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名刊 雜誌期刊 第四期 佛法四義 林深數樹

今天的佛門乾不乾淨?佛曰,無干淨無不淨。要是不乾淨,跟佛跟佛門跟佛法正義沒有關係。

今天試釋佛法四義。

1

佛是生法。生生之德,天有好生之德,人有好生之德,佛有好生之德,是大義。天地人即佛,即佛法生法。

2

佛是緣法。天地是緣,陰陽是緣,生殺是緣,予奪是緣,親愛是緣。無緣無天地無生殺無予奪無親仇,即佛是緣法。

3

佛是善法。來天地,生陰陽,定予奪,愛親疏,終歸佛意生意,佛念人念,佛音天籟。佛道即生生之道,故佛是善法。

4

佛是空法。非但萬物生於無,亦歸於無。好電腦好關,好軟件好卸,好朋友好離。要是粘到掛到有鉤有倒刺,是好人好東西嗎。無空無物無宇宙。數碼也是,1不可離0,0不可離1。

作家名刊  雜誌期刊   第四期  佛法四義  林深數樹

作家名刊  雜誌期刊   第四期  佛法四義  林深數樹

打開槐蔭論壇APP,閱讀全文

支持樓主

1人支持

作家名刊  雜誌期刊   第四期  佛法四義  林深數樹

閱讀原文 閱讀 2281 回覆 9

舉報

  • 全部評論默認
  • 最新
  • 樓主
作家名刊  雜誌期刊   第四期  佛法四義  林深數樹


  • 古丘林樹LV6 縣主 樓主
  • 2樓
  • 《金剛經》選讀
  • 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 讀法:形而上下,道器有相;見相非相,若如來往。
作家名刊  雜誌期刊   第四期  佛法四義  林深數樹


  • 5-1 14:41
  • 贊 回覆
作家名刊  雜誌期刊   第四期  佛法四義  林深數樹


  • 古丘林樹LV6 縣主 樓主
  • 3樓
  • 《金剛經》選讀
  •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 讀法:名為心,是非心。言說,書寫,稱道,傳染,曰心,曰真心,是名為心,是言說心,是心非心。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悉不可見,言說不可靠。
  • 懷璧有璧,懷善惡就有善惡了嗎?
作家名刊  雜誌期刊   第四期  佛法四義  林深數樹


  • 5-1 14:52
  • 贊 回覆
作家名刊  雜誌期刊   第四期  佛法四義  林深數樹


  • 古丘林樹LV6 縣主 樓主
  • 4樓
  • 《金剛經》選讀
  • (佛告):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
  • (佛曰)“須菩提!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臥,是人不解我所說義。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從去,故名如來。”
  • 讀法,佛法之善,不關世俗。若稱善,若報善,若言說善廣播善貪婪善沽名釣譽善,它還是善嗎?是故,善善不善,做善有不善。
  • 讀法,如來,佛法無邊之如來,當然無所從來,無所出去,世俗意義說的解的詮釋的如來,會是如來嗎?
作家名刊  雜誌期刊   第四期  佛法四義  林深數樹


  • 5-1 15:06
  • 贊 回覆
作家名刊  雜誌期刊   第四期  佛法四義  林深數樹


  • 古丘林樹LV6 縣主 樓主
  • 5樓
  • 《金剛經》選讀
  • “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 讀法,凡俗見,通常名,書卷道,就是見識,就是名法,就是道義嗎?佛不認同,佛不言是,佛名無名,佛道無道。所言法相道義,即不是法相道義。
作家名刊  雜誌期刊   第四期  佛法四義  林深數樹


  • 5-1 15:14
  • 贊 回覆
作家名刊  雜誌期刊   第四期  佛法四義  林深數樹


  • 古丘林樹LV6 縣主 樓主
  • 6樓
  • 佛義什麼是空,是法空?
  •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室悠悠。
  • 即是也。
  • 要是黃鶴沒有走。黃鶴滿黃鶴樓。黃鶴滿城滿山漫江都是。。。崔顥會有詩嗎?
  • 詩會有靈性,武昌會有黃鶴樓嗎?
作家名刊  雜誌期刊   第四期  佛法四義  林深數樹


作家名刊  雜誌期刊   第四期  佛法四義  林深數樹


  • 5-2 07:33
  • 贊 回覆
作家名刊  雜誌期刊   第四期  佛法四義  林深數樹


  • 古丘林樹LV6 縣主 樓主
  • 7樓
  • 佛法正義之生義。
  • 曰佛法之生義:“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也。
  • 為什麼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 佛法之生義也。
  • 我喜歡音樂《萬物生》。
  • 詩讚曰——
  • 萬物萬生全佛性,
  • 鍾靈毓秀是天成。
  • 生生之德行何在。
  • 不踩螻蟻紗罩燈。
作家名刊  雜誌期刊   第四期  佛法四義  林深數樹


  • 走路不踩螞蟻,點亮用紗罩燈,這都是善男信女極致。表現的是一種愛生、惜生、不殺生。
  • 換個維度說,生命都是有尊嚴的。每個人,包括匹夫,甚至每個生命,動物、植物:都有尊嚴,有生命價值。
  • 我們講環保,我們講保護動物,我們講青山綠水,條條大路通羅馬,跟佛法正義是相通的。
  • 5-2 10:09
  • 贊 回覆
作家名刊  雜誌期刊   第四期  佛法四義  林深數樹


  • 古丘林樹LV6 縣主 樓主
  • 8樓
  • “佛渡有緣人”,是說佛是緣法。
  • 緣來緣去,緣生緣滅,實在不是“人”的事,也不是佛的事。
  • 佛法廣大,在有緣處。
  • 既然天地開闢鴻蒙,宇宙在於爆炸,是一瞬間的事,一個生命能做什麼。也是說佛能幫一個生命做什麼。
  • 長壽者說,智慧者說,得佛法者說,也就說辭多一點點靈性、佛性。佛不自證,證諸緣,證諸人,證諸有緣人。
  •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那是詩人說。
  • 往者往,在者在,來者來。緣分在往在來之間。
  • 是證諸緣,是證諸佛渡有緣人。
作家名刊  雜誌期刊   第四期  佛法四義  林深數樹


  • 5-2 23:18
  • 贊 回覆
作家名刊  雜誌期刊   第四期  佛法四義  林深數樹


  • 古丘林樹LV6 縣主 樓主
  • 9樓
  • 曰佛法善義。
  • 萬物向生,百姓向善。萬生百姓,即是佛善。
  • 修持是修守,是修戒。修持是修心,是修行。操守有律,修持有戒,管住自己,是向善的基礎。
  • 和尚八戒,居士五。八戒是八項戒條。包括不殺生(不肉食),不偷盜,不淫慾,不妄語,不飲酒,不眠坐華麗之床,不打扮及觀聽歌舞,不正午過後食。居士減持選持一至五。(五葷三厭,也叫"八戒"。)
  • 作為凡夫,飲食男女不錯,求田問舍不錯,功名利祿不錯。但是,多少酒肉,多少美色,多少田舍,多少功名、銀兩、宮殿到天下……才是滿足的?幾乎沒有止境。人心不足蛇吞象,慾望和貪婪是無底洞。——這才有出家持戒做和尚當尼姑。
  • 戒和律,僧俗不同。明明德和向善自然異。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底線不同。佛門向善,更多修持和戒律。
作家名刊  雜誌期刊   第四期  佛法四義  林深數樹


