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改變全球能源格局可再生能源用量激增

【精品能源內容,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疫情改變全球能源格局可再生能源用量激增

疫情期間,化石燃料使用量下降,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用量激增。圖片來源:Carol M. Highsmith

近日,國際能源署(IEA)發佈報告稱,新冠肺炎導致全球經濟滑坡,繼而引發能源需求和相關碳排放量下降,甚至將在疫情消退後,改變世界能源的獲取方式。

國際能源署執行董事Fatih Birol預測,“在這場危機中興起的能源行業將與此前大不相同。”

報告顯示,2020年全球能源需求將比上一年下降6%。最大的變化或將發生在發達國家,如美國下降9%,歐盟下降11%。

其次,能源行業的碳排放量將下降8%,約26億噸,形成有史以來最大跌幅。在可再生能源使用量增長5%的趨勢下,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將在一年中增長1%。之所以可再生能源與化石燃料形成鮮明對比,主要原因是風、陽光或水力發電成本較低。

根據最新報告,全球能源需求下降約3.8%,其中大部分集中在3月。由於疫情,各國都對企業實施了嚴格的限制措施。實行嚴格封鎖的國家,每週能源需求下降25%。實行部分封鎖的國家,需求下降18%。在被封鎖的國家中,電力需求下降20%,每天用電量都與以往的週日相當。

在今年第一季度,煤炭遭受了最大損失,與2019年初相比下降了近8%。造成這一下降的主要因素包括進出口封鎖、廉價天然氣和可再生能源的競爭以及溫和的冬季天氣等。

截至3月底,汽車需求量減少了一半,航空旅行減少了60%,因此石油需求下降了5%。相比之下,今年前3個月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量增長了1.5%。

至於疫情消退、經濟復甦後的能源格局,目前無從得知。

Fatih Birol指出,此前經濟下滑結束後,溫室氣體排放又恢復了上升局面。因此,他敦促各國政府將清潔能源技術作為其經濟復甦計劃的核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