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就是先苦後甜的過程?從宮崎駿《龍貓》中我得到這三點啟發

作者:大黎

《龍貓》是宮崎駿執導的日本動畫電影,於1988年4月在日本上映。電影主要講述了由於妻子草壁靖子生病住院,丈夫草壁達郎帶著兩個女兒草壁月和草壁梅搬到了離醫院較近的地方,小月和小梅在這裡發現了小精靈們、貓巴士和森林的主人大龍貓,她們在這裡快樂的生活,唯一的憂慮就是因生病住院不能回家的媽媽,一次,小月和小梅因為媽媽住院的事情吵架後,小梅獨自出門給媽媽送自己親手摘的玉米而迷路,在大龍貓和貓巴士的幫助下,小月找到了妹妹小梅,並且貓巴士還將她們送到了醫院,小梅成功將玉米送給了媽媽的故事。

電影中描述的鄉間生活單純有趣 ,人物感情真實豐富,故事情節扣人心絃,多處片段都讓我彷彿回到童年時代,重新體驗一次童年的天真和歡快,別看這只是一部動畫片,但它卻帶給了觀眾精神的愉悅和滿足。

那麼《龍貓》到底告訴了我們什麼?


生活就是先苦後甜的過程?從宮崎駿《龍貓》中我得到這三點啟發


01在複雜的世界做一個簡單的人

電影中有一個情節讓我記憶猶新。妹妹小梅無意中闖入了精靈們的秘密通道,順著小路發現了森林的主人龍貓。龍貓對小梅很友善,小梅對龍貓也毫無畏懼之心。小梅躺在龍貓的肚子上睡著後被姐姐和父親在小道上找到。小梅告訴姐姐和父親,她看到了大龍貓,像這樣的話放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是不會信的,但在宮崎駿的電影裡,姐姐和父親相信了小梅,不僅如此,還幫助小梅一起去尋找大龍貓睡覺的樹洞。

在實際生活中,很多小孩說的話不被大人們當回事,但大人們從沒想過小孩說的話也有他們自己的想法和道理。很多大人不願意傾聽小孩的話,總是把"大人說話小孩少插嘴"掛在嘴邊,殊不知這樣做只會打消孩子的積極性,壓制他們的想象力。

電影中,姐姐和父親一開始聽到小梅關於龍貓的話就笑了,小梅以為他們不相信自己說的話而大喊:我真的看見大龍貓了!

這很符合小孩表達情緒的方式,為什麼我說的話沒有人相信?但是後來父親告訴她:其實爸爸和姐姐都沒有認為小梅在騙人。


生活就是先苦後甜的過程?從宮崎駿《龍貓》中我得到這三點啟發


大人的肯定就是對孩子最好的鼓勵。也許他們以後還會說出更多大人們想象不到的話,但是無論如何他們需要的不是天性的打壓。

我想這就反應了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大人們是否能像電影中那樣對孩子的想法表示無條件的包容和理解?

這表面上是在保護小孩的童真,怎知不是在保護大人們的童真?

這讓我想到了另一個故事:《小王子》。小王子在星球訪問的時候遇到六種不同類型的人,分別是崇尚權威的國王,虛榮的人,自相矛盾的愛喝酒的人,只會數數的商人,默守陳規的掌燈者和足不出戶的地理學家。

小王子在和這些人接觸的過程中,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大人真是非常奇怪啊。

小王子看不懂大人們的想法,大人們也不理解小王子。也是,成年人世界的彎彎繞繞豈是一個小孩能看明白的,但看不明白不代表認同,所以小王子一直堅持尋找生活的真諦。

《龍貓》就是一個美麗的童話,雖然現實往往沒有童話美好,但宮崎駿卻用短短的一段情節告訴我們,在一個複雜的世界做一個簡單的人是多麼可貴。


生活就是先苦後甜的過程?從宮崎駿《龍貓》中我得到這三點啟發


02龍貓的存在意味著什麼?

電影中,龍貓帶著小梅和小月上天入地,幫她們使橡樹種子發芽,幫小月找到迷路的小梅,送她們去醫院找媽媽。龍貓在小月和小梅心裡就像能幫助孩子們實現願望的哆啦A夢。

宮崎駿為什麼要在電影中插入龍貓這個概念?

