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首家公募基金管理公司落戶青島李滄 引來金融活水澆灌科技之花

山東首家公募基金管理公司落戶青島李滄,助力青島國際院士港建設的背後——

引來金融活水澆灌科技之花

□ 本報記者 張曉帆

今年3月,我省首家公募基金管理公司——興華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獲中國證監會正式批覆,在青島國際院士港落地紮根。

興華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獲批的經營範圍包括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基金銷售、私募資產管理等。該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的批覆是青島乃至全省金融業的重要突破性成果。它的落戶,與青島國際院士港建設關係密切。

近年來,在省、市、區三聯動機制推動下,位於李滄的青島國際院士港,迅速形成百名國際院士集聚效應。特別在芯片、抗體、氫能等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引進了多名外籍和華裔外籍院士,啟動打造千億級產業集群。

隨著院士港從無到有迅速成長,院士港科技成果轉化的資金掣肘開始顯現,找“錢”迫在眉睫。作為監管最嚴格、運作最透明的資產管理機構——公募基金對一個地區的資產管理業人才聚集、資管生態建設意義重大。李滄下定決心,必須啃下“硬骨頭”,千方百計把公募基金公司這一金融機構招來。

隨著財富管理先行先試試驗區等國家戰略的不斷疊加,李滄區金融體系的配套優勢不斷加大,逐漸獲得了投資者的青睞。

“科技是木,金融是水。我們之所以能把興華基金引進來,就是因為結合實際、認真分析,找準了基金公司最在乎的是什麼,並創造一個最順暢的金融機構創業‘生態環境’。”李滄區委書記王希靜道出了基金公司招引“旗開得勝”的緣由。

李滄聯繫上興華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原天弘基金副總經理張磊,邀請張磊及其團隊多次在院士港考察——在雙招雙引“拼”環境、政策中,只要“一事一策”最大限度地破解這些瓶頸制約,把脈自身“獨到優勢”,落戶水到渠成。

從基金公司管理人員工作和生活角度來看,李滄區有著優勢,適合基金管理公司生長:既不在最熱點,又不遠離熱點中心,雖不是繁華區域,卻無空間受限、交通擁堵等城市弊病。

在軟環境打造上,青島擁有多家(所)基金託管業務資格的金融機構、高校和研究所,集聚了一批專業人才,這都為李滄、為興華基金“量身定製”招聘基金運營、IT和風險控制等中後臺人員提供了人才蓄水池。

“既有優美的‘硬’環境,也有寬鬆的‘軟’環境,青島國際院士港二者兼備,所以我們第一次在院士港見面,就決定來這裡創業。這裡的政府有擔當、敢作為,提供‘媽媽式’服務,不把‘零跑腿’當空話。”張磊說,公司落戶後,將發起設立多隻公募基金產品,並藉助青島國際院士港形成的國際院士、創新團隊的智慧,提升投資管理的科學性和投資業績的可持續性,服務山東實體經濟新舊動能轉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