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傳》如懿最後給太后的紙條裡為什麼寫著“毒心”二字?

以沫以默


《如懿傳》中的如懿和自己的姑母走的是一樣的路,兩人都是被皇上“拋棄”,成為了烏拉那拉氏的棄婦,與自己心愛的人也沒有埋葬一起。

但是如懿不會甘願只做一個被人利用的棄婦,她要利用自己在世上的這些時間,為自己和死去的無辜生命報仇。魏嬿婉為了爭寵,為了坐上皇后之位,一點點的喪失良心。

而在魏嬿婉成為答應,便是皇上一手調教的,竟然調教出了,這樣一個敗類,這讓誰都是不能喜歡的。在如懿斷髮之後,皇上就讓如懿幽居冷宮,不能再出來。

在永琪死後,皇上還收了如懿的皇后冊寶,雖然沒有對外宣稱,但是已經算是廢后了,如懿只是一個空殼皇后,所以如懿也沒有掌管後宮的權利了。

就連答應們身邊還有幾位侍奉的宮女,可如懿身為皇后,身邊卻只有容佩。如懿還被診治出了癆症,在世上的時間也只有3.4個月了。

這對如懿來說是不公平的,但是如懿沒有放棄報仇的念頭,也沒有放棄抓住壞人的想法。她沒有絕望,有的只是與皇上的情分到盡頭。

不願再給皇上一次愛自己的機會了,怕自己再傷心吧。如懿要報仇,靠自己不行,只能請來了太后,給太后寫的紙條上留著兩字:毒心。

可能太后不明白這是什麼意思,所以一定是去找如懿,這樣如懿便有機會和太后說明一切。太后不知道毒心的含義,可是如懿知道,自己的姑母烏拉那拉氏知道。

當年太后就是用毒心害死了自己姑母,但是如懿不願意往事再提。當年姑母給自己說過,很多的嬪妃不求毒身,但求毒心。

而這個道理除了太后和姑母,還有魏嬿婉都知道,魏嬿婉就是用毒心的辦法,害的皇上與如懿決裂。害死自己的孩子害死永琪,害死很多的嬪妃,害死凌雲徹。

這些手段都是為了讓皇上和如懿離心,所以最後魏嬿婉也做到了。她不是直接殺害自己,不是毒自己的身體,而是毒自己和皇上的心。

所以魏嬿婉的手段是很高的,姑母當年說,最怕的不是毒身,而是毒心,這毒心的手法真的是太可怕了。而雖說當年太后給了姑母毒藥,但是並沒有逼迫她喝下。

而是用其他的手段,讓姑母死心,所以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姑母還是選擇了死,也只能選擇死,所以這一方面是告訴太后,她當年是用這手段害死姑母的。

而魏嬿婉也是用這手段害死很多的人,害了自己和皇上,所以再用同樣的辦法對付魏嬿婉,應該算是很好的選擇了。如懿寫紙條給太后,只留兩個字:毒心,含義竟是這樣理解。


柒季C


《如懿傳》快結束的時候,如懿在為永琪在寶貨殿守靈時,通過容佩給太后傳遞了一張紙條,上面寫著“毒心”兩個字,剛看到這集時,也不明就裡,直到炩妃敢偷偷地往密盒內放立儲召書時,才明白了“毒心”二字的真正內涵。

當江與彬給發如懿診出其身患重疾,將不久於人世的時候,旁邊的容佩和江與彬都特別的傷心,這讓我覺得不管在什麼時期,社會發展到什麼時候,就算是在落後的封建社會,人與人之間的真情實感都是值得被稱讚的,如懿問江與彬自己還剩下多少日子的時候,我就想,如懿是不是要出手懲治炩妃了,她的人生已經快走到進頭了,她不能容許自己所愛的人再受到傷害了,也許這個時候她還顧念著她心中曾經的弘曆,但這個時候,她的弘曆早已經拋棄、厭棄了她。

