增加數雙第一


從持股機構情況看,貴州茅臺(600519)依然為機構最愛,2019年持股機構增加656家,年末持股機構共計達1615家;立訊精密(002475)同樣受機構青睞,增加數量達637只,年末持股機構超過千家,五糧液(000858)同樣如此。藥明康德(603259)、京東方A(000725)年報呈現增收不增利的狀態,不過依然分別有580家、467家機構2019年新進持股名單。

表八:持股機構增加數前十名

2019年報:電子業強勢轉增 農牧景氣度最佳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08期封面文章:警惕新冠疫情後遺症

07期封面文章:流動性無憂 業績下殺無解

(1):新冠疫情愈演愈烈 流動性無憂

(2):業績下殺或剛開始

06期封面文章:聚焦三大領域投資 大基金劍指“中國芯”

05期封面文章:

警惕科技泡沫 關注藍籌基建

04期封面文章:再融資新規出爐 權益市場迎良機


(編輯:小股)

版權聲明:股市動態分析除發佈原創財經文章以外,亦致力於優秀財經文章的交流分享。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繫,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處理。聯繫方式:0755-82075959;微信原文留言等(微信號:gsdtfxv)。


2019年報:電子業強勢轉增 農牧景氣度最佳

關注《股市動態分析》,獲取更多投資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