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文化史上的“文藝復興”:和西歐文藝復興有諸多共通之處

一般而言,文藝復興是指西歐國家在近代早期的一場文化運動,涉及文學、藝術、政治學、哲學、歷史學、宗教、科學等多個領域。文藝復興的出現,標誌著歐洲開始打破天主教會的文化壟斷,也是一場思想解放運動。同一時期,俄羅斯也出現了一場文化領域的復興現象,我將之稱為俄羅斯的“文藝復興”。來看看這場“文藝復興”是怎麼回事。

一,民族主義和現實主義交織的文學:反映著俄羅斯民族的苦難

13世紀中期開始,蒙古人征服並奴役了羅斯國家,給羅斯帶來了嚴重的經濟和文化破壞。從13世紀末期開始,羅斯國家開始穩定下來,經濟文化又開始恢復。這時候的斯拉夫民族對於驅逐韃靼,建立統一國家的願望更加迫切。這時候文學、史學作品的主題基本就是反映和蒙古作鬥爭的。

在蒙古入侵之初,出現了一些了關於蒙古入侵的作品,例如《卡爾卡戰役記》《拔都入侵記》《梁贊崩潰記》等。這些作品都是描寫蒙古征服給羅斯帶來的災難,並且將災難的原因歸結為王公們的爭吵,也就是國家的分裂。

俄羅斯文化史上的“文藝復興”:和西歐文藝復興有諸多共通之處

14世紀開始,莫斯科公國開始領導羅斯的統一運動。1380年,莫斯科大公季米特里在頓河擊敗了金帳汗國的馬麥汗的20萬大軍,此舉激發了羅斯人的民族熱情,相應的文學作品大量出現,如《頓河血戰記》《頓河彼岸》《馬麥血戰的傳說》《季米特里·伊凡諾維奇王公的生與死》等。這些作品歌頌羅斯人的民族英雄和季米特里的功績。

蒙古奴役期間,日耳曼 人、立陶宛、瑞典等也從西邊入侵羅斯國家,諾夫哥羅德公國等不斷抵禦這些入侵,獲得了成功。以這些主題創造的作品有《多夫蒙特傳》《亞歷山大·涅瓦斯基傳》等。《多夫蒙特傳》描寫了普斯科夫公國王公多夫蒙特抵禦日耳曼騎士團入侵的事蹟,《亞歷山大·涅瓦斯基傳》描寫諾夫哥羅德的亞歷山大在涅瓦河擊敗日耳曼人的事蹟。

俄羅斯文化史上的“文藝復興”:和西歐文藝復興有諸多共通之處

涅瓦河上的聖彼得堡


隨著莫斯科公國不斷統一各國,全國性的文學代替了分散的地區性文學。例如《諾夫哥羅德的米哈伊爾·克洛普斯基傳》《格魯吉亞女王迪拉娜》的故事等,主要反映人們擁護統一,反對地方貴族的思想。這也反映了俄羅斯的文化逐漸走向專制。

這些以愛國主義為題材的文學作品在社會上流傳,加速了羅斯人的民族覺醒,也有利於羅斯國家的統一。我們常說俄羅斯族是一個戰鬥的民族,從這些作品來看,俄羅斯族的確是充滿戰鬥精神的。早期的四面八方的外族入侵,讓俄羅斯民族形成了這種鮮明的性格特徵。


俄羅斯文化史上的“文藝復興”:和西歐文藝復興有諸多共通之處

隨著莫斯科公國不斷統一羅斯各國,俄羅斯的社會矛盾也逐漸成為了主要的矛盾。特別是農民、農奴問題,成為了俄羅斯最大的社會問題。俄羅斯的文學也不斷轉向現實主義,如出現了《正直的標準》《伊茲馬拉格達》等揭露地主壓迫農奴的文集。有些作品甚至將農民戰爭的領袖稱為“鮮紅的太陽”。

民族主義和批判現實主義一直是俄羅斯文學的主要內涵。我們閱讀俄羅斯的文學作品,往往感到十分的厚重,充滿民族的苦難,這些特徵的形成和俄羅斯的歷史遭遇是分不開的。這個時代的文學雖然沒有近代俄羅斯文學的輝煌,但是俄羅斯文學的主要特徵已經形成,並且在不斷影響未來。

二,文化的主導力量變化:教會勢力衰落,君權崛起

蒙古入侵時期,許多城市遭到毀滅,教堂也隨著被燒燬,宗教文化遭到沉重的打擊。金帳汗國建立後,各公國的王權和教權都在金帳汗的支持下得到了復興。1328年,羅斯主教區從弗拉基米爾遷徙到了莫斯科,從此成為莫斯科政治擴張的工具,同時也在思想上加強了俄羅斯民族的凝聚力。例如1409年,莫斯科的總主教主持編撰了大型的編年史,涉及所有的羅斯國家。1418又對編年史進行了修改,刪除了羅斯各國相互戰爭的部分,突出了莫斯科的中心位置,反映了統一的趨勢。

俄羅斯文化史上的“文藝復興”:和西歐文藝復興有諸多共通之處

走向統一的俄羅斯

教會的復興,也帶來了相應的社會問題。如教會佔據了大約三分之一的土地,導致農民生活更加困難,甚至連伊凡三世也沒有土地來賞給功臣、軍官。俄國統一後,教會和君權的矛盾凸顯了出來。教會認為專制是一種罪,會把俄國鎖起來。伊凡四世在位期間,通過整頓教會土地、教會司法,革除陋習等改革,使得教會的權力受到了限制。戈都諾夫又通過牧首制控制了教會。1600 年的宗教會議承認“上帝已將其教會交與沙皇。”

