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顆恆星“消失”,科學家懷疑是外星文明,有科學依據嗎?

在2016年,瑞典的一個研究團隊在進行研究的時候無意間發現,1950年時豺狼座方向的還存在一顆恆星,現在卻突然消失不見了,這一現象發現後激勵了無數天文學家們的興趣。

於是在2017年,天文學家們成立一個名為“Vasco(百年觀測)”的觀察項目,就是對比現在和以前的天文照片記錄,來研究此類現象。天文學家們將20世紀50年代的星表與最近的數據集進行比較,結果在最新的觀測數據中發現了共有100多個恆星神秘的消失!

一百多顆恆星“消失”,科學家懷疑是外星文明,有科學依據嗎?

在宇宙中,恆星是一種常見的天體,是指由引力凝聚在一起的球形發光等離子體,同樣恆星也要經歷誕生、發展、衰亡到轉化的演變過程,下面我們來看一下恆星的演化。

恆星的生命週期。

以太陽為例,宇宙早期有著許多星際瀰漫物質,被稱為星際雲,而太陽就是由星際雲形成的。在星際雲中, 在萬有引力的作用下會發生收縮, 同時, 分子和原子的熱運動會產生膨脹壓力。

一百多顆恆星“消失”,科學家懷疑是外星文明,有科學依據嗎?

然後在質量較大、溫度不太高的情況下, 萬有引力大於膨脹壓力, 於是星際雲在自吸作用下收縮,周圍的物質開始聚集起來,形成一個漩渦,而這片星雲的密度也是在不斷增加的,隨著壓力的不斷增大,有一道氣柱噴射而出,最中心的地方就會形成一顆恆星。

太陽的生命週期:幼年時代——主序是以前的階段;壯年時期——主序星階段;中年時期——紅巨星階段;老年期——白矮星階段。

一百多顆恆星“消失”,科學家懷疑是外星文明,有科學依據嗎?

恆星是需要通過核聚變來對抗引力,那麼核聚變的原料總會有用完的那一天。以太陽為例,科學家預測太陽的壽命還剩下50億年,那麼50億年之後太陽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首先就是紅巨星階段,太陽中心的氫基本上都已經聚變成了氦,這個時候太陽中心的溫度已經不足以使氦發生聚變,沒有了能量的太陽就會向外輻射能量使溫度降低。

而在輻射的過程中,壓力小於引力,使其繼續收縮導致中心溫度升高,而外層剩餘的氫氣就會發生聚變反應,猛烈的聚變會使外層物質突破引力約束,快速膨脹並冷卻,表面的溫度變得低成為紅色。

一百多顆恆星“消失”,科學家懷疑是外星文明,有科學依據嗎?

其次就是白矮星(當一顆恆星中心球的質量小於太陽質量的1.4倍,被稱為白矮星),太陽的持續收縮引發了氦核的聚變,形成了碳和氧,使太陽變成了一個碳氧中心球,此時已經不會再發生聚變了。

當恆星中心球的質量大於太陽質量的1.4倍,就會形成中子星(恆星中心球會繼續收縮,溫度也可以使碳聚變發生,碳聚變釋放的高溫高壓足以抗衡收縮引力,使恆星再次達到平衡狀態。

一百多顆恆星“消失”,科學家懷疑是外星文明,有科學依據嗎?

但是由於溫度太高,聚變反應會使碳很快用完來進行下一次引力收縮。由於碳聚變產物是鐵,當中心球聚變成鐵之後,就預示著燃料也用光了。

此時聚變將會停止,中心球就會迅速坍縮,導致溫度突然升高,此時鐵原子將會被打碎成中子和質子,然後質子和電子結合形成中子,這時整個中心球就是中子,所以稱為“中子星”(是恆星的屍體)。而在中子星形成時,會出現一次迴光返照的現象——“超新星爆發”。

一百多顆恆星“消失”,科學家懷疑是外星文明,有科學依據嗎?

恆星消失的可能。

那麼就是說當一顆恆星消逝的時候,會像超新星爆發一樣顯示出明亮的光,或者像白矮星一樣,靜靜地消失在散發著溫柔光芒的餘燼中,但不會停止發光,而這些消失了的恆星卻無緣無故說,不屬於以上的任何一種可能。

一百多顆恆星“消失”,科學家懷疑是外星文明,有科學依據嗎?

於是有很多科幻迷看了《三體》之後,對“黑暗森林”理論提出了質疑,羅輯發現了“黑暗森林”理論的奧秘,於是就對恆星發射咒語,羅輯發射的咒語,把一個星系的座標暴露出去,借高級外星文明來毀滅掉這一個星系,因此就有很多人懷疑這100多顆恆星的消失與外星文明有關。

相信大家都聽過“戴森球理論”,這是戴森為了尋找外星高度發達的文明而設想出來的一種理論。在該理論中,當文明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由於星球自身的固有能源會被耗盡。

而這個時候文明發展所需要的能源將越來越多,因此對一個高度發達的文明來說,最佳的理想方案便是大量地採集自身恆星的能量,來捕獲其大部分能量,從而維持自己文明的發展。

一百多顆恆星“消失”,科學家懷疑是外星文明,有科學依據嗎?

而戴森球就是在“戴森理論”中提出的,是二級文明的標誌性裝置,可以將恆星釋放的能量利用起來,從技術上講,可以解釋恆星突然消失的原因。

總結。

其實對於恆星消失是可以充分發揮我們的想象力,但需要明白的是,這些恆星的消失並沒有任何直接證據表明外星文明的存在,不管真實的結果到底是什麼。

目前我們並沒有任何的證據證明與外星文明有關。由於我們對宇宙瞭解實在是太少了,有些目前無法解釋的自然現象也是有可能的,因為我們還處在學習宇宙的一個階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