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首次,美油合約價跌至負!怎麼回事?意味著什麼?

歷史性“負油價”

當地時間20日,美國紐約商品交易所5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結算價暴跌至負值,收為每桶-37.63美元,跌幅超過300%。

這是紐約商品交易所1983年開始石油期貨交易以來首次跌入負值,意味著石油運輸或存儲的成本已經超過了石油本身價值,賣家必須貼錢給買家,讓買家接手石油。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稱,這是石油市場有記錄以來最糟糕的一天,美國石油業正面臨“世界末日”般的景象。投行傑富瑞(Jefferies)分析師賈森·加梅爾(Jason Gammel)稱,這是他所見過的“最黯淡的石油宏觀前景”。

不過,美國6月交貨的原油期貨價格仍高於20美元。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紐約商品交易所6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收於每桶20.43美元,不過也大幅下跌超過18%。而定於11月交付給位於俄克拉何馬州美國主要交易中心的原油期貨合約價為每桶31.66美元左右。

此外,全球基準布倫特原油交易價格目前也仍以超過25美元的價格交易。6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下跌2.51美元,收於每桶25.57美元,跌幅為8.94%。

《金融時報》指出,布倫特原油受到庫存量問題的影響較小,因為布倫特原油是一種海上原油,貿易商可以輕易地將這種海上原油運輸到需求較高的地區。但是,原油庫存量約佔全美半數的俄克拉何馬州庫欣地區,庫存量可能將在5月裝滿。

值得一提的是,期貨價格和現貨價格並不相同,期貨是預期未來一段時間產品的交易情況。很多人購買原油期貨並不是真正有原油需求,而是作為金融產品進行投資賺取差價。

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副研究員鄒志強指出,原油期貨價格是合約價,和實際交易價格是兩個概念。原油期貨價格跌至負數,並不意味著原油沒有價值,也不意味著加油站會進行倒貼。

“原油期貨實際上是商業玩家的‘資產’,” 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副研究員孫霞說。5月交貨的原油期貨價格跌至負值,只意味著“商業玩家”認為5月份原油實物的交貨沒有價值,甚至是負價值。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長於宏源

看來,“負油價”更多凸顯金融市場的問題,“換言之,五月份期貨合約成為‘垃圾股’。目前,產油國減產尚未開始,市場尚未看到減產的實際效果;對石油的需求下降太快,再加上疫情帶來的不確定因素,金融市場普遍看低石油價格。而北美市場石油儲存滿倉、難以承擔運輸成本,所以受到的打擊格外嚴重。”

瑞銀(UBS)分析師喬凡尼·斯陶諾沃表示,大多數投資者已經將注意力集中在6月合約上,這讓5月的交易量減少,並加劇了週一的市場波動。

何以出現“負油價”?

那麼,哪些因素導致出現“負油價”呢?

英國廣播公司(BBC)稱,週一原油價格大幅下跌,一定程度與全球石油市場的技術性因素有關。

5月原油期貨合約即將於美國時間21日到期,並將進行結算。期貨合約到期會迫使投機者拋售手中的合約。隨著交割日期的臨近,5月原油無人接手,全球存儲空間達到極限,運輸、儲存的成本升至超過原油本身,這才導致市場恐慌性拋售。

第二,需求下降。由於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各地採取封鎖令,民眾呆在室內,對石油的需求“幾近枯竭”。

“這簡直是瘋了,” CFRA Research能源股票分析師斯圖爾特·格利克曼(Stewart Glickman)表示,“需求衝擊如此之大,完全超出了人們的預期。”

“全球供需失衡的問題已經開始在價格上顯現出來。”研究公司Rystad Energy的石油主管Bjornar Tonhaugen稱,“由於生產仍在相對無損地進行,儲存設備一天比一天滿,全球石油使用量正越來越少,產油國可以日益感受到這一變化。”

《衛報》上週末報道稱,由於新冠病毒大流行,石油需求出現25年來最大幅度的下降,在全球大型航運港口外,“超大型”油輪正儲存約1.6億桶石油,這一數字是“創紀錄式”的。上一次浮動石油儲備接近這一水平是在2009年金融危機最嚴重的時候,當時交易員在海上儲存了超過1億桶石油。

孫霞指出,石油產業分上游、中游和下游。以存儲、運輸和提煉為主的石油中游和下游產業停產的速度很快,但上游產業開發和生產原油並不能馬上“剎車”。

此外,石油行業一直在艱難應對需求下滑和生產商之間關於減產的明爭暗鬥。本月早些時候,“歐佩克+”雖達成一項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減產協議,但許多分析人士表示,削減幅度不足以產生影響。

Axicorp金融公司首席全球市場策略師斯蒂芬·英尼斯(Stephen Innes)表示:“市場很快就認識到,以目前的形式來看,‘歐佩克+’協議不足以平衡石油市場。”

“第一塊”多米諾骨牌?

《金融時報》稱,油價暴跌對美國總統特朗普將是一個打擊。特朗普已竭盡全力保護石油行業,包括支持歐佩克和俄羅斯的減產舉措,並承諾為該行業提供支持。

“將有許多公司難以度過此次低迷期。”荷蘭合作銀行(Rabobank)能源策略師瑞安·菲茨莫里斯(Ryan Fitzmaurice)表示 “這是有記錄以來最糟糕的一次。”

據CNN報道,根據研究公司Rystad Energy的數據,在油價20美元的環境下,533家美國石油勘探和生產公司將在2021年底前申請破產。該公司估計,如果跌至10美元的價格,將有1100多家公司破產。

美國大公司如諾布爾能源公司、哈里伯頓公司、馬拉松石油公司等市值縮水三分之二以上。4月初,美國頁岩氣明星公司惠廷石油公司(Whiting Petroleum)申請破產保護,成為第一張倒下的多米諾骨牌。CNN稱,這肯定不會是“最後一張”。

休斯頓Haynes and Boone律師事務所能源業務聯席主管巴蒂·克拉克(Buddy Clark)表示,他的公司正“極其忙碌”地處理可能出現的石油企業破產問題。 “我想我這輩子還沒見過這樣的事,這是前所未有的,” 1982年入行的克拉克說。

能源時事通訊The Schork Report的編輯斯蒂芬·朔爾克(Stephen Schork)表示,他預計美國的儲油能力將在兩週內耗盡,並警告稱,美國石油消費的崩潰正在加速。

經濟學人智庫全球經濟學家凱林·伯奇(Cailin Birch)稱,過去兩週,美國原油產量已開始下降,未來幾個月還將繼續下降。“已經負債累累的頁岩氣公司要麼縮減活動,要麼被迫破產或合併。”

能源格局有何變化

面對低迷油價,石油市場的主要玩家也有所動作。

《華爾街日報》記者週一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沙特正考慮儘快實施減產,而不是等到之前計劃的5月。

特朗普當地時間20日表示,美國將購買7500萬桶石油補充戰略儲備。

鄒志強認為,石油生產國接下來可能會進行一系列動作,比如提前減產,或進一步降低產量等,穩定市場行情。

“長遠來看,產油國會達成一定程度的減產協議,”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崔守軍表示,但可能要到“疼痛都忍受不了”的時候,“目前來說,正在離這一臨界點越來越近。”

於宏源認為,主要產油國仍存在一定減產空間,至於是否付諸實踐,或者給市場帶來較強的信號,仍有待觀察。

於宏源進一步指出,長期來看,國際能源格局可能不會發生太大變化。不過,經過此次事件,外界對石油美元的信任程度可能降低, 一些新興發展中國家可能在國際能源治理中發揮更大影響力。

(編輯郵箱:[email protected]

欄目主編:楊立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