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裡的烤鴨最好吃?

用戶96454805937


北京:掛爐烤鴨

  | 北派正宗 |

  雖然北京烤鴨師出南京烤鴨,但不得不說,數百年的時間讓它發生了巨大的演進。

  

  首先是做法,南京鴨以傳承自南宋的燜爐為特色,但北京鴨卻發展出了以全聚德為代表的掛爐鴨。所謂掛爐,是指烤爐沒有爐門,鴨子用長長的挑杆掛著送進爐內,隨時可以翻轉查看,保證受熱均勻。

  

  此外,掛爐鴨用的是明火,燃料是沒有煙的果木,火力強烈,所以皮下脂肪化油率高,鴨皮焦脆。還有人尤嫌掛爐鴨化油不夠,發明了無爐的叉燒烤鴨。雖然鴨油確實融化得充分了,但鴨肉卻變得老柴,落了下乘。

  

  北京烤鴨獨到的吃法:麵醬、大蔥、水蘿蔔絲、黃瓜絲、帶皮鴨肉卷荷葉餅,一方面源自影響京城飲食最深的魯菜師傅的手藝——大蔥、麵醬、麵餅,都是山東常見的配菜;另一方面,它又是為焦脆的掛爐鴨量身定製的。大蔥和蔬菜平衡了油膩,麵醬提供了甜鮮味,麵餅又讓烤鴨的吃法充滿儀式感,並提供了墊飢的澱粉。

  

  近兩年,京城最火的烤鴨是大董,風頭蓋過各家老字號。事實上,大董鴨確實在吃法上有了很多創新,比如以白糖蘸鴨皮、以蒜泥蘸鴨肉、以漢堡夾烤鴨片,但也有哄抬鴨價的嫌疑,讓北京烤鴨越來越成為遠離平民煙火氣的宴會食品,殊為可惡。

  

  事實上,大董烤鴨本身,也是典型的京式掛爐鴨,並沒有在技術上有太多的創新突破。

  山東濰坊:密州烤鴨

  | 烤鴨媽媽 |

  如果說南京烤鴨是北京烤鴨的“爸爸”,那麼山東魯菜,無疑是北京烤鴨的“媽媽”。

  包括填鴨、調料、麵餅、果木在內的大部分北京烤鴨原料選材,都來自於山東。魯菜師傅當然不會放任本地的好食材都被運去京城。比如著名的密州烤鴨,可稱山東烤鴨的擔當。

  

  密州是濰坊諸城市的舊名,這座城市是“宰相劉羅鍋”劉墉的故鄉。除了出產文人之外,這裡還出產廚師,有人說,諸城在魯菜膠東菜系裡的地位,就好比粵菜裡的順德,其風情可見一7a64e58685e5aeb931333431376661斑。

  密州烤鴨的風味與北京掛爐鴨並沒有多大區別,最大的特色在於魯菜大廚們能以烤鴨的各種“副產品”製作“全烤鴨宴”:厚實的鴨脯肉用來乾煸、鴨血凝固切片炒韭菜、鴨舌與山菌同燴、鴨腸爆炒、鴨油蒸鱖魚、鴨湯溜海參……琳琅滿目,不一而足。

  

  河南開封:汴京烤鴨

  | 烤鴨祖父 |

  開封的汴京烤鴨也許是現存最有歷史的烤鴨,還原了北宋時代《東京夢華錄》裡“燠鴨”的傳統,也最多地保存了古法燜爐鴨的特色。

  

  汴京烤鴨採用棗木炭烤,它不同於燃燒快速的梨木、蘋果木等果木,木質密度大,富含油脂,烤制過程中會有濃煙和棗木香滲出。燜爐烤的過程,其實也是煙燻的過程,成品的鴨皮呈棗紅色,沒有掛爐烤的零星炭屑。而且皮肉不脫離,一口咬下去,能吃到皮下啫喱狀的脂肪,對於不怕油的人來說,這種燜爐烤鴨,比掛爐鴨有滋味得多。

  另一條考驗燜爐鴨成敗得金標準是,鴨脯肉的質地。好的燜爐鴨水分消耗少,有外烤內蒸的效果,所以鴨肉疏鬆,有肉鬆般的口感。特別是厚實的鴨脯肉,要像剛出爐的饅頭一樣暄騰,才算是成功的燜爐鴨。

  四川樂山:甜皮鴨子

  | 勝似烤鴨 |

  嚴格意義上說,其實甜皮鴨不能算是烤鴨。

  但這種先滷後炸的鴨子,確實有著與烤鴨無限近似的口感,是中國烤鴨的另一種詮釋。

  

  甜皮鴨的做法其實和普通滷鴨沒多大差。冰糖炒成糖色,加香料煮成滷汁來滷。滷透之後的鴨子其實已經很好吃了,外皮軟糯、鴨肉上口,但重調味的四川人尤嫌其味道不夠,再把滷鴨控幹水分,用滾油反覆淋灼,直到皮酥且顏色棕紅為止。

