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入門:感覺 II

心理學入門:感覺 II

感覺是人腦對事物的個別屬性的認識。感覺是一切較高級、較複雜的心理現象的基礎。刺激可以分成近刺激和遠刺激兩種。感覺編碼是指將刺激的能量轉換為神經系統能夠接受的神經能或神經衝動。在不同的感覺系統中,神經系統同時採用了特異性編碼和模式編碼。

絕對感覺閾限與絕對感受性兩者在數值上成反比例。差別閾限與差別感受性在數值上也成反比例。

韋伯定律(K=△I/I)、費希納的對數定律(P=KLgI)和斯蒂文斯的冪定律(P=KI^n )都揭示了刺激強度與感覺大小的關係。

由於刺激物對感受器的持續作用,是感受性發生變化叫感覺適應。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刺激,使感受性發生變化的現場叫感覺對比。

外部感覺包括視覺(光波,明度、顏色、感光顏色等)、聽覺(聲波,音調、音色)、嗅覺、味覺(酸甜鹹苦)、膚覺觸覺、冷覺、溫覺和痛覺)等。

內部感覺包括動覺、平衡覺和機體覺。

注:

內部感覺:

1.動覺:他反應身體各部分的位置、運動以及肌肉的緊張程度,是內部感覺的一種重要形態;

2.平衡覺:靜覺,它是由人體作加速或減速的直線運動或旋轉運動時引起的。

3.內臟覺:機體覺,由內臟的活動作用於臟器壁上的感受器產生的。“黑暗”感覺

韋伯定律 K=△I/I,其中,I為標準刺激的強度或原刺激量,△I會引起差別感覺的刺激增量。K為一個常數。在同類刺激之下,其差異閾限的大小是隨著標準刺激強弱而成一定比例關係的。

費希納的對數定律 P =KlgI,其中,I是刺激量,P是感覺量,K代表常數。費希納對數定律以韋伯定律為基礎,適用於中等強度刺激。在絕對閾限之上,主觀的感覺強度與刺激強度的改變,兩者間呈對數的關係,亦即,刺激強度如果按幾何級數增加,而引起的感覺強度卻只按算術級數增加。

斯蒂文斯的冪定律 P=KI^n ,其中,P指知覺到的大小或感覺大小,I指刺激的物理量,K和n是被評定的某類經驗的常定特徵。

感覺的規律性小結:

絕對感受性與絕對閾限

差別感受性與差別感受閾限

刺激強度與感覺大小的關係

感覺適應

感覺對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