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不去的農村和越來越淡得親情

今年春節前老孃都跟我商量春節初三去姥姥家走親戚的事情,我本來就不是個愛串親戚的人,所以心裡邊不是太情願去,母親說春節了你也不去,這次主要是為了看你大姨的,你大姨已經好幾年沒有見過你了,再說春節你弟弟他們也去不了,他們要去你弟媳的孃家,想想也就是已經十幾年沒有看過大姨了,而且如果不去的話,都沒有人陪母親了,怕母親失望,所以就答應母親春節陪母親去姥姥家走親戚,事情定下來以後,母親興奮的像孩子似的。

回不去的農村和越來越淡得親情

轉眼到了大年初二,初二晚上弟弟都和我微信溝通說他們不去走孃家了,可以陪母親走姥姥家了,如果我不想去可以不去,我高興地給弟弟說,我不想去,真心不想,暈車的滋味實在不好受,結果第二天一早老孃打電話就問咱啥時候走?問的我一愣,最後還是拗不過母親的熱情相邀,有愛人開車拉著我還有弟弟弟妹小侄子一起陪著母親去姥姥家走親戚了,在車上弟弟和弟媳說,母親激動地一晚上沒有睡覺,聽得我心裡酸酸的,到舅舅家以後,母親下車也迷路了,找不到二舅家的路,我們下車以後跟迎面走來的表弟走頂頭都不認識,誰也不跟誰說話,到家裡還是有舅舅大姨介紹以後,才開始客氣又陌生的嘮著家常,聽著陌生表姐說著小時候三四歲時見面的情景,只有母親和大姨舅舅們說的熱火朝天,走的戀戀不捨,我們小一輩的陌生又客氣的寒暄幾句,臨走二舅媽說估計等我們老了,小一輩的都不親戚了,聽得我們小一輩的無地自容,羞愧不已。

回不去的農村和越來越淡得親情

仔細想想我都有十三年沒有看大姨了,有二十年沒有陪母親走過親戚了,我從15歲初中畢業從農村老家出來打工開始,基本上春節都不在家過年了,剛開始的時候是因為家裡姊妹們多,經濟條件不太好,想著趁著春節多掙個錢用來補貼家裡,那時候即使想回家,也會為了春節幾百元的加班費忍著,後來條件慢慢好了,有能力回家的時候,發現老家人的攀比心理是那麼強烈,從誰家孩子打工掙錢多,到孩子在工廠是不是領導,以及在外邊談沒談朋友,以及誰家孩子又買了新的傳呼機,到後來的手機,再到後來的車子房子等等,光是聽聽母親在電話裡絮叨這些頭都大了,再聽到父親唉聲嘆氣的數落著我們不如別人的地方,再羨慕著別人孩子的風光,心裡有一萬個抗拒,急了的時候就會特別生氣就會很生氣的和父母吵架辯駁,父親也會很生氣的暴跳如雷,所以每到春節的時候,想想這些就打消了回家過年的慾望,更不用說陪父母走親戚了,所以基本上每年春節都是母親和哥哥或者弟弟陪母親走老孃家,我一次都沒有去過。

回不去的農村和越來越淡得親情

這幾年父母年紀大了,哥哥和弟弟把父母接到身邊以後,慢慢經歷多了,也明白了父母的嘮叨期望和期盼,慢慢也理解父母當年羨慕和失望,也有陪父母走親戚的耐心了,但是發現小時候的農村生活和親情已經不復存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