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泰寧村:住的農家房,過得賽城裡人 經濟薄弱村蝶變小康示範村

交匯點訊 “過去村裡窮,愁大夥兒吃不飽,現在富裕了,又愁大夥兒住不好。”4月15日,在海安市泰寧村一處停車位改造工地,記者見到了村委會主任劉金兵,他嘴上說得“愁”,臉上卻掩飾不住喜悅。

泰寧村由金鳳、張池兩村合併而成,是坐落於海安經濟技術開發區中的城中村。一條翻身河穿村而過,數百戶居民臨水而居,從空中俯瞰,這裡依舊保持著傳統村落典型的“非”字形聚居結構。走進村居,感覺更像是走進了城裡的別墅小區。 兩層小樓,約280平方米,院裡至少還能停下三輛小轎車——踏進4組村民李兆榮家,進門處一幅風景油畫清新脫俗,大理石地面能映出人影,深褐色實木門梯端莊大氣。“十年前裝修的,花了大概70萬元。”李兆榮對自家房頗為得意,“裝修風格、裝修檔次一點不輸城裡洋房別墅,最近,打算把廚房地面也換成大理石的。” “這家房還不是村裡最好的。生活條件好了,大家都想住好點。”劉金兵指著沿河而立的數百棟“小別墅”,精美程度一個賽一個,從外觀很難看出傳統農房的影子。近年來,村裡累計投入超過2000萬元修路、栽樹、建遊園、靚河岸,家家戶戶門前有綠化,每月專人負責修剪,生活垃圾集中清運,村莊環境賽過大部分城裡小區。 民富村美卻也面臨“幸福煩惱”。“現在每家每戶都開上了小轎車,有的還不止買一輛,村裡快停不下了。”最近,劉金兵被停車難問題困擾,村民家門前的農路一拓再拓,已達4.5米寬,路邊劃出數百個機動車位,可還是不夠用。為此,泰寧村今年又拿出數百萬元,在房前屋後增設停車泊位。 泰寧村被譽為“海安第一村”。該村多次獲評省市文明村,連續多年獲南通市市級小康示範村,2012年被評為“全國文明村”,去年,當地人均純收入已達45000元。可20年前,泰寧村還是海安境內排名倒數的經濟薄弱村。
“種稻養蠶,靠天吃飯,生活上沒什麼保障。”泰寧村12組小組長王建華回憶,當時村民們除了手中的幾畝地,沒別的收入來源,窮得叮噹響,“鄰村姑娘都不願嫁過來,村裡的年輕小夥不得不到外地討老婆。” 蛻變源於農民丟了“飯碗”。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海安經濟開發區加快城市化進程腳步,通榆路、長江路、黃海路、寧海南路等交通基礎設施工程加速推進,泰寧村集體土地被大面積徵用。 土地變現,領到一大筆補償款的村民們喜出望外。大家都覺得是“天上掉餡餅”,時任泰寧村黨支部書記楊國華卻不以為然。“種地收入雖不高,可好歹有口飯吃,現在‘飯碗’沒了,錢要是再花光,接下來靠什麼?”老楊心急如焚。 “要發展集體經濟,帶大家一起脫貧致富!”2001年,村兩委研究決定,主抓村組兩級經濟,發動村民拿出徵地補償款和勞力安置費,興辦泰寧工業園,發展集體經濟。4年光景,泰寧村集資建起4萬平方米營業用房、4萬平方米標準廠房,引來眾多民營企業,興辦三產項目。村民就業有了著落,全村八成失地農民捧上了“新飯碗”。 村集體經濟快速發展,“問題”也隨之而來。村民因婚嫁、入學、工作等原因,戶口遷出遷入較多,集體資產所有者難以界定,產權不明晰,導致矛盾叢生;部分村民出於自身經濟利益考慮,提出平分組級集體資產要求。 “不患寡而患不均,‘蛋糕’做大了,該怎麼分?”楊國華尋思,當初發展集體經濟資本取之於民,如今集體經濟成果也當普惠於民,讓集體經濟成為全村脫貧的基礎保障。2005年,泰寧村在海安率先成立股份合作社,將村組級經營性資產量化配股給村民,讓大夥兒享受長期穩定的資產分紅。 村民變股民,收益穩增長。