  最後一步是甜皮鴨的關鍵:趁鴨皮表面的油溫高,還沒冷卻的時候,刷上飴糖。這讓鴨皮顏色更紅,質地更酥脆,即便冷卻之後,也不會回軟。香甜的口味,與大董出品的烤鴨皮蘸白糖不謀而合。

  

  四川人講究,認為甜皮鴨只能靠油淋,不能整隻下鍋炸。其實為的是以較低溫度烹製,只求鴨皮的酥脆,而不影響鴨肉的多汁。它的烹飪思路和發源自中原的烤鴨極其接近,只是四川盆地的民眾用了更濃郁的處理方式,這是中華飲食一體多面表達的又一典型例子。

  安徽合肥:廬州烤鴨

  | 饒有古意 |

  為了展現烤鴨的“古意”,各地都喜歡用地名舊稱作為它的前綴。北京街頭的烤鴨店不少冠以“北平烤鴨”,諸城的烤鴨自稱“密州烤鴨”,南京烤鴨自稱“金陵片皮鴨”。

  當然,也包括合肥的“廬州烤鴨”。

  

  作為安徽省的省會,合肥與前省會南京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烤鴨就是其中之一。和南京烤鴨一樣,廬州烤鴨的傳說,也常常指向安徽人朱元璋。

  但與名聲在外的北京烤鴨、南京烤鴨不同,廬州烤鴨走的是更親民的路線。在合肥生活的人,很少有不去老字號廬州烤鴨店吃過的。而且店裡最大的特色並不是烤鴨本身,而是用烤鴨的副產品——鴨油作為主料做的鴨油湯包和鴨油燒餅。

  

  所謂鴨油湯包,是用烤鴨油代替肉皮凍做餡的小籠包;鴨油燒餅則是以鴨油起酥來做的千層燒餅,它包含著烤鴨的馥郁香味,同為動物油脂,比牛油起酥的可頌和豬油起酥的老婆餅好吃得多。

  

  江蘇南京:星甸烤鴨

  | 松香撲鼻 |

  粗暴地把中國烤鴨分為南北兩派,那麼兩派正宗只能是南京與北京。

  但南京烤鴨,最具代表性的當屬江浦區的星甸鎮。

  星甸鎮是回民聚居之地,從事飲食業是回民的主要謀生手段。清代中期以來,星甸的回民製作的熟食就很有名,其中,尤其以清真烤鴨著名。

  

  清真食品的特點是注重衛生。銬子開膛宰殺後,除了淨毛,還要反覆在沖水、抹鹽來除去血汙,直到肉眼看不見血水為止。這種近乎潔癖的清潔流程,是一般飯店都難以做到的。

  

  成品的星甸清真烤鴨,鴨皮是紅到發黑的荸薺色,切時刀刀見油。南京烤鴨的吃法一般沒有北京烤鴨複雜,切件裝盤後直接上桌,就一碗白米飯吃,其香無比;口味重的,用烤鴨過程中自然烤出的汁水,兌上醬油糖醋做滷來蘸食,有獨特的松子香味。

  如果用烤鴨滷來拌飯,那更是無上妙品。

  湖南郴州:蓼江烤鴨

  | 南下樞紐 |

  湖南郴州和廣東韶關相連,從地理上來說,郴州已經屬於南嶺以南珠三角地區。

  但郴州下轄的蓼江鎮,卻在當地有著“小南京”的別稱。除了由蓼江、耒水、湘江構成的複雜水網,讓這裡成為重要的水運樞紐,與南京有著共同的模樣之外,這裡的特產——烤鴨,也與南京烤鴨有著極大的相似性。

  

  究其原因,又要追溯到明初。為了加強對南方的控制,清剿元末餘孽,朱元璋在統一後,在湖南南部設置郴州府,並派駐了大量兵丁。烤鴨的技藝,或許也是在當時傳到郴州,進而從這個南嶺門戶,傳播影響了後來廣東和雲南的烤鴨。

  此外,據傳北京便宜坊烤鴨,是由明孝宗年間的吏部尚書何孟春退休後創立。何孟春也是湖南郴州人,如果傳說屬實,那麼北京烤鴨真正的始祖應當是郴州烤鴨。

  

  蓼江烤鴨的做法吃法大抵與南京鴨無異,唯一需要特別講究的是,當地人吃烤鴨,要搭配一種白露酒。這種形似酒釀,味道微甜的米酒,有清新解膩之功,在沒有大蔥、沒有荷葉餅的南派烤鴨面前,白露酒也許是最好的佐餐品。

