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萬一”成了“鎖喉槍”

別讓“萬一”成了“鎖喉槍”

朋友,您可知否?八十年代有一部熱播電視劇《再向虎山行》,其中有一句經典武林名謠:“鎖喉槍,槍中王,槍槍鎖喉最難防。”可見鎖喉槍讓人為之一震!還是孩童的我,已然明白“鎖喉槍”一槍封喉,一招制敵,到現在我都為自己的悟性之高感到自戀。

現代社會早已不是武林社會,似乎也沒有鎖喉槍法。倒是“鎖喉槍”法的演繹卻各式各樣,其中有一種鎖喉槍,看不見,摸不著,尚未發生,卻槍槍鎖喉,防不勝防,讓人亦步亦趨,寸步難行。此種鎖喉槍名曰:“萬一”。

別讓“萬一”成了“鎖喉槍”

何謂“萬一”,我就不故作高深,直接舉例說明就可以了——

秋高氣爽,我作為班主任多想帶孩子們去秋遊一番,看看雲捲雲舒,瞅瞅野菊花開,好不愜意!可是,萬一某個孩子突發意外怎麼辦?想著想著,算了吧,那個“萬一”我可惹不起呀!

上體育課,學校的鐵鏈攀爬架上真的好玩,可是萬一哪個小朋友摔下來,那麻煩事兒一大堆,還是算了吧,於是喝斥住垂涎欲滴的孩子們。

科學課,必須準備一種新鮮的植物標本,我正準備佈置孩子們到郊外山上採集,可一轉念,萬一孩子摔下山崖誰來負這個責,到時候,層層問責,旋來旋去,還是最初佈置作業的“我”來背書。是啊,一片好心,給自己煮了一鍋驢肝肺,算了吧,最後老師決定自己上山採集一兩起標本來課堂再抱本宣科得了。

去年初的豬仔只六七元一斤,我本想買三五十頭來養著,可是萬一明年成品豬肉價大跌,我豈不是血本無歸,唉,算了吧!(哪裡知道,今年的豬肉價格飛漲,賺錢可以讓人小嘴兒樂歪……)

別讓“萬一”成了“鎖喉槍”

好了,這種“萬一”的現實生活事例舉不勝舉,涉及絕大多數人。他們的“居安思危”,演變成了貨真價實還頗受認同的“居安思維”。

“萬一”,成了老師們懸在頭上的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萬一”,成了行政人員凡事謹小慎微的腦中憲法;“萬一”成了公務員凡事請示彙報的最理性的緣由;“萬一”成了孩子們不敢自由行動的依據;“萬一”成了生意人坐失良機的最大障礙;“萬一”成了家長們天天接送孩子的最強悍的原因;“萬一”,成了每個人不得不考慮的因素,於是,整個社會的全部人民,都被“萬一”嚇破了膽。教育孩子的機會丟了;發家致富的項目失了;建立形象時刻溜了;孩子們慫了,煮熟的鴨子飛了,科技創新沒了,整個社會發展裹足不前了。

是啊,放眼社會,“萬一”成了一個人皆患之的心病!

當然,冷靜地想,“萬一”的思維方式也是有好處的,因為正是因為這種“居安思危”、“風險意識”使得全社會減少了很多經濟損失,這正是“居安思維”的積極的一面,可是,這個社會各行各業,都將這種“萬一”思維像哈哈鏡般畸型放大,那就是整個社會甚至是各行各業的全面悲哀!

別讓“萬一”成了“鎖喉槍”

怎麼讓“萬一”的風險意識保持在理性範圍內,我想簡單談如下幾點:

一、我們必須明白,風險對於任何事情都是存在的,只是大和小的區別,風險不是拒絕前進的理由。你就坐在沙發上待著還擔心血脈不暢突發意外呢。一有風險就不做事,就不出門,那是典型慫包的表現,你要平安無事,只有任何事都不做,唉,四體不勤五穀不分那還要冒縮短陽壽的風險呢!

二、對於事務,只要按照科學的風險評估,按照規範操作,就應當立馬去做,毫不猶豫。如果成天這萬一那萬一地不停設想,最終原地踏步。我想,如果不做,永遠撐不出一片屬於你的天地。只有弱者才畏首畏尾,猶猶豫豫,最終一事無成,只是見證了別人的成功。

三、膽大騎龍騎虎,膽小騎花雞母。我想對你說,這個世界屬於有膽識者的世界,如果馬雲想了太多的“萬一”他也不會營造起他的商業帝國;如果俞敏宏,每天都擔心勞累致其肺病復發,他也不會催生一個新東方。所以說,膽識是最重要的。

四、我們的社會,能不能少一些桎梏,少一些維穩思維,多一些機制,給風險預留一些迴旋的空間。從而減少“萬一”思維的無限放大,貽害整個社會,避免社會走向過度僵化。

別讓“萬一”成了“鎖喉槍”

風險意識本身沒有錯,冒險意識怎麼就錯了。逢事以“萬一”而打退堂鼓,那不叫謹慎,那叫懦弱!還是《再向虎山行》裡有句臺詞說得好,“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人們不是常說,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嗎?啥時候把“萬一”演變成了逢事必射的“鎖喉槍”?

朋友,馬上銷燬這把名曰“萬一”的“鎖喉槍”,可否?

別讓“萬一”成了“鎖喉槍”


分享到:


相關文章: