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今年多少歲?你懂“高情商”課嗎?

要改變,就趁現在吧,一點一點,重新來過

今天在看蔡康永的《說話之道》

蔡康永一直是“高情商”的代名詞。

在《康熙來了》、《奇葩說》裡,總能波瀾不驚地表達自己,能在頒獎典禮上逢凶化吉,《蔡康永的說話之道》賣出了400萬冊,靠教人說話就創造了超級暢銷書。

什麼是情商?很多人覺得用一句話講就是讓別人舒服。

30歲之前,蔡康永也是這麼認為。

但是30歲之後,他慢慢意識到:

所謂高情商,不是迎合別人,而是關注自己。

正如他的新書《蔡康永的情商課:為你自己活一次》中的一句話:

“我們訓練情緒……不是扭曲自己去討人喜歡,而是因為做自己做得很自在,令身邊的人也放鬆了,而討人喜歡。”

很多人認為,高情商,就是要左右逢源。實際上,左右逢源的人,不是情商高,而是圓滑世故。

高情商和圓滑世故,二者之間有度的區別,甚至質的差異。

把握好度的會來事,是高情商。如果只是一味迎合,那就是圓滑,不僅不會讓別人舒服,還會讓人覺得太套路,從而失去好感和信任。

那麼,真正高情商的人是什麼樣的?

蔡康永說:“高情商,不是迎合和容忍,而是可以好好和自己相處,同時也能把別人放在心上。”

主要有以下三點:

1

既能真誠待人

也能舒服地做自己

一個人情商高,從來不是因為討好別人,而是永遠知對錯,明事理,心繫他人,不失自我。在一言一行中,真誠待人,也舒服地做自己。

2 不追求無情緒

而追求恰如其分的情緒

一個情商高的人,不是壓抑情緒,更不是戒掉情緒,而是承認自己有情緒,並能夠調控情緒。

懂得在情緒要爆發時,找到合適方式安置情緒,避免壞情緒帶給別人傷害。

3 真正的高情商

是根植於內心的同理心

真正高情商的人,一定是心存感恩,理解他人處境,懂得換位思考的人。

這樣的人往往具有較高的思維格局,更能收穫對方的理解和善意回饋。

我們都追求高情商,但追求的到底是什麼?

蔡康永說:

“不是追求冷漠,而是追求冷靜;不是追求無情緒,而是追求恰如其分的情緒;不是扭曲自己去討人喜歡,而是因為做自己做得很自在,令身邊的人也放鬆了,而討人喜歡。”

被人喜歡,是一種能力。願我們都能好好對別人,做一個討人喜歡的人,也能做好自己。

你今年多少歲?你懂“高情商”課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