炩妃出手相當果斷狠辣,且心思縝密,為達到自己的目的,捨棄什麼都再所不惜,就像她可以捨棄自己的親生母親來保全自己,這種無底線的事情她都做的出來,其他的什麼事還做不出來呢。炩妃通過胡芸角的病情來利用田姥姥,導致如懿胎位不正,生下了個小阿哥永璟就夭折了,還偷偷的訓養嘉貴妃的狗富貴,衝撞嚇死了五公主並導致穎妃流產,最後田姥姥死後,她有利用胡芸角去永琪身邊當臥底,趁機加害永琪,並告訴胡云角,田姥姥是如懿害死的,讓她一定要為母親報仇,毒殺永琪。炩妃做的壞事實在是太多了,有時候都不知道她做這些壞事的原因是什麼,她做的壞事有多少呢,我來捋一下:利用凌雲徹,利用完了拋棄凌雲徹;覺得皇帝寵愛意歡,偷偷的找了意歡的坐胎藥方,自已偷偷的服用,最後把這事全怪在瞭如懿頭上,還給意歡說出了坐胎藥的真實情況,導致意歡對皇帝失望透頂,絕望自焚;加害愉妃,導致愉妃懷孕後肚子長斑,無法再侍寂;加害十二阿哥永璂,安排人在其飯菜中加有毒的蘑菇;想盡辦法加害如懿;害死永琪;害死進忠、藍翠...炩妃嫉恨如懿,恨如懿看不上她、恨凌雲徹心裡有如懿而沒有她,只要是涉及到如懿的事,她都要使絆子。

如懿在永琪死後,愉妃發現了胡云角的秘密,告訴瞭如懿。如懿感慨,自己所在乎的人都被炩妃害了,連她自己也身陷困境,沒有辦法來護著自己兒子,她現在只能求救於太后了。在寶華殿為永琪祝禱時,他安排容佩偷偷的綁來了炩妃的心腹寶嬋,並沒有詢問什麼,讓寶嬋在寶華殿待了一段時間,她給太后“毒心”二字的同時,還讓容嬪去邊地接回了榮祿,讓愉妃暗中監視炩妃的舉動,自己為枉死的人在做經幡,穎妃因為炩妃搶七公主,對炩妃懷恨在心,並挑撥長公主與炩妃之間的關係...一系列的動作下去,讓炩妃一時理不清頭緒,還以為是寶嬋供出了她,用口脂來加害寶嬋,沒想到早已被愉妃盯上了她,安排江與彬救下了寶嬋,寶嬋最後也成了扳倒炩妃的重要人物。

太后和如懿、眾嬪妃同時對炩妃發起了進攻,她們利用皇帝最在乎的生死、立儲之事做文章,來請炩妃入局,炩妃此時早已經心煩意亂,沒有頭緒,在王禪的教唆下,真的做出了往密盒內放立儲召書如此大逆之事,皇帝親眼目睹了這一切,此時的炩妃仍然靠一張利嘴來為自己狡辯,但事實已經擺在了皇帝的眼前,她也被皇帝灌下了牽機藥,生不如死。

當太后問如懿“毒心”二字何解時,如懿說的明明白白,她說,後宮行事,不在毒身,而在毒心,她知道炩妃有多壞,但是皇帝不認為炩妃壞,如懿需要太后的支持,需要整肅一下後宮。

最後,如懿成功扳倒了炩妃,保住了永璂、愉妃,也保住了她的弘曆。

看了《如懿傳》,感覺如懿的一生特別的悲慘,她把一生的愛情給了那個讓她“一生一次心一動”的弘曆,給了那個曾經告訴過她“有我在,你放心”的皇帝。最後斷髮,把一生的愛恨情怨都還給了他,用自己的斷髮來祭奠曾經的青櫻與弘曆。

如懿,一生把情份看得太重,她身在宮廷,應該明白皇帝永遠不會是她一個人的,縱然曾經貴為皇后,她是皇后,也是臣子,她應該向甄嬛學習,只為在宮裡好好生存下去,只為了保住自己身邊的人而活下去,而不是為了得到皇帝那份永遠得不到的愛而活著。


傑出的猴子


《如懿傳》中如懿所寫毒心實際上是想要和太后聯手一起除掉令妃這個惡毒的女人。在電視劇開始如懿的姑母被太后毒死,姑母飲下那杯毒茶,此舉不為毒身為毒心,這裡的毒心和結局處的毒心形成呼應。如懿表達的非常含蓄,但看太后之後設計令妃的做法就應該明白毒心到底是什麼意思。

毒心最開始出自如懿姑母之口,當年太后逼死了如懿的姑母,而這一切都被如懿看到,這個世界上只有如懿清楚姑母是怎麼死的,太后通過毒身來毒如懿姑母的心。今天如懿用這樣的方法將太后引來,或者說是威脅太后幫助自己,兩人聯合起來讓令妃進入圈套。

另外一個猜測是如懿暗示令妃,田芸角將永琪害死是毒瞭如懿的心。後來太后在乾隆的病床前說出立儲的事情,並且故意讓令妃聽到為的就是讓她有所行動,只有這樣才會更快的找到令妃的把柄,讓她徹底的失寵。

  太后和如懿太明白皇帝最怕的是什麼,只要是涉及到立儲之事,乾隆就會變得敏感起來,如懿在臨死之前終於算計了一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