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疫情筆記:中國女作家為什麼去美國?


美國疫情筆記:中國女作家為什麼去美國?

紐約,疫情之下的布萊恩公園Bryant Park, 草坪被修剪成愛心形狀,向所有勇敢度過疫情危機的紐約人,特別是第一線工作人員致敬!

新冠病毒持續蔓延,一些國家的疫情形勢仍不容樂觀。美國首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出現時間或更早;意大利總理表示重啟經濟首先要保障健康安全;西班牙首相再提延長緊急狀態期限;英國數千名醫護人員被告知重新檢測;日本一幼兒園內8名幼兒確診新冠肺炎;土耳其3474名醫護人員確診感染新冠肺炎。

美國疫情筆記:中國女作家為什麼去美國?

3月17日是紐約市最黑暗的時刻,紐約州長呼籲退休的醫護人員,包括醫生、護士、呼吸治療師,“回來並加入對抗新冠病毒中”。就在州長呼籲不到24小時,有1000名退休醫生和私人執業醫生返回醫院,加入抗新冠行列!全美志願支援紐約的醫護者早已經超過9萬人,這其中來自外州的醫護工作者達到至少2.8萬。而我們卻沒有太多機會聽到他們的故事,這一個多月來,他們一直爭分奪秒的在一線。

美國疫情筆記:中國女作家為什麼去美國?

美國疫情筆記:中國女作家為什麼去美國?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

今天,部分外州來到紐約市支援的醫療人員拾起行囊,輪完在野戰醫院的最後一個班次後,離開酒店踏上回家的路途。而紐約市警察今早站成人牆歡送英雄回家!

美國疫情筆記:中國女作家為什麼去美國?

圖片源自紐約郵報,版權歸原作者

近日,紐約州參議員提議政府要為無力負擔房款的房主提供還款幫助。提出此法案的是國會女議員凱瑟琳·賴斯(Kathleen Rice)和州參議員託德·卡明斯基(Todd Kaminsky),該法案將在大流行結束後,幫助經濟拮据的房主償還房貸。


美國疫情筆記:中國女作家為什麼去美國?

法國和中國的研究報告稱,抽菸人士感染新冠的幾率要低一些,不知道是不是尼古丁的作用,科學家還在研究中,現在有些前線的醫護人員已經開始貼尼古丁貼片了。

灣區人民心情

美國疫情筆記:中國女作家為什麼去美國?

灣區7家亞裔商店一夜遭砸,神秘男子流竄作案,熊貓快餐員工被攻擊。

新冠疫情引發歧視亞裔風潮,自3月中旬以來警局已經收到了1100多起針對亞裔的歧視事件。

美國疫情筆記:中國女作家為什麼去美國?

圖片來源 網絡


據福克斯新聞報道,昨天清晨,一名神秘男子蓄意砸碎了南灣至少七家由亞裔所經營店面的窗戶,這些商店大都在聖何塞的Berryessa附近。

這些被破壞的商店的包括奶茶店、7Leaves咖啡店、Pho Y越南粉館和Lee’s三明治等七家商店。

美國疫情筆記:中國女作家為什麼去美國?

昨天是世界讀書日,“全球疫情丨硅谷中國人”即本公眾號發表了年輕女作家香奈兒·米勒在紐約通過Instagram 給十萬粉絲讀書的直播及我自己讀書的歷史。世界讀書日,得真理而自由

美國疫情筆記:中國女作家為什麼去美國?

Red Olive: 家裡的蘭花,從去年沒有病毒的秋天就開花了,一直開到有病毒的春天,還會繼續開下去.....朋友收到了一個月前定的3000套防護服,做捐贈。因為先前的資金,已經買了別的防護物資捐給了醫院,這次資金不足,發了一條在群裡,資金幾個小時內就到位了!失望和希望,像一對雙胞胎,在疫情期間,肩並肩,來來回回在面前晃動。

美國疫情筆記:中國女作家為什麼去美國?