近幾年,泰寧村從每年約1000萬元村營收入中拿出300萬元用於維修房屋、經濟再投入、村莊整治、為股民辦醫保,剩餘700萬元全部分給入股村民。“人均分紅約2000元,最高的村民小組每人分得4500元。”泰寧村黨委書記葉必俊介紹,部分村小組每年收益用於集體資產滾動投資,不斷提高集體收益,村集體資產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中午時分,泰寧工業園中一排廠房內,數十臺機器隆隆作響。“我訂的10臺機器,這周能到嗎……”廠辦內,村民王海軍正與浙江廠商通電話。今年,王海軍看準口罩市場商機,搶先購入耳帶生產機,日產兩噸口罩耳帶,供不應求。最近,他正設法擴大產能。2018年,王海軍在村股份經濟合作社扶持下,創辦鑫泓泰紗業廠公司,靠著兩臺設備、5名工人起家,到今天固定資產達620餘萬元、工人26人,年產值3500萬元。 “股份分紅雖好,卻不是‘鐵飯碗’,致富還得靠自己動手幹。”王海軍指著附近幾排廠房向記者介紹,“這家是村裡的‘酒業大王’,那邊是全村最大的服裝加工企業……”在泰寧村,十戶有八戶辦廠開店,截至去年,全村三業總產值已達30億元,成為海安當地小康路上的“領頭羊”。 “真是趕上了好時代!”王建華今年已71歲,見證了泰寧村的蝶變,“過去,全家人撲在地裡忙活一年,才勉強餬口。後來,大家圍著廠子轉,生活越來越富裕,日子越過越紅火。現在,物質上‘奔小康’了,精神上也不能落下!” 最近,5組村民崔懷德喜上眉梢,在南京上大學的女兒順利考取省裡機關單位,下月就去報到。王建華深有體會,去年,孫子從復旦大學畢業,在上海一家知名外企找到工作,老王激動得一宿沒閤眼,“我們組前前後後已培養出20多名大學生,個個有出息!” 上週末,王建華的孫子回家省親,週日下午得趕回上海。老王將孫子送至村口。村門前,通榆路剛剛完成快速化改造,車輛穿流如梭。老王目送孫子驅車遠離,在他眼裡,孩子們即是這片土地孕育的希望,泰寧村未來的“路”得靠他們繼續走下去……

泰寧村由金鳳、張池兩村合併而成,是坐落於海安經濟技術開發區中的城中村。一條翻身河穿村而過,數百戶居民臨水而居,從空中俯瞰,這裡依舊保持著傳統村落典型的“非”字形聚居結構。走進村居,感覺更像是走進了城裡的別墅小區。 兩層小樓,約280平方米,院裡至少還能停下三輛小轎車——踏進4組村民李兆榮家,進門處一幅風景油畫清新脫俗,大理石地面能映出人影,深褐色實木門梯端莊大氣。“十年前裝修的,花了大概70萬元。”李兆榮對自家房頗為得意,“裝修風格、裝修檔次一點不輸城裡洋房別墅,最近,打算把廚房地面也換成大理石的。” “這家房還不是村裡最好的。生活條件好了,大家都想住好點。”劉金兵指著沿河而立的數百棟“小別墅”,精美程度一個賽一個,從外觀很難看出傳統農房的影子。近年來,村裡累計投入超過2000萬元修路、栽樹、建遊園、靚河岸,家家戶戶門前有綠化,每月專人負責修剪,生活垃圾集中清運,村莊環境賽過大部分城裡小區。 民富村美卻也面臨“幸福煩惱”。“現在每家每戶都開上了小轎車,有的還不止買一輛,村裡快停不下了。”最近,劉金兵被停車難問題困擾,村民家門前的農路一拓再拓,已達4.5米寬,路邊劃出數百個機動車位,可還是不夠用。為此,泰寧村今年又拿出數百萬元,在房前屋後增設停車泊位。 泰寧村被譽為“海安第一村”。該村多次獲評省市文明村,連續多年獲南通市市級小康示範村,2012年被評為“全國文明村”,去年,當地人均純收入已達45000元。可20年前,泰寧村還是海安境內排名倒數的經濟薄弱村。“種稻養蠶,靠天吃飯,生活上沒什麼保障。”泰寧村12組小組長王建華回憶,當時村民們除了手中的幾畝地,沒別的收入來源,窮得叮噹響,“鄰村姑娘都不願嫁過來,村裡的年輕小夥不得不到外地討老婆。” 