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壓是骨骼、城市配電網是神經,中國電網何以長期穩定強大?

中國電網長期穩定強大,國家是怎麼做到的呢?

簡單講,全球電網都是差不多的:包含變電、輸電、配電三個單元。電力網的任務為輸送與分配電能,改變電壓。一般電力網可劃分為輸電網、二級輸電網、高壓配電網和低壓配電網。

現在,中國正在邁向萬物互聯的時代,電網穩定安全對於民生、經濟更是至關重要。想要電網堅強又智慧,就必須讓電力系統具備硬實的‘骨骼肌肉’與敏感的‘神經網絡’。

特高壓交流網就像“骨骼和肉體”一樣,將各個城市相對獨立的‘小網’整合成了一張‘大網’,提高了中國電網整體抗風險的能力,使得一個大區域的電網變得更加堅強了。國家電網建立的完善系統的特高壓與智能電網技術標準體系,擁有企業標準356項、行業標準90項、國家標準44項,編制國際標準19項。

特高壓是骨骼、城市配電網是神經,中國電網何以長期穩定強大?

各城市的配電網構成了中國電網的“神經網絡”。

當前中國的城市正在經歷著能源、電力革命,風電、光電、水電等新能源等佔比越來越高,也有越來越多的城市開始重視優化城市配電網、發展綜合能源服務,這不僅能幫助提升能源利用效率,讓用能更清潔,還促進了很多城市配電網走向智能化、國際領先。

我國在電網科技上也不斷進步:電網控制、配電用網、智能配電變壓器、系能源、智能巡檢機器人等多方面獲得專利,並且積極落地到真實應用場景。

新時代智能電網的建設對於電網安全穩定提供了更好的保障。在一些高危作業場景,利用人工智能技術逐步完成對人類的替代,既實現了更加安全的方式,也大幅提升了效率;又比如巡檢機器人,針對各種自然災害和環境對電網設備進行動態預測平臺,防範於未然。

電網安全也還能通過電力科技仿真來預警:日前,國網山東電科院啟動山東電網安全防禦仿真實驗室建設,將依託安全防禦仿真實驗室建設,組織優化現有數據平臺,整合實驗室資源,形成專業合力,為山東電網的安全運行的提供堅強有力的技術支撐。電網安全防禦仿真實驗室對加強特高壓交直流混聯電網特性認知、有力保障電網安全運行具有重要意義。電力實驗室具備數據管理、數字仿真、數模仿真、大電網運行分析預警等功能,功能強大。

我國電網在功能形態上正向智慧的現代能源服務體系演進。別的不說,世界上很多國家(包括髮達國家)停電是家常便飯,而我國已經很多年沒有大面積停電事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