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先行示範區下金融企業的發展之路

本文作者為著名財經評論員林春浩先生,轉載請註明。

深圳先行示範區下金融企業的發展之路

改革開放以來,深圳一直是國家改革的“試驗田”、作為對外開放的“窗口”,承擔著先行探索改革的重要使命。在在此期間,深圳企業在國內經濟的發展的過程中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而如今隨著深圳被賦予了新使命——中共中央、國務院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深圳企業,特別是科技及金融相關企業,將再一次立於改革發展的潮頭。

在8月18日國家正式發佈的《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中指出,到2025年,將深圳建成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到2035年,深圳高質量發展成為全國典範,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世界領先。

《意見》中將“高質量發展”放在,提出支持建設5G、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還提到了“促進深圳與港澳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和金融產品互認”、“支持在深圳開展數字貨幣研究與移動支付等創新應用”、“加快構建與國際接軌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此外,在今年年初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公佈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確立了大灣區在國家發展大局中的重要戰略地位。其中廣州、深圳、香港和澳門被定為大灣區四個核心城市,每個城市都有自身的主要發展方向,深圳的發展方向就是科技創新領域。

大灣區融合發展需要發揮各城市的不同優勢,其中科技和金融是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發展的兩大引擎,這也是《意見》著重強調,提出促進深圳與港澳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和金融產品互認的一大原因。

可以看出,深圳本土的金融企業仍是深圳乃至全國改革發展的重中之重。在此大背景下,8月19日,深圳市政府發佈了複製推廣前海第四批改革創新經驗的通知,繼續在全市推廣前海探索形成的43項改革創新經驗。前海作為深圳的創新中心,推動著深圳向前發展。深圳將在國家賦予的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之下,繼續為全市、全省乃至全國提供經驗,打造制度創新高地。

牽一髮而動全身,在落實投資便利化、貿易便利化、金融創新等諸多方面的創新經驗,為片區,為深圳,為全國經濟更好發展做好示範引領作用的要求下,不只是前海片區,深圳的金融企業都需要在創新中尋求更高質量的發展。

高質量發展是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戰略中的重要支點,關鍵環節在於國際科技創新是否取得突破性進展。深圳又好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示範區的最佳選擇,深圳本土的5G等高科技產業,與高質量發展息息相關,在可預見的未來,5G、人工智能、生物醫藥、大數據、雲計算、無人機等領域將是是深圳未來的重點發展產業。

所以,在國家政策的支持和時代發展的背景下,深圳本土的金融企業應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要機遇,通過打造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推動深圳乃至大灣區金融科技領域的探索。銀行信貸、保險、基金、信託、擔保等金融產品深入結合5G、雲計算等高新技術,實現“金融+科技”新一輪的融合與創新,促進金融科技服務質量與效率的共同提升,將成為深圳傳統金融行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

另外,國際化同樣是未來深圳企業發展的重要方向,金融科技企業也不例外,只有利用區域優勢進一步與國際接軌,在實踐中不斷優化核心技術,才能在全面開放新格局中走在全國前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