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於數字化,終於產業重構 —— 工業互聯網對工業社會的價值守望

本文是工業互聯網三篇文章的收尾篇,標題想了很久,最後定了

“始於數字化,終於產業重構”來命名,也算是對前兩篇文章的總結和歸納。

  • “看不到這一點,就不要說發展數字新經濟?” -- 從宏觀產業角度闡述工業互聯網應該深度融合賦能傳統產業,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指出普惠、低成本、持續賦能是藥引和催化劑;
  • “傳統企業如何進行數字化轉型?” -- 從微觀企業發展角度闡述傳統企業如何應該抓住“新基建”、新經濟的政策紅利和產業大勢,但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又要注意方式方法,從局部到全面徐徐展開!


本文從以下六個方面對工業互聯網進行總結和歸納

  • 此平臺非彼平臺,平臺存在的目的是賦能
  • 工業互聯網對於傳統行業,是融合更是改造
  • 數字化轉型是起點,深刻理解數字化是關鍵
  • 平臺思維是主導,產業重構是目標
始於數字化,終於產業重構 —— 工業互聯網對工業社會的價值守望

此平臺非彼平臺,平臺存在目的是賦能


互聯網的發展從消費互聯網進入工業互聯網,不但意味著互聯網思維和技術逐漸向供給側傾斜,更重要的是兩者面對的對象和改造的實體完全不同,基於此,我們就不能僅僅套用消費互聯網的邏輯來思考工業互聯網發展道路。


消費互聯網時代,平臺絕對是一個高頻、關鍵詞,各行各業出現無數個平臺,通過把行業元素匯聚到平臺,實現信息高效對接,提升行業運行效率,也造就一大批成功的平臺企業,如資訊的百度、社交的騰訊、交易的阿里/京東等。


而在工業互聯網時代,平臺依舊存在,但此平臺非彼平臺,平臺存在的目的不僅僅為了撮合和流量,更要的是為了賦能。消費互聯網時代通過對接和去中間化提升行業運行效率,而工業互聯網則通過深度融合賦能傳統產業來提升產業運行效率和價值鏈傳導。對於傳統產業而言“消費互聯網階段是洗禮和培育,而產業互聯網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改變和進化”。


消費互聯網時代,各大平臺幾乎都是靠做大流量來實現撮合和GMV,本質是構建供需對接通道,但並未改變行業本身。這種模式在以網紅、直播為代表的創新帶貨模式衝擊下,就顯得力不從心。而工業互聯網時代的盈利模式是通過賦能來改造行業的生產和供應邏輯,構建全新的產品和服務運行體系,著重解決供給側存在的問題和產業鏈上價值流轉過程中的溝壑和坎坷。


工業互聯網對於傳統行業,是融合更是改造


消費互聯網歷經二十年發展,目前依然表現旺盛的生命力,拼多多、抖音、直播等創新模式層出不窮, 但我們需要看到的是這種快速發展的背後是流量和資本聯合作用下的產物。正是因為此點,消費互聯網缺乏深耕細分產業的勇氣和決心。而和貼身廝殺的消費互聯網戰場不同的是,工業互聯網的戰場悄無聲息,在深度融合賦能傳統產業的同時,更是在改造傳統產業,構建產業發展新模式、新路徑!


從本質上講,消費互聯網講究的是快速擴大規模,看重的是速度,是對市場紅利的定向收割,關注的是需求側一方面,並不能改變行業本身存在的問題。例如:共享充電寶、共享單車、傳統電商等等,都僅僅聚焦在產品或服務本身!而且由於資本的逐利性和短期性等特點,就要求消費互聯網發展在速度上具備絕對優勢,在沒有做好深耕行業和市場準備的情況下,一味通過規模做大GMV,甚至通過造假來實現,導致好景不長,如瑞辛咖啡等。


而工業互聯網就是為了解決供給側的問題而誕生,天然帶有提高效率的本質。這裡說的提高效率,包括生產、供應鏈、營銷等等,是通過對整個細分產業改造和創新,形成新的產品或服務,以此來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從這個方面來說,工業互聯網不是僅僅收割市場紅利(流量/GMV),而是通過對產業鏈的價值再分配和大量定製化環節服務來實現!工業互聯網平臺是以深度融合、賦能的方式介入傳統產業,通過切實解決地區、產業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痛點和難點問題,來推動地區和產業的良性發展,補鏈強鏈延鏈,直至重構地區產業結構!


數字化轉型是起點,深刻理解數字化是關鍵!


數字化轉型是新基建和工業互聯網在企業落地的主要途徑。在疫情期間數字經濟大大增強了中國經濟抵抗風險的韌性,和去全球化浪潮背景下,國家大力推動數字經濟建設;以數字化浪潮為代表數字經濟時代的到來,是工業互聯網正式開啟的標準,加速推動了工業互聯網往前發展!


2009 年全球市值前10的公司中,互聯網公司僅微軟一家。而2019年全球市值前10公司中7家都是互聯網公司。與此同時,微軟已進入了“萬億美元俱樂部”。2018年全球市值前50的公司中,科技類公司位列第一達到15家。此外,在2019年全球市值排名前10互聯網公司中,中國互聯網公司佔兩席,阿里巴巴與騰訊分 別位列第五與第六位。我們認為在未來這個佔比還會繼續上升。毫無疑問,社會信息化帶來的增量價值正成為全球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過去20年,以PC互聯網與移動互聯網為主線的數字化浪潮席捲全球,改變了世界面貌,未來10年、20年甚至50年推動世界甚至顛覆世界的又將是怎樣的科技趨勢呢?


傳統企業歷經二十年的互聯網大浪衝擊,或多或少都和互聯網產生一些交集,但很多都淺嘗則止,一旦出現流量枯竭,行業發展又會陷入困境。從消費互聯網到工業互聯網,傳統企業首先需要從邏輯上理清思路,不僅僅是要對企業外在因素和資源進行整合,更要對企業內部環境進行調整和重構。需要把原本業已成型的運行邏輯或商業邏輯打破,尋找新的商業秩序和重塑自身商業價值,構建自身產業生態!


平臺思維是主導,產業重構是目標!


工業互聯網平臺通過深度融合、賦能傳統企業,激發傳統行業或企業的自主性和活力,雙方形成取長補短、各取所需的局面;互聯網企業才能通過賦能傳統行業來構建生態,創造發展機會;而傳統行業則通過互聯網企業的深度賦能來填補消費互聯網時代單純從孤立企業、孤立產品角度出發,帶來的供需不平衡和產業發展弊端!


重構產業是必然。因為在完成了對產業的深度改造之後,原本業已形成的發展邏輯和模式必然有亟待完善的地方。即使我們不會以重構產業為目標,但是,一旦我們完成對於產業混改,重構產業將會是一種必然。而一旦重構產業發生,互聯網的終極目標便開始出現。我們現在看到的當下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的數字化的浪潮,其實就是產業混改的開始,當產業混改完成之後,這些被打散的元素將會被重新結合和建構,由此,一個全新的發展時代才能真正來臨。


當數字經濟逐漸成熟,產業混改開始出現,傳統產業的元素開始被打散,在新技術、新模式的推動下,產業重構將會成為一種必然。這個時候,所謂的互聯網發展新模式、新業態才能跳出消費互聯網泥淖的牽絆,真正進入到一個以有著自己顏色、有著自己味道的全新時代。藉助工業互聯網,傳統工業企業有機會快速成為全新的商業物種,制定遵循全新的商業秩序,獲得全新的商業價值。這就是工業互聯網對傳統產業企業的指導意義,也是互聯網企業對工業企業的價值守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