每個小孩都想擁有一個龍貓,不僅能保護她們,還會幫他們實現願望。在現實生活中,這個人也許是父親、也許是母親、或是哥哥、或是姐姐……龍貓可能代表著他們每一種角色,保護著孩子們的童真,而大人的童真卻需要自己保護。

大人的世界沒有龍貓,也沒有哆啦A夢,更多是汗水和血淚,因此生活中有多少人被現實磨掉了稜角,變得圓滑而世故同時也失去了真實的自己。

電影中,因為龍貓的存在,小月和小梅永遠天真快樂,但童話越美好,現實就越脆弱,宮崎駿成就了童話中的小月和小梅,同時也反襯出童真的可貴和易碎。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片淨土,用來收藏自己最珍貴的寶貝。我們小心翼翼,不讓別人窺視,因為它就像玻璃,透明乾淨但又無比脆弱,需要我們用盡全力才能免於被現實侵害,但在無形中我們已經忘記了他的存在,也許龍貓的存在的意義就是喚醒我們心中那個真實的自己。


生活就是先苦後甜的過程?從宮崎駿《龍貓》中我得到這三點啟發


03長大的過程不就是先苦後甜嗎?

電影中,小月和小梅的母親因為生病一直住院,父親上班經常晚歸,上小學的小月對小梅來說同時擔任了父母的角色。

其中有一段情節我印象很深刻,父親上班,姐姐小月上學,白天妹妹小梅只能託給鄰居奶奶照顧,有一天,奶奶帶著小梅到學校找小月,說小梅想要找姐姐,而小月還在上課,讓小梅跟著奶奶回去,而小梅只是眼睛吊著兩泡淚,撲進姐姐的懷裡,固執地不說話,後來小月妥協,報告了老師,將小梅帶進了教室,和姐姐在一起的小梅瞬間又變回了那個活潑開朗的小姑娘。妹妹對姐姐依戀顯露無疑。

放學回家的路上,突然下起了大雨,她們沒有帶傘,奔跑的過程中,小短腿妹妹摔了一跤,小月將她扶起來帶進了路邊的土地神的涼亭避雨順便幫她擦臉的時候,小梅說:人家都沒有哭,是不是很棒?

小孩子清脆的聲音在此時只讓人感到心酸,在沒有父母的短暫時光裡,小梅就學會了堅強。


生活就是先苦後甜的過程?從宮崎駿《龍貓》中我得到這三點啟發


後來,母親出院回家的日期就快到了,她們都期待著,小梅還專門摘了玉米等著母親回家吃,沒想到卻等到母親病情加重需要繼續住院的消息。小梅可以不顧一切地大哭,小月只能揹著妹妹偷偷哭。

後來小梅單純而固執的抱著手中的玉米去醫院找媽媽,不想卻迷了路,全村的人一直找她到天黑,小月更是心急如焚,她在龍貓的幫助下才找到了迷路的小梅,最後,她們歷經千辛萬苦終於將玉米送給了媽媽。對兩姐妹來說,雖然經歷了傷心、哭泣、迷路、恐懼,但成功將玉米送給了媽媽,之前的辛苦都值得。

電影裡有句臺詞說得很好:生活不就是先苦後甜的過程嗎?

按照電影的暗示,小月和小梅的媽媽會康復出院,她們會如願以償地和媽媽一起睡覺、吃飯、做便當,過上她們想要的生活。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的生活是什麼樣的?也許充滿疲憊,也許滿目瘡痍,但宮崎駿卻想通過這部電影告訴我們:生活不過是一個先苦後甜的過程,不被眼前的困難打倒,才能迎來幸福的曙光。


生活就是先苦後甜的過程?從宮崎駿《龍貓》中我得到這三點啟發


04總結

一部小小的動畫電影,卻能讓我們產生這麼多思考,給予觀眾如此大的啟發,也許這就是它成為經典的主要原因。

我想這部電影就是告訴我們,在複雜的世界保持可貴的童真,做一個簡單的、真實的自己也許並不容易,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去實現心中的願景,先苦後甜不過是生活的過程,跨過荊棘才能享受人生。


作者:大黎,堅持寫優質的文章,不說無聊的廢話。更多有趣的內容歡迎關注我的賬號:大黎說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