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校園要變成自然保護區?不開玩笑

校園“自然保護區”

北大校園之中,要發生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一個自然保護小區,即將在多年推動下變成現實。對,在校園裡面的“自然保護區”,在幾萬人裡面保護生物多樣性!

這應該是國內大學的第一次嘗試,但一定不會是最後一個。前路還長,問題還多,不過今天我們可以曬曬照片,然後講講一個小園子裡面可以藏著多少自然故事,可以有怎樣不為人知的秘密。

​校園保護區的圖片故事


北大校園要變成自然保護區?不開玩笑

我們在《華夏地理》上面,給北大準備了一份禮物:一個自然歷史報道,一個有關理想、自由與執拗熱愛的故事


北大校園要變成自然保護區?不開玩笑

北大西門,這個印在各個高考輔導教材上面紅色大門背後,是兩平方公里左右的一個園子,有幾萬師生和一勺山水


北大校園要變成自然保護區?不開玩笑

熟悉的北大西門棟樑上描畫著八哥、鴛鴦這些自然野趣,進入這個大門,有一片充滿理想和自由的野地


北大校園要變成自然保護區?不開玩笑

主校區一半的面積被未名湖和周圍大大小小的河湖所佔據。辦公樓、博雅塔、行道,還有大片半天然林,星落分佈


北大校園要變成自然保護區?不開玩笑

綠頭鴨、未名湖、以及背後的研究生院。這樣的場景,應該在京西連綿的溼地生態系統持續了千百年。


北大校園要變成自然保護區?不開玩笑

水黽是水黽的清道夫,落入湖中的昆蟲是它們的食物


北大校園要變成自然保護區?不開玩笑

麻雀順著枝條蹦下來喝水。校園之中的河湖,有些開闊有些幽暗,正好滿足燕雀鴻鵠、鷺鷥鸊鷉的不同需求


北大校園要變成自然保護區?不開玩笑

一對正在交配的豆娘,雌雄顏色不同,時常反串角色,卻都是高效的捕食者。


北大校園要變成自然保護區?不開玩笑

還在學飛的家燕幼鳥長大大嘴,落在荷花上等待餵食


北大校園要變成自然保護區?不開玩笑

夜晚巡著叫聲,能夠在未名湖沿岸找到進入繁殖期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鷹鴞


北大校園要變成自然保護區?不開玩笑

刺蝟性格羞怯,卻在校長辦公樓一線的小山上挖掘出龐大的地下行宮,夏天覓食、冬季蟄伏 | 燈光:戚飛


北大校園要變成自然保護區?不開玩笑

黑斑蛙在夜晚出現,連綿的蛙鳴和蟬鳴會出現在整個北部校區 | 燈光:hushnow


北大校園要變成自然保護區?不開玩笑

金花鼠曾經廣泛分佈在校園之中,但是隨著流浪貓數量的增加日趨減少


北大校園要變成自然保護區?不開玩笑

一教就坐落在未名湖岸,窗口倏忽而過,可能是鴛鴦、池鷺,也可能是為幼鳥捕食歸來的紅隼


北大校園要變成自然保護區?不開玩笑

紅隼捉到了一隻麻雀,正飛過未名湖岸的博雅塔


北大校園要變成自然保護區?不開玩笑

它們在化學學院藏起來一個家,繁殖後代


北大校園要變成自然保護區?不開玩笑

紅隼幼鳥就以一個又一個空調室外機作為跳板練習飛行,成年之後從人大到黑山扈,整個中關村都能時時看到它們


北大校園要變成自然保護區?不開玩笑

至少有兩個黃鼠狼的家庭就生活在北大校園之中,一個家庭主要活動於宿舍區和食堂,另一個家庭則總在野地遊蕩


北大校園要變成自然保護區?不開玩笑

每年7月15前後,湖邊的小山上杏樹成熟,是為鳥獸短暫的盛宴


北大校園要變成自然保護區?不開玩笑

出生不久的東方角鴞,還沒有褪去絨毛,不會飛,只是在樹上呆望


北大校園要變成自然保護區?不開玩笑

點綴水面的荇菜,從詩經時代就是人們身邊最熟悉的溼地植被


北大校園要變成自然保護區?不開玩笑

讓我在右下角露個臉。這個宿舍樓間的雕塑試圖表現科學和民主,而在這個校園之中,無論山、無論水、都自由


北大校園要變成自然保護區?不開玩笑

剛剛出生的綠頭鴨雛鳥險些被永遠困在這個原為游泳池的池塘中。所幸最後學生搭起梯子、鋪上木板,幫助它們


北大校園要變成自然保護區?不開玩笑

北大校園和任何其他地方一樣,經歷著乾旱、病蟲害、入侵物種,經歷著擴招和人口爆炸,也經歷著霧霾、沙塵


北大校園要變成自然保護區?不開玩笑

乾旱時期,赤麻鴨在這個瀕臨崩潰的生態系統覓食,成千上萬的魚類死去。所幸幾天後,學生和教師呼籲下開閘


北大校園要變成自然保護區?不開玩笑

北大-圓明園-頤和園-香山,構成了一片連綿的溼地-半天然林生態系統,和紫竹院-什剎海-奧林匹克公園遙遙相望


北大校園要變成自然保護區?不開玩笑

這一道圍牆隔開了北大和喧鬧的中關村,圍牆之內的與時俱進少了些,卻留下了一個帶著浪漫色彩的中國園林

“中國的大學”,中國式自然主義​

最後的最後,引以前發表在《華夏地理》上面的一小點文字,唸叨唸叨這個園子的歷史。

"到了燕京大學時期,主持燕園規劃是美籍建築師亨利·墨菲,他雖然受教育於耶魯大學,卻十分欣賞中國的古典建築與園林設計,決意營建一座真正“中國”的大學。他經常徘徊在一片山環水抱的廢墟上,反覆考慮從哪裡開始確定整個校園的主軸線。有一天他站在一座土山頂上四面眺望,西方玉泉山塔忽然映入他的眼簾,校園大門(今西校門)的位置就這樣確定下來了,而這正是我國古典園林中所謂“借景”的手法。整個校園由湖水、丘陵分成佈局嚴整的教學區與後方環湖的風景區。又在東西主軸線之外設計南北次軸,以丘陵和湖泊間隔學生使用區域......"。

所以在今天,北大一平方公里的彈丸之地尚且維繫著山水交接,接納著禽獸繁衍生息。在我們城市的其他角落,留出一片雜草灌叢不被清理不打農藥,留出連貫的河湖讓溼地植物自由生長。這一切會賦予城市更持久的生命力。


北大校園要變成自然保護區?不開玩笑

對北大保護區的報道和推動,也是我們對未來更美好城市的期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