灣區的午餐時間,東華醫院的前線醫護人員都可以免費領到一份從凱悅匯送出的午餐。醫護人員先看好菜單,然後排隊入內自己挑選。午餐有臘腸糯米飯, 排骨飯等。負責製作這些午餐的凱悅匯東主黃建表示,“每星期送餐240份給東華醫院,30份給中央警察局,連續送七個星期”!(消息來源 Angel 劉美伶

美國疫情筆記:中國女作家為什麼去美國?

美國疫情筆記:中國女作家為什麼去美國?

美國疫情筆記:中國女作家為什麼去美國?

RC先生在舊金山航海國家歷史公園公共海灘游泳、拳擊、沖涼……只要保持社交距離,這些活動都是可以的。


說慈

我走了,舊金山交給你們照顧了。

昨天說了這話,有些讀者來問:你去哪兒?紐約?真的?為什麼?

邱彰律師更是不屑:紐約有什麼吸引你的?冷死了。我住了八年,從布魯克林住到曼哈頓再住到Bronx,真的,又貴又亂又熱又冷。我在華爾街的律師事務所工作,那麼好的工資我都可以不要,我要來加州哂太陽。

美國疫情筆記:中國女作家為什麼去美國?

張慈:這是我在紐約曬太陽的地方,布萊恩公園 (Bryant Park), 它在第五大道紐約市公共圖書總館的背後,位於第五大道和美洲大道(第六大道)之間即及曼哈頓中城的第40至42街之間。

布萊恩公園的東半部被紐約公共圖書館總館(NYPL)佔用。西半部有草坪,有蔭寬闊涼的人行道和旋轉木馬之類的設施,完全位於一個藏有書架的地下結構上方。它是我最喜歡的地方,我常住的酒店Andaz Hotel 在公園對面,正對圖書館。

美國疫情筆記:中國女作家為什麼去美國?

Andaz 第五大道安達士酒店 - 凱悅集團

我每次去紐約,都在布萊恩公園與女友洪雲見面,一起曬太陽、聊天,然後走路去39街上的“朵頤”川菜館吃飯。她在紐約把兒子養大,然後搬去了佛羅里達,但仍認定紐約是她心中永遠最愛,無城可替代。

某年我在54街與1大道交叉的一幢公寓裡住了三個月,一雙黃球鞋走曼哈頓,多次坐於布萊恩公園正西邊那條街的咖啡館裡,與在紐約做鋼鐵回收生意的January 每天一起吃早餐,時有晨光,時有清風細雨,我倆討論《You Can’t Go Home Again 》,喝牛奶,吃煮熟的燕麥片加新鮮草莓,不覺秋意臨身,物我兩忘。


美國疫情筆記:中國女作家為什麼去美國?

該公園舉辦過幾項活動,我只觀看過一項,即去年著名美國高空特技團體“飛翔瓦倫達家族”(Flying Wallendas)的兄妹二人於6月23日晚在時代廣場高空走鋼絲的表演。

就在布萊恩公園兩條街的地方,我和幾千名觀眾一起見證了那扣人心懸的一刻。25層樓高的鋼繩上,我看見瓦倫達兄妹迎面相逢,哥哥蹲下去,妹妹從他的頭上跨過去(千萬觀眾屏住呼吸,一顆心提到嗓子眼)跨過去了!她與他往相反的方向繼續走,走完了1,300英尺(約396公尺)長的鋼索。好險,沒掉下來。2017年妹妹在表演中掉下來,臉上的全部骨頭摔碎。

今年,除了紐約疫以外,整個世界都感染了病毒。我以前一直嚮往去都靈 Turin,我們預計去歐洲和非洲旅遊半年,七月搬到紐約定居。現在已經快五月了,我們連門都沒有出過,但七月初搬去紐約的計劃,是不會變的。

克里斯:我和你幾乎沒有一樣事情是具備共同興趣的,但搬到紐約去,讓我們以後的時間花在新英格蘭、科德角Cape Cod,我是很嚮往的。

每次搬家,我經驗性地手腳冰涼、想吐、炸裂性頭疼、想“殺人”…… 生活是一種挑戰,搬家是挑戰中的挑戰。就像有些美不勝收的鮮花卻發出糞便一樣的味道,明明知道搬完家之後會迎來嶄新的生活和趣味,我還是痛恨搬家。就好比一個在夢境中的人,海水突然在他雙腳前停下。

美國疫情筆記:中國女作家為什麼去美國?

我昨天剛從舊金山疲憊不堪搬到東灣,今天已經住在浴滿金色陽光的屋子裡,邱彰就在樓上,我隨時可以上去和她一起探討寫作,吃黃燜雞喝姜二片水。

寫疫情筆記不是寫絕望,但每天聞著噁心的消毒水,這獨特的時期顯得特別漫長。我喜歡一切有香味的東西,喜歡大都市,連上海都算不上大都市。只有把上海、北京、東京、羅馬、倫敦、巴黎、布拉格、巴塞羅那、里約熱內盧…… 等全球大城市綁在一起的,被稱作“大蘋果”的魔都紐約,才叫大都市。它散發著臭味與香氣,混雜著笨人與精英,集聚了萬幢大廈與高樓,出生與死在它懷中只證明了尼采的萬物輪迴,而已!

它的熱它的冷,它的煩躁它的貴,都有一張藏在臉後面的臉,那就是:世界文化中心 Where Everything Happens。最大最痛苦的事,9.11發生在紐約,而不是別的城市。最詭異最痛苦的事,新冠病毒死人最多在紐約,因為就像大多數人都想克服一些困難, overcome something,紐約也必須在歷史的進程中克服些什麼,Overcoming something!

同人一樣,紐約的存在最重要的是經驗,不是表現。這也是它與眾不同的地方,就是感受的能力。最偉大的禮物,真正使人與眾不同的是能力,是Ability to feel,就是感受的能力!但是,有獨特的感受能力還不行,還要寫出來。我,就是那個幫紐約書寫它感受的人。

1988年,我離開北京奔向美國,上海作家陸星兒專程上京與我會面,她為我寫了一篇專訪:中國女作家為什麼去美國?

我答:為紐約。

寫作,讓我們瞭解自己,注意到自己之外的世界,明白自己心中要去的地方。尼采的永恆輪迴觀點是,萬物都會重現;他認為每件事和毎個人生,將無限地重複。我猜想自己,上半生是連普通話都不會講的哀牢山寨子裡的野孩子,下半生可能是用英文在紐約開專欄的作家。

*謹以此文紀念逝去的陸星兒,我出國不久她就去世了。生活的意外突變,總是超出心計。三十二年了,我一直走在去紐約的路上,我慶幸自己還有兩個月,就終於可以到達New York了!

家庭新聞


美國疫情筆記:中國女作家為什麼去美國?

大米和盧卡斯他們搬到紐約去的第一個月,是住在布魯克林一個Airbnb裡面。那個Airbnb有兩層,上面是臥室和客廳,下面是圖書室,四面牆壁都是兒童書籍,還有火爐。大米欣喜若狂,天天都在兒童圖書室裡看書。她很好奇這個民宿的主人是誰?結果一打聽,居然是斯坦福大學的一個教授,他本人住在 Mountain View, 把紐約的房子出租。

一個月後,他們租到了哈德遜河邊的一個公寓,是在曼哈頓靠近恵特尼博物館(Highline Starter )的地方,河邊的房子。這棟樓是1838年建成的,主人是一個97歲的女作家,她是1958年買下來的,一直住在裡面,她也做雕塑,每個時代,紐約時報都會給她一個整版的報道,相當於是一個legend, 象徵著紐約的藝術歷史和文化進步。

現在這樓是紐約的藝術家和作家的聚會的地方,每週都有詩歌朗誦和藝術創作討論,很多紐約名流都去參加,包括流行音樂天后瑪丹娜, 諾貝爾文學獎提名者喬伊斯·歐茨,好萊塢大姐大梅麗爾·斯特里普Meryl Streep。樓上也將房間租給人住。

現在大米就和這個97歲的女作家住在一起,當然裡面的聚會因疫情再也沒有了,只有老女作家、大米、盧卡斯和一條狗。


今日笑話


美國疫情筆記:中國女作家為什麼去美國?


美國疫情筆記:中國女作家為什麼去美國?

當你的“欺騙餐”變成了“欺騙人生”。


美國疫情筆記:中國女作家為什麼去美國?

玫瑰是紅色的,四月是灰色的,下次你離開家是英姿颯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