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不能好好說話,還是不會好好說話?

對話,每天都在發生,與熟悉的人,與陌生的人,但溝通說起來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明明覺得自己表達的很清楚了,但“南轅北轍”、“曲解誤會”的情況還是時有發生;又或者,感覺自己聽明白了,結果還是誤會了對方的意思。

人與人的溝通,遠比我們想想的複雜,而一些“誤以為”的情況,都可能成為彼此相互理解的障礙。


究竟是不能好好說話,還是不會好好說話?


你在說什麼我聽不懂,我都說這麼清楚了你怎麼還是不明白

有效的溝通是雙方面的,不僅包含表達,還有傾聽,每個人都是在表達者和傾聽者的角色中來回切換。

作為表達者,首先要明確自己溝通的目的,不需要太多修飾的語言,簡潔明瞭最好,除了學會表達的一些技巧,懂得考慮對方的感受,把握分寸,也是“高情商”的體現。

作為傾聽者,“傾聽”不僅僅代表“聽到”,還需要聽懂進而理解對方的意圖,所要表達的內容,並予以反饋。不要把注意力片面地、有選擇地放在某些語句上,造成斷章取義而誤會對方。

兩個人的溝通,70%是情緒,30%是內容,情緒不對,內容就會被扭曲。而帶有負面情緒的溝通不但是無效的,更會把情緒傳染給別人,不如等冷靜下來再去溝通。


究竟是不能好好說話,還是不會好好說話?


不要懼怕表達和溝通

馬東曾經說過:“被誤解是表達者的宿命”,很多人都深有感觸。

隨著年齡的增加,我發現,人與人的交流也開始變得迂迴和沉默,能聽則不言,能勉強認同絕不反駁,能閒聊瞎扯就避免現實和生活。大家都開始奉行“沉默是金”,成人間的交流,似乎是理性的、保持距離的、有所保留的,在滿足對方的需求的同時,儘可能避免對自己的傷害。


究竟是不能好好說話,還是不會好好說話?


其實,這樣的變化說不上好不好,“言多必失”、“禍從口出”的道理我們都懂,這樣的溝通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發生言語衝突、互相傷害的可能,但又少了曾經那種暢所欲言的親近感,更像是為了避免而不敢表達了。

我們不能因此而懼怕表達和溝通,能夠用語言表達是我們的幸運,雖然每句話都有被誤解的可能,但必須要堅持表達自己,畢竟誤解不是全部,那怕有一個人理解了都算是成功。

如果一個不問,一個不說,再熟悉的人,也會漸漸沒了共同語言,再深的感情,也會漸漸找不到支點。沒有溝通,人和人之間就有了隔閡,心和心之間也就有了距離。


究竟是不能好好說話,還是不會好好說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