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的冷幽默

蘇東坡素以開朗樂觀著稱,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與身邊的朋友開一些無傷大雅的小玩笑。在朋友圈中,是個能隨時隨地能惹人開懷大笑的開心果。

蘇東坡的冷幽默

蘇東坡像

熙寧七年(公元1074年),在杭州通判任上政績卓著,循例升遷至密州,任知州之職。赴任途中,路過吳興,恰逢時任知州的好友李公擇生子,正在設宴慶賀。東坡先生聽聞後,便前去祝賀。

蘇東坡的冷幽默

吳興太湖(今湖州)

李公擇聽說東坡先生來了,心中高興,忙出門迎接。東坡先生剛進門就聽到新生嬰兒的啼哭聲大作,其聲振耳,可見是非常健康的。東坡便向李公擇笑道:“老兄可算是佳夢維熊,令郎哭聲中氣十足,氣勢沖天,真有食牛之氣啊!”。東坡先生是個才子,出口便帶著典故。這裡的夢熊,取自詩經的“維熊維羆,生男之祥”。而食牛之語,則出自《屍子》:“虎豹之駒,未成文而有食牛之氣”。這兩句話可謂是善頌善禱了。

蘇東坡的冷幽默

李公擇心中高興,便請東坡先生入席,酌酒歡飲。酒酣之際,東坡先生和其它親友都送上犀錢和玉果等物,作為洗三之禮。李公擇也拿出喜錢、喜果分贈親友,輪到東坡時,他卻故意說:“此事於我無功,受之有愧啊!”。李公擇聽出他的揶揄之意,不覺笑出聲來,大聲用吳興土語回應道:“此事如何著得儂!”。意思就是此事如何能讓你有功啊!

這裡兩人又用到了另一個典故,說的是晉元帝司馬睿生子大宴群臣,宴後又賜予眾人束帛做禮物。殷羨代表眾臣致詞,他一時情急,想不起別的話說,便脫口道:“臣等沒什麼功勞,卻來領取賞賜,真是受之有愧!”。晉元帝聞言大笑道:“此事豈容卿有功乎!”席中親友們聞言鬨堂大笑,捧腹不已。

蘇東坡的冷幽默

事後,蘇東坡餘興未盡,即興填詞一首道:

減字木蘭詞

過吳興,李公擇生子,三日會客,作此詞戲之

維熊佳夢,釋氏老君親抱送。壯氣橫秋,未滿三朝已食牛。犀錢玉果,利市分沾四座。多謝無功,此事如何著得儂。


蘇東坡的冷幽默

東坡先生的冷幽默,真是別出心裁,不由得讓人會心微笑。正是因為有此樂觀開朗的性格,才讓他在此後經歷的重重打擊下,仍然保持著豁達豪邁的心態,令人不得不心生敬佩。

明朝往事:瓦剌兵臨城下,明軍敗退,居民站在屋頂向敵人投擲石塊

清平樂:慶曆新政為何失敗?改革派內訌!歐陽修作詩譏諷晏殊

黑歷史:為何李白要為杜甫的暴病而亡負一定的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