  廣東廣州:廣式燒鴨

  | 極致滋味 |

  燒鴨之所以為燒鴨,從製作到吃法,它與北京烤鴨、南京烤鴨都有不同。

  從取材開始,其他地區的烤鴨要用肥美的填鴨,但廣式燒鴨用一個月左右的白毛幼鴨,這其實是烤乳豬的套路,追求鴨肉的細嫩。

  

  烤制木料也有講究,廣式燒鴨用的既非火勢兇猛的果木,也非燻蒸為主的棗木,二十就地取材荔枝木、松枝木。半烤半燻,得來複合的香味。

  料汁是廣式燒鴨的靈魂,把玫瑰露、黃酒、五香粉、蜂蜜、白醋、肉骨高湯等配成的料汁灌入鴨的肚子裡,用針線小心縫合。造成一種外烤內煮,滋味到肉的效果。廣東人常常覺得北京烤鴨“涼了後有鴨騷味,但廣式燒鴨涼了之後依然好吃”,原因就在於料汁已經入味。

  

  從食材定位上來說,北京烤鴨常常被視作高級宴請的大菜,而廣式燒鴨則是充滿風情的排擋飲食。幾塊燒鴨鋪在飯上,淋一勺料汁,就是一碗頂飽的燒鴨飯;如果用鴨架熬湯,放一撮米粉,再配上兩塊鴨肉,那就是制霸夜宵攤的燒鴨粉了。

  雲南昆明:宜良烤鴨

  | 南天風味 |

  昆明街頭的烤鴨招牌有兩種,“宜良烤鴨”和“滇宜牌燒鴨”,其實是同一種東西。

  民間傳說,雲南的烤鴨最早是由朱元璋麾下徵南將軍傅友德家廚,留在昆明下轄的宜良縣創制。

  傳說未必可信,事實上,宜良縣製作烤鴨,最早有據可考的歷史是從清初開始。聯繫到雲貴地區作為南明政權最後一塊負隅頑抗的地區,不難踹度,當地人是以烤鴨這種最能代表明朱政權的食物,來隱晦地懷念前朝。

  

  說是烤鴨,但宜良烤鴨的製作方式更接近廣東燒鴨:一個月大的嫩鴨、明火烤、切塊吃。

  因為昆明有著2000多米的海拔,屬於高原地區,液體沸點低。所以相比平原地區,烤鴨需要更長的時間和更低的溫度才能完成,所以,宜良烤鴨的肉質也有著與其他地區迥異的酥化口感。

  

  好的宜良烤鴨不用切,只需提著鴨腿一抖,肉與骨自然松離分開。其滋味也從這個細節可見一斑。

  END


YTB分享者


北京的烤鴨是最出名的,因為發源地是在北京,皮燒得脆脆的,配上烤鴨醬,青瓜,香而不膩


香港妍妍在英國


你好,我是檸檬,很高回答你的這個問題!首選讓你看看我做的燒鴨。

我們通常把這燒鴨也叫做烤鴨,但肯定不是北京烤鴨的那種。現在我就說說這種燒鴨的做法,然後再說吃法,讓你看看好不好吃!

我們的這種燒鴨人們都稱為兩廣脆皮燒鴨即廣西燒鴨和廣東燒鴨,做法特別,先是選偏肥一點的鴨,經過入料,縫針,充氣,燙皮,淋皮水,風乾,再入爐燒製而成。

而入料用的是溼料(醬料)和乾料一起放入鴨肚醃製,味道更有特色。溼料用到海鮮醬,芝麻醬,花生醬,磨豉醬,南乳,腐乳一定的配比,再加上姜蔥蒜用花生油爆香。乾料用到食鹽,雞精,味精,鹽焗雞粉,白糖,加上中草香粉配方。用這兩種料一起醃製,味道濃郁清香,這就是燒鴨的靈魂,吃起來回味無窮。

這種燒鴨特點,是皮脆,肉滑,又入味。吃法更是一絕,有兩種汁,一種是燒鴨的原汁,另一種是冰梅汁。沾上原汁吃,吃出原味,沾上冰梅汁吃,酸酸甜甜爽口而不膩,吃到爽歪歪!

冰梅汁製作又是一種秘汁,用冰糖,酸梅,和酸梅醬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讓人吃出冰爽的感覺。

有人說北京烤鴨好吃,也有人說兩廣燒鴨好吃,但叫我說哪裡的烤鴨好吃?我認為北京烤鴨與兩廣燒鴨更好吃。不知提問者吃過兩廣燒鴨沒有,如果沒有吃過,建議你到廣西廣東試下這邊的燒鴨,如果吃過的,也評論一下兩廣燒鴨的味道怎樣吧,也希望大家愛吃燒鴨的一起來參與討論,評論區見,我是 關個注唄。一起和大家討論吃燒鴨,還有吃燒鴨哪個部位更好吃,來咯,一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