俄羅斯文化史上的“文藝復興”:和西歐文藝復興有諸多共通之處

伊凡四世

教會成為了君權的工具,宗教文化也開始服從君權,從此俄羅斯的主流文化都是圍繞在了沙皇周邊了。例如在建築方面,最壯觀的建築不再是教堂了。1485年,莫斯科開始建造克林姆林宮,它於1516年完工,是俄羅斯建築水平的最高代表,也是皇權的象徵。在音樂方面興起宮廷音樂,當時最有名的音樂作品是《迎送歌》,主要在王公外出巡視、作戰歸來已經大型宴會上演奏。

俄羅斯文化史上的“文藝復興”:和西歐文藝復興有諸多共通之處

克林姆林宮

不管是教會還是君主,都是反對異端思想的。當時教會嚴禁西歐的書籍傳入,一經發現就進行焚燬。當時社會上出現了以菲奧多西·科索伊和馬特維·巴什金為代表的異端思想家,他們反對教會佔據地產、反對教會的思想控制和宗教儀式,類似於西歐的宗教改革思想。他們都遭到了教會的迫害。西歐的文藝復興出現了思想自由的局面,但是俄國的文化卻始終沒有出現這種自由的局面。從伊凡四世到斯大林,俄國幾乎從未有過思想的自由。

此時的西歐地區興起了人文主義熱情,宗教思想不斷遭到衝擊。俄羅斯的宗教思想雖然在國家的保護下依然巋然不動,但其內部已經出現了鬆動的苗頭,從繪畫方面可以顯示出來。諾夫哥羅德聖母昇天大教堂有一幅1363年的水彩壁畫,壁畫一改過去東正教繪畫嚴肅的特徵,顯得熱情奔放。在莫斯科,費奧多·格列克將拜占庭藝術帶到了莫斯科,並擅長刻畫人的心靈世界而被而被稱為“哲學家”。15世紀初的安德烈·盧布廖夫畫的聖象圖十分簡潔、富有人性、人情,和藹和親,具有很強的人文主義色彩,他因此被看作當時俄羅斯最傑出的畫家,和西歐的達芬奇相媲美。

俄羅斯文化史上的“文藝復興”:和西歐文藝復興有諸多共通之處

安德烈·盧布廖夫的《三聖像》


三,科學文化水平的提高:逐漸在改變人們的世界觀

基輔羅斯時期,斯拉夫文字出現了,但是社會的識字率十分低下,文化傳播僅限於貴族和教會人士。在14世紀,這種局面開始改變。這和教育的發展有密不可分的關係。14世紀的羅斯城市和鄉鎮地區出現了些由神職人員開辦的私塾,他們的教育對象大多數是世俗弟子。由於經濟活動對文化水平的要求越來越高,社會上還出現了專門教人識字的蒙師。

16世紀,印刷術刷入俄羅斯,逐漸替代了過去的手抄書行業。1574年,俄羅斯出版了第一部語法書——《識字課本》。隨後關於兒童教育的書籍陸續被印刷出來,如《治家格言》《怎樣用畏懼來教育和挽救孩子》等。可見,印刷術的傳入加速了文化教育的發展。

教育推動了文化進步,以提高了人們對大自然的認識。15世紀的俄羅斯人對天文、氣象知識的瞭解已經有了很大進步,並且開始探討地球的經緯理論、大地構造、雷電、光速、聲速等問題。許多的西歐的科學知識書籍被翻譯了過來,如1543年翻譯了德國的《花園》,主要內容是醫學方面的知識。最初東正教教會會利用科學知識來闡釋宗教教義,但是最終也會讓人們懷疑宗教理論。

蒙古入侵之初,羅斯國家和周邊世界的聯繫中斷了。14世紀開始,人們通過去拜占庭、西歐等地朝聖、經商等,增加了對外界的瞭解。其中最有名的是特維爾商人阿法納西·尼基京,他遊歷了西亞、中亞、印度等地,寫下了《三海遊記》。這些資料擴展了人們的眼界,增長了地理知識,也為俄羅斯歷史的編撰提供了史料。另外,俄羅斯後來的殖民擴張也離不開這些書籍。1552年,伊凡四世下令繪製了第一幅俄國地圖。

俄羅斯文化史上的“文藝復興”:和西歐文藝復興有諸多共通之處

隨著經濟的恢復和發展,俄羅斯的生產技術和軍事技術得到了提高。例如因為徵收賦稅需要精確的計算,所以推動了運用數學的發展。和蒙古人的鬥爭中,俄羅斯人學會了製造火藥、火炮。在手工業行業,人們改造了冶煉、採礦、航海等方面的技術。

結語

這裡所講的俄羅斯“文藝復興”是指13—16史記的俄羅斯文化成就,它基本和西歐國家的文藝復興屬於一個時代。從成就上來說,當時的俄羅斯文化遠不如西歐輝煌,西歐已經在攀登人類文明的新高峰了,而俄羅斯只是處於文化的復興,科學的傳播階段。儘管,如此,兩者之間還是有許多共通之處的。

如兩者都有建立統一民族國家的願望。西歐的文藝復興主要是反對地方的封建勢力,希望國家統一;文藝復興有反對教會的思想控制,主張世俗權力高於教權。同時期的俄國也出現類似思想,而且俄國的教會最終被君權控制;西歐文藝復興推動了科學的進步,俄國的文化復興加速了科學知識的傳播和普及,兩者程度不同,但是都不斷在改變人們的世界觀。

可以說,俄國該時期的文化復興,因為受到專制主義的壓迫而沒有完成。正因為此,俄國和西方的差距拉大了。但是他們之間的共通之初為俄國大規模學習西方提供了可能。

俄羅斯文化史上的“文藝復興”:和西歐文藝復興有諸多共通之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