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哨兵”展風采--浮標

一、環境背景

我國幅員遼闊,海岸線綿長,具有廣闊的海洋領地,這使得我國成為世界上遭受海洋災害影響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數據表明,近40年來,我國沿海海平面和海表溫度顯著上升,上升速率分別為3.3 mm/a和0.016°C/a。1980年來中國沿海海平面平均每年上升3.3毫米,沿海氣溫平均每10年上升0.37℃,高於全球平均和我國的歷史變化水平。

氣候變化下,受關鍵海洋環境要素變遷和超強颱風、風暴潮等極端災害的影響,我國沿海地區暴露度明顯加大。

二、危害影響

2018年,海洋災害直接經濟損失最嚴重的省(自治區、直轄市)是廣東省,直接經濟損失 23.78 億元;其次是福建省,直接經濟損失 11.54 億元。

隨著海洋經濟的快速發展,沿海地區海洋災害的風險日益突出,海洋防災減災形式十分嚴峻。

提升海洋觀測預報、防災減災、生態預警監測能力對保障國家人民的生命財產具有重要意義。海洋浮標為海洋防災減災預警報提供準確的預報數據信息,在海洋預報保障服務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

案例展示| 海上“哨兵”展風采--浮標

海洋水環境監測綜合管理系統

三、建設案例

海洋浮標是以錨定在海上的觀測浮標為主體組成的海洋水文水質氣象自動觀測站。它能按規定要求長期、連續地為海洋科學研究、海上石油(氣)開發、港口建設和國防建設收集所需的海洋水文水質氣象資料,特別是能收集到調查船難以收集的惡劣天氣及海況的資料;可在惡劣環境下實現無人值守的全天候連續定點觀測,為沿海城市海洋觀測、海洋運輸、水產養殖和防災減災等工作提供可靠數據支撐。

案例展示| 海上“哨兵”展風采--浮標

四、戰略性意義

海洋浮標是一個無人的自動海洋觀測站,別看它在大海上毫不顯眼,它能在任何惡劣的環境下中全天候工作。每日定時測量並且發報出10多種水文氣候要素。

隨著我國海洋戰略的實施,積極推進海洋觀測網能力建設和海洋站標準化建設,完善海區浮標站位佈局,對開展海洋業務化觀測等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