  • 5-3 09:04
  • 贊 回覆
作家名刊  雜誌期刊   第四期  佛法四義  林深數樹


  • 古丘林樹LV6 縣主 樓主
  • 10樓
  • 再續佛法空義。
  • 什麼叫青燈黃卷?也是註釋佛法空義的。
  • 金剛經,全部佛經,詮釋佛法空義。他們是沒有“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的。
  • 讀金剛經的人要是還想著黃金屋,想著顏如玉,想著福祿壽,想著求田問舍,想著青史留名,萬古流芳,那真是書讀到子虛國了。 南轅北轍是一定的。
  • 佛經的要義在空,旨歸在釋。不釋不空,不釋不淨,不釋沒有修持,不釋入禪,禪定,佛門深詣不可能。
作家名刊  雜誌期刊   第四期  佛法四義  林深數樹


  • 5-5 11:0600:00
  • 06:40
  • 《長江文學》雜誌期刊 2019年第4期目錄
  • 刊號 ISBn 978一7一5126一6243一8
作家名刊  雜誌期刊   第四期  佛法四義  林深數樹


  • 人物介紹
作家名刊  雜誌期刊   第四期  佛法四義  林深數樹


  • 林深數樹,原名邱忠漢。湖北,孝感、孝昌人。鄉村普通退休教師。孝昌縣誌願者之一。雅愛文學,行走於湖北網絡文學世界。主打常識,傳統和天地人心。書蟲不蛀,詩語不浮。語言及行文表達,自有特色,尤其時評,雜文,散文,常常出奇出險,反見其平易和厚道。新詩和舊體,都主張遵循民族傳統,有樂感,有韻律。
  • 匯聚中外名篇,發掘新優作品,堅守文學陣地,始終砥礪前行
  • 01
  • 名家名作
作家名刊  雜誌期刊   第四期  佛法四義  林深數樹


  • 欄目 作家詩人報刊文摘 二版
作家名刊  雜誌期刊   第四期  佛法四義  林深數樹


作家名刊  雜誌期刊   第四期  佛法四義  林深數樹


作家名刊  雜誌期刊   第四期  佛法四義  林深數樹


作家名刊  雜誌期刊   第四期  佛法四義  林深數樹


作家名刊  雜誌期刊   第四期  佛法四義  林深數樹


  • 佛法四義
  • 5-1 古丘林樹 槐蔭論壇
  • 讀書筆記:佛法四義
  • 中華文明覆興,是民族文化有根,日新,有生命力的發展,致盡善盡美。即民族文化復興,即傳統文化復興。儒釋道文化無外。其正義好心善念的正能量闡釋,很有必要。今天的佛門乾不乾淨?佛曰,無干淨無
作家名刊  雜誌期刊   第四期  佛法四義  林深數樹


  • 不淨。要是不乾淨,跟佛跟佛門跟佛法正義沒有關係。今天試釋佛法四義
  • 1佛是生法。生生之德,天有好生之德,人有好生之德,佛有好生之德,是大義。天地人即佛,即佛法生法。
作家名刊  雜誌期刊   第四期  佛法四義  林深數樹

  • 2佛是緣法。天地是緣,陰陽是緣,生殺是緣,予奪是緣,親愛是緣。無緣無天地無生殺無予奪無親仇,即佛是緣法
作家名刊  雜誌期刊   第四期  佛法四義  林深數樹


  • 3佛是善法。來天地,生陰陽,定予奪,愛親疏,終歸佛意生意,佛念人念,佛音天籟。佛道即生生之道,故佛是善法。
作家名刊  雜誌期刊   第四期  佛法四義  林深數樹


  • 4佛是空法。非但萬物生於無,亦歸於無。好電腦好關,好軟件好卸,好朋友好離。要是粘到掛到有鉤有倒刺,是好人好東西嗎。無空無物無宇宙。數碼也是,1不可離0,0不可離1。
作家名刊  雜誌期刊   第四期  佛法四義  林深數樹


  • 《金剛經》文圖珍藏版
  • 018-01-08
  • 第一品 法會因由分
  •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作家名刊  雜誌期刊   第四期  佛法四義  林深數樹


  • 第二品 善現啟請分
  •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作家名刊  雜誌期刊   第四期  佛法四義  林深數樹


  • 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
  •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溼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盤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作家名刊  雜誌期刊   第四期  佛法四義  林深數樹


  • 禪修:
  • 能夠給予我們一種智慧,是對人生、對事物理解的一種思維方式!
  • 靜心:
  • 是一條通往內在的橋樑,從腦到心,從心到丹田的管道,是愛與光的美麗相遇!
  • 靜心Spa:
  • 是由經絡養生與能量療愈相結合,透過美與健康的對話來了解身體,生命、愛的本質。倡導人文精神文化,改善身體亞健康和人體精神能量狀態,啟動靈性本源。
  • 靜心Spa是療愈的第一步,在為身心健康做準備基礎,調節身體、心靈與肌膚健康,起到平衡身心靈健康美的作用;引領你迴歸內在,活在當下!
作家名刊  雜誌期刊   第四期  佛法四義  林深數樹


  • 支持樓主
  • 1人支持
作家名刊  雜誌期刊   第四期  佛法四義  林深數樹


  • 閱讀原文 閱讀 2253 回覆 9
  • 舉報
  • 全部評論
  • 默認

  • 最新

  • 樓主


作家名刊  雜誌期刊   第四期  佛法四義  林深數樹


  • 古丘林樹LV6 縣主 樓主
  • 2樓
  • 《金剛經》選讀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讀法:形而上下,道器有相;見相非相,若如來往。
作家名刊  雜誌期刊   第四期  佛法四義  林深數樹


  • 5-1 14:41
  • 贊 回覆

作家名刊  雜誌期刊   第四期  佛法四義  林深數樹


  • 古丘林樹LV6 縣主 樓主
  • 3樓
  • 《金剛經》選讀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讀法:名為心,是非心。言說,書寫,稱道,傳染,曰心,曰真心,是名為心,是言說心,是心非心。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悉不可見,言說不可靠。懷璧有璧,懷善惡就有善惡了嗎?
作家名刊  雜誌期刊   第四期  佛法四義  林深數樹


  • 5-1 14:52
  • 贊 回覆

作家名刊  雜誌期刊   第四期  佛法四義  林深數樹


  • 古丘林樹LV6 縣主 樓主
  • 4樓
  • 《金剛經》選讀(佛告):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佛曰)“須菩提!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臥,是人不解我所說義。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從去,故名如來。”讀法,佛法之善,不關世俗。若稱善,若報善,若言說善廣播善貪婪善沽名釣譽善,它還是善嗎?是故,善善不善,做善有不善。讀法,如來,佛法無邊之如來,當然無所從來,無所出去,世俗意義說的解的詮釋的如來,會是如來嗎?
作家名刊  雜誌期刊   第四期  佛法四義  林深數樹


  • 5-1 15:06
  • 贊 回覆

作家名刊  雜誌期刊   第四期  佛法四義  林深數樹


  • 古丘林樹LV6 縣主 樓主
  • 5樓
  • 《金剛經》選讀“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讀法,凡俗見,通常名,書卷道,就是見識,就是名法,就是道義嗎?佛不認同,佛不言是,佛名無名,佛道無道。所言法相道義,即不是法相道義。
作家名刊  雜誌期刊   第四期  佛法四義  林深數樹


  • 5-1 15:14
  • 贊 回覆

作家名刊  雜誌期刊   第四期  佛法四義  林深數樹


  • 古丘林樹LV6 縣主 樓主
  • 6樓
  • 佛義什麼是空,是法空?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室悠悠。即是也。要是黃鶴沒有走。黃鶴滿黃鶴樓。黃鶴滿城滿山漫江都是。。。崔顥會有詩嗎?詩會有靈性,武昌會有黃鶴樓嗎?
作家名刊  雜誌期刊   第四期  佛法四義  林深數樹


  • 5-2 07:33
  • 贊 回覆

作家名刊  雜誌期刊   第四期  佛法四義  林深數樹


  • 古丘林樹LV6 縣主 樓主
  • 7樓
  • 佛法正義之生義。曰佛法之生義:“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也。為什麼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佛法之生義也。我喜歡音樂《萬物生》。詩讚曰——萬物萬生全佛性,鍾靈毓秀是天成。生生之德行何在。不踩螻蟻紗罩燈。
作家名刊  雜誌期刊   第四期  佛法四義  林深數樹


  • 走路不踩螞蟻,點亮用紗罩燈,這都是善男信女極致。表現的是一種愛生、惜生、不殺生。換個維度說,生命都是有尊嚴的。每個人,包括匹夫,甚至每個生命,動物、植物:都有尊嚴,有生命價值。我們講環保,我們講保護動物,我們講青山綠水,條條大路通羅馬,跟佛法正義是相通的。
  • 5-2 10:09
  • 贊 回覆

作家名刊  雜誌期刊   第四期  佛法四義  林深數樹


  • 古丘林樹LV6 縣主 樓主
  • 8樓
  • “佛渡有緣人”,是說佛是緣法。緣來緣去,緣生緣滅,實在不是“人”的事,也不是佛的事。佛法廣大,在有緣處。既然天地開闢鴻蒙,宇宙在於爆炸,是一瞬間的事,一個生命能做什麼。也是說佛能幫一個生命做什麼。長壽者說,智慧者說,得佛法者說,也就說辭多一點點靈性、佛性。佛不自證,證諸緣,證諸人,證諸有緣人。“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那是詩人說。往者往,在者在,來者來。緣分在往在來之間。是證諸緣,是證諸佛渡有緣人。
作家名刊  雜誌期刊   第四期  佛法四義  林深數樹


  • 5-2 23:18
  • 贊 回覆

作家名刊  雜誌期刊   第四期  佛法四義  林深數樹


  • 古丘林樹LV6 縣主 樓主
  • 9樓
  • 曰佛法善義。
  • 萬物向生,百姓向善。萬生百姓,即是佛善。
  • 修持是修守,是修戒。修持是修心,是修行。操守有律,修持有戒,管住自己,是向善的基礎。
  • 和尚八戒,居士五。八戒是八項戒條。包括不殺生(不肉食),不偷盜,不淫慾,不妄語,不飲酒,不眠坐華麗之床,不打扮及觀聽歌舞,不正午過後食。居士減持選持一至五。(五葷三厭,也叫"八戒"。)
  • 作為凡夫,飲食男女不錯,求田問舍不錯,功名利祿不錯。但是,多少酒肉,多少美色,多少田舍,多少功名、銀兩、宮殿到天下……才是滿足的?幾乎沒有止境。人心不足蛇吞象,慾望和貪婪是無底洞。——這才有出家持戒做和尚當尼姑。
  • 戒和律,僧俗不同。明明德和向善自然異。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底線不同。佛門向善,更多修持和戒律。
作家名刊  雜誌期刊   第四期  佛法四義  林深數樹


  • 5-3 09:04
  • 贊 回覆

作家名刊  雜誌期刊   第四期  佛法四義  林深數樹


  • 古丘林樹LV6 縣主 樓主
  • 10樓
  • 再續佛法空義。什麼叫青燈黃卷?也是註釋佛法空義的。金剛經,全部佛經,詮釋佛法空義。他們是沒有“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的。讀金剛經的人要是還想著黃金屋,想著顏如玉,想著福祿壽,想著求田問舍,想著青史留名,萬古流芳,那真是書讀到子虛國了。 南轅北轍是一定的。佛經的要義在空,旨歸在釋。不釋不空,不釋不淨,不釋沒有修持,不釋入禪,禪定,佛門深詣不可能。
作家名刊  雜誌期刊   第四期  佛法四義  林深數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