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青年节,中年人的不惑

昨天B站《后浪》中的何冰演讲----奔涌吧,后浪!着实振奋人心,也振着我这颗中年的心。先是查查何冰何许人也,再看看BILIBILI的网站什么来头,怎么一篇切中老年、中年和青年的抓心演讲在这个特殊的节日就被燃火了。

青年在中国的界定是指年龄在15-34岁之间的人,而我早已步入沉重的中年。青年节和我还有什么关系吗,但我又扎扎实实的和一帮年轻人过了这个节日。那个欢快和带劲,根本顾不上咱这大妈形象,早 就忘了自己是上有老,下有小,一睁眼就是房贷,花钱用小时来计量悲哀中年,和一群年轻人在山顶的露台,吃着饭,唱着歌,玩着直播,摆着各种POSE。

愚盹的我,在临近40岁时,突然想抓住曾经岁月里不曾予给我的东西。比如:美丽的爱情、喜欢的工作、良好的教育、进取的人生。人生近过半时,突然醒悟,过去的自己只顾着孤陋寡闻,形影相吊,如同坐井观天的青蛙,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变化有多快。

看着身边同事90后、甚00后都快叫阿姨时,心里真不是一种滋味。曾经我也年轻过,曾经我们到单位时是那个最年轻的,最不谙世事的小姑娘。

岁月如梭,恨不得悔恨一把,重新来一回青春,谈一场恋爱、追求追求梦想、敢爱敢怒一把、让那些中年人用羡慕且妒忌的眼神对你道一场:年轻真好。

希望这是个年龄混淆的世界,老年、中年和青年可以玩到一块,心态一定要年轻。

过去的你不曾拥有,现在统统把它要回来。

学习演讲和写作,阅读。每天的早起加运动,在社群里和一帮五湖四海、上至退休阿姨,下至学生都能找到共同话题。而我们的目标就是一个:提升演讲,让语言的魅力成为我们的利器。

虽处中年,仍像青年,不惑的是年龄,清晰的是过怎样的人生。别让自己困在自己的世界里,不知道外面的世界的精彩。

咱们也有咱们的优势:更世故、懂人情、有个不错的肥肚腩,还有双会察眼观色的眼睛、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相比年轻时的自己)、有双儿女、职场中层,知道如何以用优势去掩盖劣势,开始思考人生如何收场。。。。

别再把最好的东西糟蹋后,才开始感慨人生若只如初见。

奔涌吧,中浪!

这是对我不惑中年的一个交代。

来张明星和咱的对比照,一个是60年代末的人,一个是80年代初的人,活出自己的光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