蛻變源於農民丟了“飯碗”。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海安經濟開發區加快城市化進程腳步,通榆路、長江路、黃海路、寧海南路等交通基礎設施工程加速推進,泰寧村集體土地被大面積徵用。 土地變現,領到一大筆補償款的村民們喜出望外。大家都覺得是“天上掉餡餅”,時任泰寧村黨支部書記楊國華卻不以為然。“種地收入雖不高,可好歹有口飯吃,現在‘飯碗’沒了,錢要是再花光,接下來靠什麼?”老楊心急如焚。 “要發展集體經濟,帶大家一起脫貧致富!”2001年,村兩委研究決定,主抓村組兩級經濟,發動村民拿出徵地補償款和勞力安置費,興辦泰寧工業園,發展集體經濟。4年光景,泰寧村集資建起4萬平方米營業用房、4萬平方米標準廠房,引來眾多民營企業,興辦三產項目。村民就業有了著落,全村八成失地農民捧上了“新飯碗”。 村集體經濟快速發展,“問題”也隨之而來。村民因婚嫁、入學、工作等原因,戶口遷出遷入較多,集體資產所有者難以界定,產權不明晰,導致矛盾叢生;部分村民出於自身經濟利益考慮,提出平分組級集體資產要求。 “不患寡而患不均,‘蛋糕’做大了,該怎麼分?”楊國華尋思,當初發展集體經濟資本取之於民,如今集體經濟成果也當普惠於民,讓集體經濟成為全村脫貧的基礎保障。2005年,泰寧村在海安率先成立股份合作社,將村組級經營性資產量化配股給村民,讓大夥兒享受長期穩定的資產分紅。 村民變股民,收益穩增長。近幾年,泰寧村從每年約1000萬元村營收入中拿出300萬元用於維修房屋、經濟再投入、村莊整治、為股民辦醫保,剩餘700萬元全部分給入股村民。“人均分紅約2000元,最高的村民小組每人分得4500元。”泰寧村黨委書記葉必俊介紹,部分村小組每年收益用於集體資產滾動投資,不斷提高集體收益,村集體資產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中午時分,泰寧工業園中一排廠房內,數十臺機器隆隆作響。“我訂的10臺機器,這周能到嗎……”廠辦內,村民王海軍正與浙江廠商通電話。今年,王海軍看準口罩市場商機,搶先購入耳帶生產機,日產兩噸口罩耳帶,供不應求。最近,他正設法擴大產能。2018年,王海軍在村股份經濟合作社扶持下,創辦鑫泓泰紗業廠公司,靠著兩臺設備、5名工人起家,到今天固定資產達620餘萬元、工人26人,年產值3500萬元。 “股份分紅雖好,卻不是‘鐵飯碗’,致富還得靠自己動手幹。”王海軍指著附近幾排廠房向記者介紹,“這家是村裡的‘酒業大王’,那邊是全村最大的服裝加工企業……”在泰寧村,十戶有八戶辦廠開店,截至去年,全村三業總產值已達30億元,成為海安當地小康路上的“領頭羊”。 “真是趕上了好時代!”王建華今年已71歲,見證了泰寧村的蝶變,“過去,全家人撲在地裡忙活一年,才勉強餬口。後來,大家圍著廠子轉,生活越來越富裕,日子越過越紅火。現在,物質上‘奔小康’了,精神上也不能落下!” 最近,5組村民崔懷德喜上眉梢,在南京上大學的女兒順利考取省裡機關單位,下月就去報到。王建華深有體會,去年,孫子從復旦大學畢業,在上海一家知名外企找到工作,老王激動得一宿沒閤眼,“我們組前前後後已培養出20多名大學生,個個有出息!” 上週末,王建華的孫子回家省親,週日下午得趕回上海。老王將孫子送至村口。村門前,通榆路剛剛完成快速化改造,車輛穿流如梭。老王目送孫子驅車遠離,在他眼裡,孩子們即是這片土地孕育的希望,泰寧村未來的“路”得靠他們繼續走下去……

交匯點記者 賁 騰通訊員 劉文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